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坛的最高荣誉,但中国作家却成为遗忘的角落。去年中国诗人北岛在获提名与大奖失之交臂后,今年在中华大地上大有要敲开诺尔文学奖大门之势,继1月份传出提名台湾作家李敖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之后,4月10日在美国成立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又起草并通过了致巴金的邀请函和致敬信,恳请巴金接受参加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邀请。顿时,中国文化巨匠巴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疑惑 4月24日,江苏著名作家赵本夫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他打开一看,原来是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3,(1):83-83
2012年12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正在瑞典出席各种庆祝活动,“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书法展”在鲁迅文学院拉开序幕。近百幅书法作品凝聚了中国当代作家、艺术家对莫言的祝福之情。“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书法展”是定向征稿,对象是当代文学界、文化界、书法界部分知名人士,其中的大部分人是中国作家书画院的成员。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3,(1):83
2012年12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正在瑞典出席各种庆祝活动,"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书法展"在鲁迅文学院拉开序幕。近百幅书法作品凝聚了中国当代作家、艺术家对莫言的祝福之情。"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书法展"是定向征稿,对象是当代文学界、文化界、书法界部分知名人士,其中的大部分人是中国作家书画院的成员。如王巨才、邵华  相似文献   

4.
青萍 《文史春秋》2008,(11):1-1
瑞典学院于当地时间10月9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此前曾有消息称有中国诗人入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引发一场热烈讨论。但最终,中国再次无缘此奖。  相似文献   

5.
玉旖旎 《神州》2012,(33):1-1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作为我们当代著名的作家,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研究的价值,他将魔幻现实注意和民间故事相融合,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本文将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和意义去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12,(44):32-35
莫言领奖 12月10日,中国作家奠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代表用瑞典语介绍了莫言获奖成就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莫言颁发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和奖金。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华遗产》2011,(9):8-8
“北京在老舍笔下永恒。”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目前在上海演讲时说,谈及某位作家与某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会立即想到老舍和北京。他说,老舍的小说让读者感受到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别样美丽,  相似文献   

8.
《世界》2009,(2):10-19
在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上勒·克莱齐奥爆出冷门后,国人才开始关注这位在法国比米兰·昆德拉,杜拉斯更受欢迎的热爱旅行的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加紧印制他的书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各大评论家开始研究如何读懂他笔下旅行者眼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9.
蒋益文 《文史月刊》2012,(11):63-65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到广泛关注。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有12位华人获得。  相似文献   

10.
《环球人物》2012,(27):22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点,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中国文学界为之沸腾,也让亿万国人备感兴奋!正如中国作协一位负责人所说,奠言获奖表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在发生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也正在非常有力地展开……莫言获诺奖,意义非凡。借此,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奠言,破译他成功的密码。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和她的《大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她以描写中国人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把镇江称为自己的故乡,她把中文称为自己的第一语言。她说她的一生都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公布时,旅美学者刘再复正在泰国讲课,他于次日到达香港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专访。此时的香港,奠言的书一天之内几乎销售一空。这些年来,刘再复持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向瑞典学院推荐中国作家。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话题,他向本刊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是在本世纪初,特别是在20年代被大量翻译成中文,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的感情。1881年,年仅20岁的泰戈尔面对英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罪行而怒发冲冠,他在(婆罗蒂)杂志发表著名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一个强国向一个弱国出售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失惨重……如此…  相似文献   

14.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早在本世纪初就由日文译成中文传人我国。到20年代,则被大量地直接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早在1881年,泰翁于其《死亡的贸易》一文中,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在自任校长的印度国际大学中特设中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井区热情接待来访的中国学者和艺术家。他曾无限深情地说:“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中国人!”1924年4月12日,应中国大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翁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最早是在本世纪初由日文译成中文传入我国的,到了20年代,则被大量地直接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一百多年前,年仅20岁的泰戈尔面对英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罪行而怒发冲冠,他在《婆罗蒂》杂志发表著名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  相似文献   

16.
还有几个小时,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揭晓,微博世界正在热烈讨论中国作家和诺奖的距离,从语言质地,到对“自由”的理解,都在为这个距离提供证据,但始终没人提到最弱的一环——中国作家的音乐鉴赏力。  相似文献   

17.
寒冬 《文史月刊》2006,(9):47-48
以中篇名著《老人与海》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于1941年3月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战地记者和小说家访问了中国。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火遍地,中国的抗战处于最严重的关头。  相似文献   

18.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2,(44):27-27,29
莫言 北京时间12月8日零时30分左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这是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首次演说,主题为“讲故事的人”。40分钟的演讲通过网络直播后引来各方热议。12月10目,莫言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今年诺奖奖金约合114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英国哲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罗素(1872-1970),被孙中山称为“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他于“五四”时期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等邀请访华讲学,后又与蔡元培等共同推动英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竭力声援中国和平独立,被蔡元培誉为“中国的伟大友人”。  相似文献   

20.
王兵 《文史月刊》2012,(1):31-31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的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生活的《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文学界反应很冷淡。鲁迅说:“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在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