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国汉学家对中国的方志文化日益重视和推崇,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凸显出方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文章以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所著的《明代的社会与国家》为例,管窥外国汉学家对中国方志是如何认知、研究、评价的,其研究的动机、力度及特色,以及取得的成果。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方志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从迄今尚存的琉球官话课本来看,清代琉球人以琉球馆为中心,生动描绘了福州城市的社会生活,其中涉及诸多侧面,可以从独特的角度了解清代中小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总体来看.以往的学者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研究,历史学者基本上没有注意及此,其实,琉球官话课本不仅是方言研究的珍贵资料,而且对于清代城市生活史的研究,亦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琉球官话历史内涵的发掘,亦能更好地理解清代的琉球官话。  相似文献   

3.
清代汉学是传统学术的高峰,源远流长。不仅其学术规范影响深远,而且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在目前相关研究中,人们对汉学精神的认识大体局限于"实事求是",而对许多汉学家淡泊利禄、锲而不舍、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鲜有论及。本文略述要旨,以期进一步探析、认识清代汉学的底蕴,这或许对后世学术风尚的形成和繁荣亦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清代乾嘉时期,儒家经学主流以“汉学”标榜,极一时之盛。与此同时,北方大名出现了一位与外界不通声气的考据学家崔述(1740-1816年)。①尽管崔述本人从未与汉学家认同,然而当代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清代学术史时,却称他为研究清代考据学之典型人物(anidealcanddate)。①究竟崔述的经史考证能否体现清代考据学的主要特征?在治学的取径和方法上,崔述与汉学家又有何异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崔述之学与清代汉学的关系加以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崔述的考据学在清代儒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汉学”的定义,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学…  相似文献   

5.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己发生深刻变化,而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改变。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均发生显著的分化。于是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职务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阶层结构的出现,且正处于稳定之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种变化的基本特征,则是从以社会身份区分社会地位,向以职业身份区分社会地位转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共分十种。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帝国时期,快速工业化进程使得劳工问题日渐突出,德意志帝国政府采取"立法"与"行政"手段对劳工问题进行了全面调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劳工问题调节机制。德意志帝国对劳工问题的调节,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德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养民》──一部清代经济史研究力作西方汉学家比埃尔·艾蒂安纳·威尔、R·斌王和詹姆斯·李合著的《养民》(NourishthePeo-ple)一书,已于1991年由美国密执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①。诚如该书副标题所示,这是关于1650-1850这二百...  相似文献   

8.
“剑桥中国史”系列是国外汉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经典书写,《剑桥中国晚清史》在清史学界亦具有权威影响,其中“边疆”部分的撰稿人约瑟夫·弗莱彻更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他的许多论述至今仍被学界奉为圭臬。本文以《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新疆历史书写为考察对象,讨论该书在概念、观点和史实方面的错谬和误区,反思西方学界在中国边疆民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我们对于清代新疆历史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化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一种专门适用于中国城市内部社会阶层空间化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五等级+八阶层+三视角”的分析框架。主要过程为:①以职业身份为基础划分为八大社会阶层;②基于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情况归入到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并赋分值;③选取适宜的空间尺度构建城市社会阶层评价区;④提出一种平均社会阶层水平(ASC)、社会阶层区位熵(LQSC)、阶层差异指数(ISC)的计算方法,并综合评价各社会阶层区的平均社会阶层、主导社会阶层、内部阶层差异特征。将该方法应用到广州市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社会阶层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与空间分异;不同社会经济等级人士具有各自不同的区位指向;不同评价单元内部的社会阶层差异程度各异,且与平均社会阶层水平趋势相反。该思路可为中国城市内部社会阶层的空间化研究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秀红  杜文雅 《神州》2013,(14):156-157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的改革开放一系列方针政策支持下产生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阶层不但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各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显。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新的社会阶层的特点,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引导的途径探索,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引导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机制引导,不断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1.
倪玉平 《安徽史学》2016,(5):161-163
正邓亦兵先生新著《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系陈支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全书共计31万字,对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诸层面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这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一邓先生长期从事清代前期商品流通史研究,近些年来围绕清代前期政府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学术积累深厚。仅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就有《政府职  相似文献   

