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志与旅游及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湘湖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在湘湖旅游文化的开发中,地方政府可根据萧山旧志、新志的记载,复建消失景观,彰显湘湖景区的文化底蕴;演绎历史情境,激活湘湖景点的文化氛围;开发名土特产,强化湘湖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打造精品线路,提升旅游产品文化档次;展示民风民俗,诠释湘湖旅游节庆文化渊源;融入古籍典故,丰富导游词文化内涵。这也是修志为用、服务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县城以西,是一个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湖。自湘湖成,沿湖9乡居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得失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至明中叶,围绕湘湖利益分配的各类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震动朝野的“何御史父子事件”即发生在此时。湘湖水利的维护者为维护“共同体”既有的利益格局,利用各种手段,把本与湘湖水利无直接关系的何舜宾父子“建构”成道德楷模、历史传统的继承人和为维护公意而献身的“烈士”,从而构筑起了湘湖地方意识形态的基础。资料证明,这个逐步累积而成的“烈士”形象,竟然是一批“民间菁英”特意虚构和有意夸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周艺 《风景名胜》2016,(2):150-153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与杭州西湖隔钱塘江南北相望,相距仅12公里,有西湖姊妹湖、中国休闲第一湖的美名,是一个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深厚的历史底蕴、绝美的山水风光、完善的休闲配套设施,待在湘湖的日子,优雅惬意,自在从容.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17,(12):156-157
浙江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冬天的湘湖,是恬静的,犹如一位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在皑皑白雪中静静地撩人.在寒风料峭中,或坐温暖的游船里,隔窗欣赏湘湖美景;或步行在古纤道上,运动之余,欣赏“梅景”.不过银装素裹掩盖不了浓浓的年味,随着农历新年日渐临近,静谧的湘湖将迎来一年最热闹的时光,城山庙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为冬日的湘湖抹上动人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杨时的湘湖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7,(12):151-153
湘湖不在湘,在浙. 说湘湖,一定要先说萧山县尉方从礼. 我在心里一直将方从礼当作老乡的,因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的后代,而方干就居住在桐庐芦茨深山里的白云源.方县尉在萧山工作十年,彼时,湘湖已经不像个湖了,湮废已久,民田无以溉,方从礼对周边一切都调查得清清楚楚,向上级要求浚治的报告也打了好几回,随时可以开工的. 此时,湘湖的关键人物,杨时来了.  相似文献   

6.
正稀贵湘湖湘湖三期璀璨绽放百亿级配套日渐兑现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当西湖日渐被喧嚣占据,湘湖的悠然更让人心向往之。随着政府斥资300亿打造的湘湖三期崭新绽放,一堤两岛、千亩花海、七彩绿道等绝美风光相继呈现;3.3平方公里的金融小镇一期已交付,休博园、东方文化园、万豪精品酒店等52个超级配套日渐完善。八千年的文化底蕴,百亿级的配套红利,让近在咫尺的湘湖壹号迎来价值巅峰。  相似文献   

7.
方长富 《神州》2012,(20):23-24
我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地方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各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投入更多。但仅仅依靠门票收入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绝非上策,应该由单纯依靠旅游门票收入向延长旅游产业链转变,而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正是完成这种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从历史文化及现实条件出发,通过对杭州市湘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案分析,为浙江诸多历史名胜风景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江玥 《风景名胜》2014,(9):168-170
如果你想要暂时远离现实的世界,走进缤纷的童话故事王国,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文化庄园及五光十色的极地海洋世界,这片位于人间天堂城市杭州东南面的萧山之地,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如果你去过萧山湘湖,去过杭州乐园,去过极地海洋公园,去过东方文化园,在湘湖之畔沉醉于两岸的风景,在风情大道匕体验过城市景致风情……就会知道踏萧山这块旅游宝地上,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与欢愉感就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9.
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湘湖景区,遗址核心区独木舟及相关遗迹海拔-1.5米左右,因湘湖建设蓄水原因,遗址区地层距离湘湖湖面高差约6~8米,是名副其实的水下遗址。2010年底,遗址厅钢结构顶棚的隔热层因安全原因整体卸除后,赋存环境严重影响遗址保护工作,决定进行综合整治。本文就工程产生原因、实施过程中的保护思路、施工步骤以及整治后的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雯娟 《风景名胜》2016,(10):148-149
停足伫立,目之所及但见烟波浩淼,杨柳掩荫之下,各色拱桥蜿蜒湖面,待得久了,水面上还隐隐传来悠远的钟声,将人的视野不由得带到对面山顶高耸的寺庙建筑之上.杭州湘湖的辽阔水面,不由令人浮想联翩. 随着湘湖三期神秘面纱的揭露,这座富有历史底蕴的千年古湖,已全然恢复了历史的形态:“开而荡”的上湘湖成形,“葫芦状”的大湘湖重现人间,二岛二山尽在眼底.西湖的这座“姊妹湖”,愈来愈大气而迷人.  相似文献   

11.
炎炎夏日已至,正是赏衙大好之时。乘船游览湘湖的中心水域,在湘湖荷花庄前观荷花盛景,看西湖红莲、友谊牡丹莲、雪涛、彩球、二乔、少女等六个荷花品种,花色红、白、紫、彩各色齐放的奇观,又少去人流如织的纷扰,是夏季出行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戚永晔 《风景名胜》2011,(9):61+60-61
休博会的核心在哪里?毫无疑问,是主会场杭州和主园区萧山。而西湖和湘湖,正是这两座城市人文休闲的灵魂所在,是贯穿休闲大杭州的主线。两洼明湖的景色因四时而不同,花晨月夕,朝雾暮霭,各有情趣。我们虽未见到湘湖秋月、尖峰积雪,也不曾听到南屏晚钟、苏堤春晓,但当我们乘船驶过跨湖桥、断桥,  相似文献   

13.
段早青 《沧桑》2014,(2):167-169
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党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遗迹、古圣王传说、民间故事丰富多彩,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优势。但当前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探寻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路径,以求最终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旅游、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系统思维,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层面上两者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精心做好顶层设计,挖掘整理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旅项目工程建设,丰富文旅体验活动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春菊 《沧桑》2008,(5):54-55
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上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充分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深入研究、开发优势地方文化资源,发展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新的地方文化品牌,做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产业,对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衡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衡水市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喻双 《旅游纵览》2015,(3):201-202
发展县域特色旅游产业是实现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县域特色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必须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湖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在向县域特色旅游产业转化过程中应根据各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文化资源的整合,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特色以培育特色旅游品牌价值,并融合当代精神与价值需求进行再创造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县域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真正推动湖南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敏捷 《旅游纵览》2015,(4):201-203
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海口市的重要的旅游精品资源。海口市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其他市县相比存在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发展竞争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海口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开发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海口市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找准自身的旅游优势资源,重新定位旅游形象,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旅游专线品牌。  相似文献   

18.
张伟轶 《旅游纵览》2023,(3):173-17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多需求。因此,在居民的消费组成中旅游消费比重加大。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多,对于旅游业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方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对于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分析当前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区茵 《神州》2012,(28):224-225
文化经济的实现需要文化资源的支撑,刘三姐文化资源是广西壮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现代图腾。广西如何对刘三姐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文化资源增加文化附加值?论文从塑造刘三姐文化大品牌大效应形象、打造刘三姐故乡旅游品牌以及培养人才,营造氛围,扩大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档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抓住时机,抢占制高点,全方位开发档案资源,整合档案资源,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为推动档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