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的领导思想是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古代领导和管理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它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修身正己的从政道德、以民为本的思想、举贤用贤之道、中庸忠恕之道等,都在促进社会文明公正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伦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安邦治国的领导思想占有突出地位。本文从治国、为政、用人、克己和处事等方面探析了孔子的领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魏佐国 《南方文物》2007,(2):133-136
孔子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交往之道。讲诚信的目的在“仁”,关键在于践行。经济活动中尤其要诚实守信。与孟子等人的诚信思想相较,孔子的诚信观具有较为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强调讲诚信不能危及社会整体的利益,且更多地强调“信”的价值。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促进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孔子的孝母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对这个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的探讨,评价、众说纷纭。然对孔子的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仁”,“礼”,无多非议。“仁”是孔子思想中一切德行的根本。“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是“仁”的表现形式,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本准则。那么“仁”之本又为何呢?有子(孔子弟子) 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如此,“孝悌”乃仁之根本了。而在孝悌之间,能孝自然能悌,故孝亦可视为仁之本乃至一  相似文献   

4.
哀公问政在国外周游了十四年之后,孔子六十八岁时终于回到自己的故土──鲁国。一天,鲁哀公接见他,对他说:“先生,我很高兴你回到鲁国。”孔子回答说:“落叶归根嘛!”“请先生给我谈谈治国之道吧。”“首先是选人任官。”孔子道:“不要选用强人,因为他们惯于骄傲;不要选用佞人,因为他们惯于奉承;不要选用贪人,因为他们惯于夸张。如果你想有匹好战马,首先要驯服它,然后才要求它优良。所以,如果你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应该选用有德之士为官。”“好官应具备哪些德呢?”“首先,他要生性忠厚,然后要求他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只…  相似文献   

5.
吴龙全 《神州》2014,(15):30-30
本论文以孔子“孝”道思想为切入点,记录孝的由来,以及孔子“孝”道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伦理观的核心范畴,应该说就是具有浓郁情感意蕴的“孝”和“仁”。因此,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时代的变迁,2千多年孔子伦理学“孝”被人类进行了新的阐述和诠释,历久弥新,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的深远意义和指导作用是极其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李文  张丽娇 《神州》2013,(20):30-30
一、前言 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对仁的表述有很多,在《论语》中“仁”字一共出现了109次。但是到底什么是“仁”?孔子却没有给世人留下一个唯一的解释。这导致几千年来世人对孔子的“仁”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人认为“克己复礼为仁”①;有人认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②;有人认为“仁者,爱人”③……大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要把握住一种思想的内涵,就必须先把握住这种思想的核心,只要把握住了这种思想的根本核心,就可以“本立而道生”进而掌握住它的全部含义。那么,“仁”的核心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忠恕”。从孔子和曾参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这是孔子在《论语》中对他思想体系进行的唯一一次阐述,可见孔子认为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忠恕”。对于忠恕。孔子又分别加以阐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对“忠”的表述,也是“仁”的积极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恕的表述,也是“仁”的消极面。忠就是要竭尽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恕则是要常怀包容博爱之心,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忠”与“恕”一个是针对人生理想,一个是针对社会关系;一个是“达者”方可到达之境,一个是“穷者”也应保留的气质;一个是仁的积极面的体现,一个是仁的消极面的体现。他们二者合起来就构成了孔子“仁”的核心。下面,笔者将从“忠”和“恕”这两方面对“仁”的本质核心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弼融合儒道的新思辨一反汉代谶纬儒学对孔子的神化,把孔子改塑成崇尚“无”的富于无我、忘我精神的凡间圣人。他对《老子》、《周易》的研究,融合儒道,强调“以无为本”,以自然之道取代《易经》象数派的神秘观点,把“天”解释为“道”所生成的自然形体,以“无”取代“天”的神圣权威,并为统治设计了治国之道--“无”。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无为而治"治国方略,是诸子的共同抉择.如管子曾云:"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管子·白心>);韩非子曾云:"虚静无为.道之情也"(<韩非子·扬权>).而在很长以来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则都把"无为而治"当作了道家所特有的政治思想.这一认识状况需要改变.本文对孔子"无为而治"思想做初步探讨,希望能为重新认识诸子的这一政治思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5,(3)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儒、道、墨、法等诸多卓有特色的人学理论。其中以儒家的人学理论尤其是孔子的仁本主义人学思想最为系统、最有影响。本文集中阐述影响中国几千年,至今仍在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孔子的人学思想,以为今天之社会发展提供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湘萍 《神州》2011,(8):27-27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对先秦的教育发展、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挥过巨大作用。如今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这股“孔子热”让我们意识到: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中国必定还有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后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除了“仁”的政治内涵外,孔子的养生观也是以“仁”为本的。在如何健康长寿上,他最先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 仁者何以能长寿?按照孔子的观点,“仁者”指的是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种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德高望重,宽恕厚  相似文献   

12.
孔子葬狗     
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帮他埋葬,并叮嘱道:“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孔子曾做过鲁国大司寇,并一度代摄相事,虽赋闲多年,却一直保持着当时  相似文献   

13.
孔子“权变”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权变”思想是其重要方面之一。但是目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原因,一是历代封建卫道士从宗教观念出发,突出宣扬孔子思想的“一以贯之”的道统,不敢正视孔子思想的矛盾;二是理论界多注意孔子思想的阶级属性和思想核心,忽略了孔子思想的灵活变化的一面。但是,如果孔子权变思想不能得到深入研究,孔子的基本思想的研究也是难以深入的。一“权变”和“中庸”的关系什么叫“权”?《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诞辰纪念日是民国“国定纪念日”之一.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幼年即志于学;壮游四方,阐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救世致治忠恕一贯之道;晚年复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垂法后世,为儒家之祖.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为纪念孔子,历朝都有封号.并于孔子诞辰行礼祭祀.孔子生日,说法不一.《公羊》、《谷梁》二传都说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而《公羊传》说十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以夏历推算,则为八月二十七日,所以《孔子家谱》及《祖庭记》都根据《谷梁传》定于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诞.清朝康熙皇帝也钦定此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一) 孔子一生做官的时间不长,而做大官的时间尤短。他的政绩,在史书上是记载得很少的。所以我们今天来谈孔子的为政之道,主要只能以他的思想言论为依据,实践方面,难以多举。孔子为政,重在德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他还认为,“德之流  相似文献   

16.
孔子"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民族思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读孔子的民族思想,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状,以及探索怎样解决现实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费宏是政治家,而不以学术名家.他的学术思想以孔子儒学为基础,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接受丘濬的影响,心仪真德秀之学,推尊<大学衍义>.政治上,他与王阳明对立,因而在学术上,对王氏心学之诱惑愚诞、背弃圣贤亦持否定态度.他的政治思想体现在正君爱民的治国之道、严体宽济的刑罚之道、损上益下的富民之道、崇教进学的育人之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其德政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大浪淘沙,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我们今天治国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本文着力对孔子德政思想进行阐述,以助于人们加深对孔子德政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它们的涵义是什么?孔子“仁”与“礼”的关系怎样?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力图对此问题阐发一孔之见,并兼论孔子“仁”“礼”思想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籍以抛砖引玉。 (一)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奴隶制趋于解体,封建制兴起的时期。周天子已失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社会陷入“礼崩乐坏”的混乱境地。从社会变  相似文献   

20.
浅析孔子“为己之学”的道德蕴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常丽 《攀登》2008,27(4):28-30
“为己之学”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为己之学”思想精神内涵及其价值导向的分析,探讨了这一命题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