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安平 《神州》2008,(3):92-97
1986年春,香港举办了一次世界电影史10部杰作展映,《林家铺子》作为惟一一部中国影片入选,与《战舰波将金号》、《公民凯恩》等巨片赫然并列。这部影片在其诞生的1959年就被列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片",代表了新中国电影起步后第一个10年的最高成就,有"屹立在峰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影坛出现了六位"电影皇后":张织云、胡蝶、陈玉梅、阮玲玉、陈云裳、周璇。其中胡蝶、阮玲玉、周璇跻身"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女明星"行列。"首届影后"张织云张织云,原名阿喜。广东番禹人,1904年出生。1923年考入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主演黑白无声片《人心》、《战功》获得成功。1925年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因主演《可怜的闺女》、《新人的家庭》、《空谷兰》而走红。  相似文献   

3.
书与人     
《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被《阿甘正传》以及《低俗小说》击败,7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无一开花结果。奇怪的是,这并没有使它销声匿迹,影迷们把它列为"奥斯卡十大遗憾影片"之首。电影的编剧,也就是小说《肖  相似文献   

4.
赵晓兰 《环球人物》2014,(34):85-87
正人物简介姜文,导演、演员、编剧、监制。1963年出生于河北唐山。自编自导的处女作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入选《时代》周刊1995年"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2010年的作品《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导演姜文的新片在上映前,就闹出了一场"风波":原本定于12月8日的首映仪式,因"影片审查工作尾声出现新情况"而被迫延期。经过紧急修改,一周之后的12月15日,才赶在影片上映前举办了首映礼。制片人马珂在首映礼上频频说道:"好饭不怕晚。"既像在鼓舞观众,也像在抚慰自己。  相似文献   

5.
南晨 《文史博览》2010,(2):60-61
<正>看过电影《2012》的人都知道,《2012》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影片中援引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种种"科学说法",证实末日说,由此导致一些观众相信影片中的故事,并纷纷谴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隐瞒第十大行星即将与地球相撞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以新闻记者为主角的电影,在好莱坞绝非少数。近年大热奥斯卡的就有《晚安,好运》、《卡波特》等片,往前追溯,彪炳好莱坞史册的《公民凯恩》也曾拿记者说事。好莱坞对记者的青睐,实在是浸淫在骨了里的。所以,选择把《丁丁历险记》搬上大银幕,很可能也有电影人的集体无意识.毕竟,当丁丁自豪地报出自己的职业“记者,自由记者”时,  相似文献   

7.
张端 《神州》2012,(9):94-95
安东尼奥尼对电影艺术语言做出重要贡献的一部影片是1964年拍的《红色沙漠》。这部影片被评论家称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这当然不是就电影技术而言,而是因为这部影片具有非常强化的色彩处理,它让色彩溢出情节之外而具有了表达意义的功能。作为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影片,他说:"我想像画油画那样涂抹我的电影,我想在颜色中发现关系,不想局限于摄影机提取的自然色彩。"安东尼奥尼所遵循的不是那种形而上学的美学观念,而是寓于形式以特定的思想内涵,并且由形式生发出对于生存哲学和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成亮 《百年潮》2008,(8):71-74
在旧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它一经放映便成为当时最叫好、最卖座的影片,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热情也不减当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如何拍摄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1998,(1)
丁东(以下简称丁):您和唐因联名写文章批评《苦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当时是文艺界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您是较早看到这部影片的吗?唐达成(以下简称唐):80年代初,白桦创作的剧本《苦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宁执导,拍成了电影《太阳和人》。当时影片并没有公演,只是内部观摩。我和唐因都在《文艺报》任副主编。彭宁是烈士子弟,电影拍成后,请军队的一些人先看,也请我们看,希望  相似文献   

10.
杨雯璃 《神州》2013,(18):211-211,213
黑帮片又称强盗片,是美国商业电影中主要的电影类型之一,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黑帮片不仅频繁地出现在奥斯卡获奖名单上,也深受观众的追捧。在视听语言风格上,黑帮片的用光深受黑色电影摄影风格的影响,本文的主旨在于对黑帮片的光线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光线作为一种视听元素的外在形式,如何更好地为影片内容服务以及更深刻地表现影片主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电影网站Screen Crave在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前.给《谜一样的双眼》(Elsecreto de sus ojos)做出了如下评价:“坎帕内利亚拍出了一部令人目不转睛的影片——影片中有复杂的故事和纠结的情感。这曾经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可现在他们忘了该怎么拍这样的电影。”这个评价可以很好地解释本片为何能够爆冷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相较于其他提名影片,《谜一样的双眼》让奥斯卡评委们感到亲切,视其为正合胃口的美餐。  相似文献   

