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镫与炼丹术──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罗宗真我们今天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五十周年,自然就会想起他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从1942一1944年在中国为援助当时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环境下的中国科学技术界,和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做出了极其卓越和...  相似文献   

2.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在书中机械工程篇里,李约瑟对自流井盐业管道技术等进行了专门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史》四·第二分册第138页),但他是否曾亲自前往自流井考察所得,却尚未见诸相关书籍材料。  相似文献   

3.
《梦溪笔谈》是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名著。作者沈括博学多艺,据《宋史·沈括传》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是11世纪我国一位罕见的通才和杰出的科学家,在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里,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和卓越的创见,他的科学成就不仅为南宋以来的学者所瞩目,也为国际科学史界所公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说:“《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相似文献   

4.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化传统。“郡县有志,犹如国之有史”,不可或缺。地方志的价值之高毋庸置疑。英国汉学家伟烈亚力称之为“任何国家的同类献所不能比拟的”世界化遗产;李约瑟博士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时,就大量征引了中国地方志的资料,他甚至认为“要研究人类明,必须研究中国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使我国古代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成就,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正如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是,当欧洲的科学技术经历了“由希腊和罗马统治的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人、芝加哥大学教授钱存训博士撰著的《纸和印刷》已由英国剑桥大学印刷所出版发行了。此书是著名的英国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宏伟计划中的第五卷第一分册。由于李约瑟博士年逾八秩,为了加快他的后几卷巨著的出版计划,拟由亲自撰著改为与有关学者联合著述。钱存训博士撰著的《纸和印刷》便是继李约瑟博士过去与鲁桂珍、王玲诸先生合作后的又一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Joseph Needham)作为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生物化学的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而闻名于世。他于抗战时期来到中国,负责对华科学界的国际联络与援助,为我国战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20世纪初期,我国科学技术从学科设置到研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进步,是我国历史上西方科技传人的重要时期。然而,日军的入侵使得现代中国草创未久的科技体系又遭严重破坏。大学和科研机构被迫内迁,大量的实验设备受到损坏,科研书籍和报刊大量散失,我国科学研究陷入极大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李约瑟代表英国来…  相似文献   

8.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从公元121年问世至今已快1900年了。近两千年来历史经过很多朝代的兴衰变革,社会也有了很大进步,我们使用的汉字也有了发展变化.而作为第一部全面研究整理汉字的小学专著,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清朝学者王鸣盛就说过:“《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说文》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前言中指出:“许慎的《说文解字》(12年)在今天仍然和当时一样有用。”清人王鸣盛的话说得有些夸张.而李约瑟博士的话则比较客观公允。语…  相似文献   

9.
抗战后期,李约瑟来华援助战时中国科学,被中央研究院授予通信研究员。他考察该院各研究所,与傅斯年等学者有着广泛交往,在为中央研究院提供科学器材和文献、发表学术论文和加强与英国学术界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研究院学者则为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和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铃协助李约瑟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写作,开创了中英学者成功合作的范例,为以后许多中国学者协助李约瑟最终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铃长年身居海外,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江苏南通,不久遽然病逝,因此他的事迹少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详细记述了14世纪时一位洋人参观一个养猴场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2.
在被称为"经天纬地,震烁古今"的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简称"SCC")第一卷的扉页上,赫然写着"谨以本卷献给南京药商鲁仕国"。鲁仕国是谁?在南京迈皋桥基督教公墓园,一墓碑上镌刻着"姑母鲁桂珍博士之墓"。鲁桂珍又是谁?鲁桂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长期的助手和合作者,在"献书"35年之后,成为他第二任妻子,而对"南京药商鲁仕国"来说,乃其长女也!  相似文献   

13.
终身难忘的友情──抗战期间李约瑟与孪俊甫相会在河南大学刘海诗抗日战争时期,英国科技史学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与中国化学家、教育家李俊甫教授,相逢在河南大学最后的疏散校址——陕西宝鸡附近,结下了“终身不能忘记的”深厚友谊。李约瑟博士一生为中西文化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关文知识方面尤为突出。英国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权威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361年就有日食记载,公元1600年以前有581项彗星记录,对太阳黑子及其周期和超新星有最早的和系统的记载(见(《光明日报》1986年4月2日史学第411期)。  相似文献   

15.
李约瑟在其力著《中国科技史》一书中,以其聪明才智展现出文明古国——中国的基本特点和成就。同时他对于文化之间思想和实践传播现象所做的思考也是颇有见地的。他对中——印在天文学、数学、炼金术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流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虽然李约瑟对印度科学的了解基本是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来进行,但是他封印度科学的看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他对古代印度科学的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的著作对印度科学史学者非常有价值。事实上,李约瑟严谨的系列著述,以其丰厚的学术内涵,已成为印度科学史学者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历来毁誉不一,或以“中国有四大发明”自诩,或以“中国古代无科学”相谤,各执一端,未能公允评价。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发明创造,了解不甚深入,倒是外国人“旁观者清”,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以毕生精力潜心研究,在搜集大量资料、认真研究、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写成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地指出;“至少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最近,另一个热衷于研究中国科技的外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以雄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自汉代以来绵延至今,虽历经战乱、天灾却未曾间断过。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必中写道:“在中国出现的一系列地方志,无论从它的广度来看,还是从它的有系统的全面性方面来看,都是任何国家同类文献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斯蒂文·冈(Steven Gunn)博士是英国著名的欧洲近代早期史专家、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现为牛津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莫尔顿学院历史学研究员、近代史讲师。他致力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晚期英国与欧洲大陆邻国的政治史、社会史和军事史的研究。其著述颇丰,有诸多力作出版,并在《英国历史评论》、《皇家历史学会公报》等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史学期刊上发表名文多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於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居於世界的前列。正如英国学者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日本科学家薮内清说:“日本一直是向中国学习科学技术的”。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亦云:要是没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贡献,就不可能有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孔飞力(PhilipA.Kuhn)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专家,哈佛大学希格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著称,著有《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970)、《叫魂》(1990)及《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2002)等。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的研究领域向海外华人移民史拓展。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他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也偏向这一领域。他从1993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开设“海外华人”课程,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澳洲、中国香港和台湾、东亚等地讲学的主题也多是围绕海外华人移民史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