12.
张潇潇 《黑龙江史志》2013,(17):142-14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改变法国劳动力资源奇缺的局面,约有14万中国劳工远渡欧洲支援前线,为协约国的胜利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十余万中国劳工他们很难快速融入法国社会。李石曾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旅法华工进行教育、保护,提高了华工自身能力和社会地位,架起了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德国著名汉学家余凯思(Klaus M(u|")hlhahn),研究领域涉及殖民主义史、中国社会文化史、司法史和制度史,倡导长时段、宽领域、要素互动等研究视角与方法。其2019年出版的新书《为现代中国而奋斗:从大清国到新时代》,用全球史观来审视近代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关注内在动力与外来影响的长期、持续互动,以各历史时期的危机应对为主线,推演中国各项制度一百多年来的更新与发展,为中国的崛起提供历史维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高度重视历史上牧业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史思考维度。特别是拉铁摩尔从中国内部文化一族群的多样性视角,通过分析牧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在长城这一中间过渡地带的竞争、共生与统一的关系,开启了文化多元主义中国的历史思想取向,对中国疆域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向婧  谢苏立 《旅游纵览》2023,(23):83-85+90
为探索民族旅游村寨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文章以湘西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分析社会阶层、民族文化、社会责任意识、自然共情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意识和自然共情对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阶层的高收入群体显著负向影响亲环境行为;民族文化和社会阶层的民族身份与受教育程度不能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社会责任意识、自然共情、社会阶层的收入对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力是67%,显示模型具有较大的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16.
清史研究若从孟森、萧一山诸先生相关著作问世作为起始,至今尚不及百年历史,但清史研究已成为在中国断代史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益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在清史研究诸多方面中,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为中外史学家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后,戴逸教授主编的《简明清史》一、二册①首开先河,将清代边疆民族史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所论命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把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起点。近20年来有关清代边疆民族史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英国、加拿大两国国家档案馆的原始史料为基础,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运输的时空为经纬,对1917年3月至1918年7月,一战中8万多名中国劳工过境加拿大赴法的历史进行整理研究。如对一战中英军中国劳工的运输线路、承运情况所遇到的困难做了详尽的解析;介绍了中国劳工在威廉角与皮特洼劳工滞留营地、中国劳工的秘密过境与加拿大政府书报检察制度等情况以及英军运输中国劳工的全部过程与运输人数。8万多名中国劳工过境加拿大虽然仅是中国劳工援战的一个环节,但时至一战百年之际却仍属于新鲜的发掘与书写,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明清绅士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清时期,绅士在国家、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主宰着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担负多种社会职能,而且构成“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以致有人称古代中国为“士绅之国”。叫年代以来,海外学者在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构造时,已对这一社会阶层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在国内绅士研究至今处于相对冷寂的状态。本文着重对自、美、中三国明清绅士研究状况作一综述,或许于国内绅士研究有所研益。就笔者所见,明清绅士研究发端于日本。1940年,本村正一在《史渊》第24号上发表《关于清代社会绅士的存在})一文,率先分析了绅士的构成及其经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集了江南民间传说中关于清代肖像画家的生活状况及写生手段,揭示出17、18世纪城市市民肖像画崛起的社会原因,如意识形态、经济实力和文化需求等。文章阐发了肖像画不同的类型和功用,探索了肖像画主的心态及女性肖像画中的新意。这一切都离不开明中叶至清代所涌起的主张人格平等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剑桥大学出版了美国青年汉学家查尔斯·巴克斯的博士论文:《南诏国与唐代中国的西南边疆》,这是西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的最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巴克斯的这部著作系统地论述了唐朝与南诏、吐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论证了唐经营西南边疆政策的得失与影响,详细论述了南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情况。作者批判了中国封建史家的陈腐观点和西方史学家的主观谬论,并提出了新的见解。代表了80年代西方研究南诏史的最高水平。1983年,韦克斯勒在《亚洲研究》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