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锦茹 《神州》2013,(15):192-192,194
凡是一台晚会,在创作策划阶段都是以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其实一台有创新的电视晚会,应该是具备艺术张力和生命灵动特性的。电视晚会是一种组装起来的艺术,它包括音乐、舞蹈、表演、戏曲、杂技、服装、道具、文学、灯光、音响甚至是人文、新闻等艺术形式,再通过电视的相关表现手法呈献给观众。这里的"组装"并非随意拼装,它需要节目制作方用智慧把多种艺术、非艺术综合起来使晚会变成一个拥有无限创意和创作的幸福旅程。  相似文献   

2.
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首次清晰地记述了关于历史循环式发展"五个时代"的神话,其中的东方因素特别明显。"循环历史观念"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削弱了"东方"的和"神话"的成分,成为一种流行的哲学观念。主流的希腊历史记述,并没有体现这种所谓的"循环"。从整体来说,哲学与史学处于矛盾状态,哲学给历史学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学术土壤,但是更倾向于把转瞬即逝的历史事件当成基本的素材而已。但希腊的历史学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传统和准则,从来没有试图走入哲学的围城。历史学与哲学,如同古希腊的信仰与理性,在矛盾中处于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杰 《收藏家》2008,(9):47-50
装饰,是人类赋予美的行为,是使事物更新、增益和美化的手段。装饰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会用装饰艺术的手段来赋予生活用品更多的文化含义,这种文化含义以审美的视觉形象为载体,折射出人们的世界观、哲学和信仰。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礼玉作为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蕴含与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探究。中国哲学的"天地人"思想贯穿了玉礼器发展的始终。礼玉的艺术精髓体现在对生命的永恒追求、道德的艺术体现和美学精神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沈爱凤 《丝绸之路》2012,(16):96-100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希腊本土和地中海东部海岸,建立了许多希腊化的都市。西亚的希腊化古城的文化和艺术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通过这些中间环节,许多地中海周边和西亚(如古希腊、安息、波斯等)的建筑样式和艺术造型传播到了遥远的中亚和东方,而来自东方的丝绸也传播到了西方。本文选择一些西亚古城阐述希腊化时代的城市艺术。  相似文献   

6.
西田几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集日本资产阶级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人称“西田哲学”的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本文仅对“西田哲学”的来源做些新的探索。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为西田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其中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东方佛教思想是构成西田哲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正朱正琳简介朱正琳,著名学者、书评人,1947年生人,1980年33岁考入北大,在外国哲学所攻读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198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退休教师。曾出任《东方》杂志副总编(1994~1996),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专职策划(1996~2005),并曾与山东画报出版社合作编辑丛刊《成长文摘》,任主编(2000~2002)。著有《砍大山余响》(哲学随感  相似文献   

8.
凌锦 《神州》2014,(2):251-252
以本人设计的瓷文化博物馆为例,由建筑形态构思、空间规划布局、空间处理、设计手法,以及工艺和材料细部等方面入手,分析瓷文化博物馆所体现的和谐美、古韵美、意境美和生态美等,体现了具有东方哲学艺术精华的唯美建筑设计,从而尝试探索符合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创作理念与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蔡小龙 《丝绸之路》2013,(4):118-119
在世界绘画史上,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都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创造了无数辉煌。但由于中西方在思维模式、哲学基础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绘画上的不同十分明显。中西方绘画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对线的理解和运用。例如,中国的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等,西方的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以及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等,他们都在用线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创造了不少的传世作品。本文通过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差异的比较,以期更多地认识各自民族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最具有艺术精神的藏语电影开篇巨作"的《喜玛拉雅王子》用后现代、后殖民手法和视角颠覆了莎翁戏剧《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着力表现"真爱与宽容"。电影揉合了中英文化、中藏文化,成功地移植了东方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气息,东方理念和东方神韵,让观众领略东西方文化的奇特交融。本文拟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解读电影《喜玛拉雅王子》对戏剧《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互文与颠覆,并着重挖掘《喜玛拉雅王子》如何嫁接藏族苯教文化、汉族儒、道教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新演绎雪域王国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1.
“古建艺术”是凝固的音乐,是时代文化历史的产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凡是保存下来的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东方有东方的风格,西方有西方的风格。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历史朝代,其建筑的艺术神奇,无不使人联想回味,思索和探求。梓潼七曲山文昌宫,是中国道教建筑之瑰宝,当代不少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美学大师、考古学者如梁思成、王朝闻、王利器、冯其庸、高文、王家等叹为观止。原苏联科学院士李福清,日本史学家山根幸夫,新加坡汉学教授辜美高,都认是中国近千年传统优秀建筑的典型。七曲山道教建筑并非始于…  相似文献   

