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基层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基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建议和意见,以期不断提升基层博物馆的建设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有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存在产品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固化、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渠道,优化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机制;尊重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表达,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健全保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运行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9,(6)
进入新时代,为了更高质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其重要内容和智力软支撑。近年来,青海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市场化程度不够等。对此,本文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省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宋旋 《沧桑》2011,(1):175-176
公共产品的垄断具有自然性,但其所带来的弊端也十分显著,如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劣等。原因就是公共产品存在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难以形成有效的和激励约束机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制度环境的创新,公共产品逐渐可以而且能够依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因此我国现行公共产品供给应以提高其竞争为目标,规制垄断行为,保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5.
黄金鹏 《神州》2013,(10):20
近年来,随着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对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我们也一直强调.要加强地方志工作机构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显然已将地方志当成公共产品。因此.本文试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对地方志产品的属性和实施主体进行分析,并探讨新时期的方志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文博》2017,(3)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不仅反映出我国对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障,也对作为公共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现阶段国内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主要由人际、区际和代际"不均"的三方面原因造成,均等化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作为具有特殊省情的西部边陲重要的少数民族省份,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低、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短板突出等诸多困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重视公平、效果和效率。在主要做法上,嘉定区、株洲市和江津区三个地区在资金投入机制;树牢"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地方特色,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及总体水平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青海省具有极大启示。青海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优化和加强建设:优化供给资金结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优化供给主体结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重视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信息科技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视野中的“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从事中国史研究的学术群体对于"公共领域"理论的认知过程,展现了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国史研究领域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学术旨趣,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更具兼容力的解说方式,并提供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研究单位。但另一方面,在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证研究时,研究者们往往难以摆脱"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限定性概念,此外,还存在着对于"公共"的界定不清晰,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公共性"关注不够,对于体制化的"公共领域"和现象层面的"公共领域"区分不明确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将会有助于揭示中国历史上公共领域的独特性格。  相似文献   

10.
吕鹰 《神州民俗》2010,(6):91-92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入的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政府要承担起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任。本文围绕建立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制造公共文化人文发展动力,改变干部考核制度;改善公共文化各项服务要件,提高服务整体水平;三个方面展开思考。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4)
青海藏区公共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政府行政权力的推动,"送文化"成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典型特征,市场在公共治理框架下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文化事业体制的改革还滞后于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求。基于此,青海藏区公共文化建设应该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丽君 《神州》2014,(2):55-5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文化的需求,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冬亚 《神州》2013,(10):34-36,38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政府对公共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加强,我县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了明显进展。但是,县城居民是否对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有何意见与建议呢?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旨在通过真实客观的数据得出肃宁县居民对本县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意向和意见建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我县有关文化部门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考古学英文作,或被译作公众考古学。在英文中,public所指并非汉语中的公众及其群体,而更与国家公共机构密切相关。从这层意思上来说,Public Archaeology译作公共考古学更为贴切。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英等发达国家,最初是与考古学科发展所带来的考古遗存和文化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紧急情况密切相关的。这种紧急状况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学科专业化增强所带来的资料的保护和管理问题,第二是学术界对于大量的具有潜在价值的考古资源面临日益严重的破坏而自身却又缺乏足够的保护能力。就是说,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是公共考古学关注的焦点,甚至可以说,公共考古学就是文化遗产保护。业内人士对以往那种由专业学者和官员来"替"公众管理文化资源的模式进行反思,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长期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于公众角色的定位问题。这里的"公众"一词指的是一个多元的、但又不以考古研究为职业的人群。作为国家概念之外的一个具有批评性的实体,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参与权与解释权应得到充分尊重;考古学的公共方面多数是与文化、价值甚至经济利益冲突相关的,因此被有的学者称为"不谐调的遗产";考古学归根到底是阐释文化认同及其演变,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政治脱不开干系。诸如此类,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中所遇到的这类问题,都成了公众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众考古学现已发展成为当今考古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本文作为NickMerriman所主编的《公共考古学》一书的序言,对于公共考古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做了系统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国外公共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公共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博物馆是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尤为重要。公共博物馆在对大众的道德、爱国主义情感上有启迪、激励的作用,是培养公共意识的重要资源,尤其对于大众审美修养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边疆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迫切性,特殊性.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真正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关键.调动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积极性,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论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方志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方志文化的作用、功能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经济建设为主导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发展方志文化事业责任主体的政府,在管理和推动方志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职能“错位”和“缺位”现象。此外,方志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分配不平衡,方志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不平衡也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当前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的精神出发,从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方志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主体、与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了建设方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林白茹 《神州》2012,(12):6-8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永嘉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提出提出了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大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以及社会公众对文化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展览成为博物馆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最佳"文化产品",博物馆改变过去以基本陈列为主体的局面,临展比重显著提高。文章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角度,指出当下展览策划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河北博物院的实践案例,探讨公众文化需求在展览策划中的导向应用。  相似文献   

20.
潘红青 《神州》2014,(2):46-47
<正>背景:2014年,衢州市以"文化加油站"为品牌的流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9月16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带领文化部调研组亲苙衢州市,专题调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中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