12.
<正>在9月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005年后首次全卷展出,引发观展热潮。《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历史上,还有一幅题材类似的作品——《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绘于明朝晚期,描绘当时南京城的市井生活场景,被称为"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3.
高峰 《百年潮》2013,(10):47-49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有她的影子;在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中有对她的描写;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中,有她正义的呐喊;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月女子们危难时刻挺身救士兵的感人故事,真正幕后导演是她;她用滴血的笔记录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把金陵女大改成难民收容所,挽救了上万条中国人的性命。在那血雨腥风的时刻,她是当时全南京城难民心中的"观音菩萨"、"神的使者"。在  相似文献   

14.
武侠影片不仅是国内影坛的一大亮点.也是当今世界影坛上最富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关于它的历史渊源.多有以上世纪80年代初《神秘的大佛》为开端,经《神鞭》《武当》至《少林寺》形成高潮。殊不知早在此前的20年代末,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张石川主持摄制的《火烧红莲寺》,就点燃了武侠电影这把火,且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5.
人物名片迈克·麦达沃,现任美国“凤凰电影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41年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进入“环球电影公司”开始电影生涯。他是《莫扎特传》、《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西雅图未眠夜》等著名电影的制片人,1993年获得美国“电影先锋奖”。在好莱坞附近卡弗城的西华盛顿大道上,有一栋其貌不扬的红砖小楼。好莱坞著名制片人麦达沃先生的“凤凰电影公司”就坐落在此。作为著名影片《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的制作人,麦达沃先生最近参与制作的美国惊悚大  相似文献   

16.
安天杭 《神州》2011,(20):135+137
色彩,是电影这门视听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影片本身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电影中的色彩,能够指导我们判断影片的质量、把握影片的基调、分析影片的风格、抓住影片的主题,为我们分析视听语言提供素材和有效依据,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电影制作水平,从而推动电影艺术及行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观看大量影片、查阅书籍报刊、咨询教师专家,总结了色彩对于电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可以说,电影中的色彩学是一门"流动"的学科,在电影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色彩对于电影来说,是不能忽视的关键存在。  相似文献   

17.
1936年3月,美国著名电影喜剧表演艺术家卓别林偕夫人到上海访问。当时的中国电影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内不仅出品了许多影片,还引进了一些外国影片,刚刚上映的由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虽然是一部无声片,但还是在中国引起了轰动。影片中那个长着小胡子、戴着圆礼帽、穿着大皮鞋和肥裤子的人物形象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卓别林一到上海,就受到中国同行的热情接待,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梅兰芳邀请其欣赏马连良的京剧表演。作为京剧“马派”创始人的马连良,30年代在京剧界已颇有声望。他的嗓音柔润,唱腔清新,…  相似文献   

18.
榜单     
《南方人物周刊》2013,(42):23-23
2013年不该被遗忘的电影 又到了年底盘点的时候,法国《电影手册》和英国《视与听》两大电影杂志分别评选了今年的十佳电影,  相似文献   

19.
刘梓坤 《神州》2012,(11):3-3
电影《风声》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打着中国商业大片时代第一部谍战大片的旗帜,在2009年9月29日首次献礼国庆六十周年,自上映首日起十五天内便获得1.75亿票房。有人说,《风声》是类型化做的最成功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最令观众震撼的一部国产电影,影片用悬疑惊悚的外壳包裹了一个信仰主义者的殉道故事,更有不少专家和影评人评论《风声》是十年来最好看的电影。可见《风声》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荣耀。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上映的港产影片《无间道》与2006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是影像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两部影片虽然源于同一剧情,却演绎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港版《无间道》与美版《无间行者》,既为华语电影参与国际化合作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电影原创剧本的输出提供了良好示范,同时也为影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象。本文即尝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对两部影片的叙事要素与结构做出简要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