12.
<正>"汉印,在印章史上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1]这是沙孟海前辈在研究历朝历代篆刻艺术成就中提炼出来的学术定论,深得学术界首肯。在中国文化史上,汉代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哲学、文学、艺术等皆有很大成就,其中两汉的印章艺术,不仅形制、钮式等空前精美,而且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也独具匠心,一直被后代的篆刻家们奉为典范。正如西泠八大家之一的奚冈在"冬花盦"一印的《印跋》中所言:"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  相似文献   

13.
汪青云 《江淮文史》2016,(6):156-160
正宣纸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研制所创造出来的手工艺术产品。在中国宣纸发展史上,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质地被尊为"纸中之王"、"东方稀有艺术瑰宝"。林散之大师赞道:"汪六吉宣纸质地精良,寿逾千年。"当代书画家钱松岩在《砚边点滴》中写道:  相似文献   

14.
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佛教是东方世界最重要、普及面最广的精神信仰.由其衍生的艺术亦是东方世界艺术种类中数量最多、涵盖面最广的.与佛教思想一样.佛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3月,著名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垚先生出版了又一部精品力作《古代专制制度考察》(下文简称《考察》),这是先生长期致力于历史比较研究的最新成果。~((1))该书对"西方的民主和东方的专制相对立"语境的形成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这是"东方主义"在作祟,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产物。在此基础上,马先生对古代罗马、西欧中世纪、俄罗斯和中国历史上的专制制度作了细致分析和客观论述。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敦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是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为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灿烂的历史研究带来无了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通过考察可以发现,稻盛和夫等很多日本企业家的经营哲学还是和东方传统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企业经营需要哲学”这个命题出发,探讨了“心学”与稻盛哲学的关系,分析了京瓷公司员工凝聚力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1822年至1831年,晚年黑格尔先后五次在柏林大学开设历史哲学课程。其学生爱德华·干斯博士将其整理成有名的《历史哲学》一书,王造时版中文译本为国内学界所熟悉。但干斯博士大部分采用的是最后几次演讲材料。据该书序言所述,第一次演讲时,黑格尔把1/3的时间用在"绪论"和"中国"一章上面。在后来的几次演讲中,中国和印度以及一般东方世界部分减少了,而日耳曼世界部分则得到大幅增加;哲学的和抽象的篇幅逐渐减少,历史材料渐渐  相似文献   

19.
曾是帝王宫城的所有功能早已终结了。作为历史的生命与城市的核心,紫禁城留给人们的是无比丰富的历史信息。紫禁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皇权宗法礼教、中国古老哲学诗学的形体化、格式化、标准化。作为东方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紫禁城建筑留给人们的又是无与伦比的东方建筑之美。不只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人们,也不只从事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的人们,所有从事艺术创造、艺术设计的人们,都能够随时随地地从伟大的紫禁城汲取创造的灵感。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属于自己的眼睛和心灵,都能从紫禁城图像中直接直观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熏陶和东方建筑美学的强烈感染与无限启迪。  相似文献   

20.
刘希敏 《神州》2013,(10):213-214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文艺术史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至今依然在医药,道教,艺术等领域被广泛提倡。"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许多艺术家毕生追求的艺术表达的至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