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曼 《神州》2013,(18):216-217
近几年,深圳的城市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话剧,在众多舞台表演形式中,由于其独具的亲和性与近距离参与性,已经成为最受深圳观众所喜爱的舞台表演形式之一。纵观深圳特区建立后这三十年来的话剧市场,大多是引进国内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市级等艺术团及国外的精品剧目演出,本土原创的大型话剧作品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今天,随着广大群众对话剧艺术的渴求、随着深圳群众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原创话剧的需求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张广河 《神州》2014,(1):30-33
<正>从1982年第一个小剧场话剧诞生,话剧小剧场在我国已经有31年的发展历史。它以低成本、小制作、低票价、小规模演出的特点,受到市民的欢迎,使小剧场有很高的上座率。但是繁华的背后除了拓荒期不为人知的艰辛外,还隐藏着话剧创作"娱乐大众""三俗作怪"的现象,这与其"内容为王"的艺术形式相去甚远。对话剧小剧场来说,众花齐放更需"新意"。  相似文献   

3.
邢泓琳 《神州》2011,(3):100-103
这个新年你看话剧了吗?要是没看那你就OUT了!如今看话剧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方式,对于思想更替速度之快,适应新鲜事物能力之强的我们来说,单一地选择一群人去唱歌,吃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就投身话剧表演的艺术家,如今健在的已是屈指可数了。在那个民族战争和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石羽与许多艺术青年一样,是用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参与到现实政治当中的,极一时之盛。多年后,国民党溃逃到台湾,曾有人悲哀地叹道:“大陆之沦陷,乃话剧之过也!”语虽偏激,却也道出了当年国统区话剧艺术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黑龙江的话剧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逐渐在全国确立了话剧大省的位置。回顾黑龙江话剧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归纳、梳理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恢复上升期;二是繁荣鼎盛期;三是平缓发展期。一、恢复上升期的黑龙江话剧(1978年—1986年)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话剧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恢复了原有的青春与活力。全  相似文献   

6.
曹心怡 《风景名胜》2021,(2):0271-0272
戏剧,不但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投射、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凝聚。戏剧表演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感。观其服装造型,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艺术审美。本文通过论述泰国木偶的造型艺术、历史发展,探讨其传承与未来,带领读者走进暹罗艺术世界,了解泰国人多彩的娱乐生活,领略泰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武汉话剧院德艺双馨的话剧表演艺术家胡庆树,从艺40余年,靠着他对话剧艺术的钟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善于学习,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他在舞台和屏幕上塑造了100多个颇具个性和鲜明特色的艺术形象,得到戏剧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他和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李默然被誉为中国话剧三大须生巨头.他的高尚艺德和精谌技艺促进了话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杰出话剧表演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黄敬富 《神州》2012,(36):168-168
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意境得到广泛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对于艺术管理行业还是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规范的定义并被广大群众广泛了解和认知。学科理论框架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艺术管理的概念、理论框架的划分方式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构建方式与大家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蔡葵 《贵阳文史》2009,(3):78-79
人们都知道革命先烈林青,是一位杰出的职业革命家。但很少知道,这位中共贵州地下党的创始人,还有一段短暂的话剧职业生涯,并且又曾发起组织过群众文艺团体《草原艺术研究社》,还亲自担任该社戏剧组负责人,主持排演过三出话剧,运用话剧艺术进行革命活动,在贵州话剧运动中起到了先导作用,在贵州话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视觉形态,文化功能以及娱乐功能都具备。本文就对动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做出一个探讨,让我们对动画艺术的文化价值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杨乡 《世纪》2020,(2):80-84
我父亲杨村彬(1911年7月—1989年11月)一辈子献身艺术,喜爱歌德的名句:"浮生若梦,艺术千秋!"他弘扬民族文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断探索中国话剧民族化,创作、编导了许多观众欢迎的好戏,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1964年初,父亲刚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了3部参加华东话剧汇演的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年青的一代》《一家人》,还为上海戏曲学校京剧毕业班导演了周总理指定的出国剧目《杨门女将》。  相似文献   

12.
李团 《神州民俗》2010,(4):44-45
通过演绎《与妻书》这部话剧,从演员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部话剧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戏剧处理,讲述如何去创造和把握剧中的多个角色,如何去理解那个时代的革命者的内心世界。在体会了戏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以及生与死的价值观后,真正领悟到了被现代人所逐渐遗忘的理想和信念,接受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纪文清 《神州》2013,(13):16-16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传承,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转,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人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港台文化、海外文化与大陆文化的渗透与辉映,把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艺术多元的时代,古老而传统的戏曲艺术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机会的增多,文化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为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艺术与文化也要树立创新意识,以开放的远光推动自身形式的多元化与时代化。话剧表演时话剧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时代话剧表演再不是“单纯说话的表演”,而是综合吸收音乐表演、戏曲、歌舞等艺术形式的最新时代产物,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综合化的发展特点。本文着重探讨话剧表演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兼容,旨在明晰话剧表演的审美特征与发展规律,为进一步繁荣话剧市场与推动话剧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塞克,是我国声名卓著的艺术大师、诗人、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我国早期话剧、歌剧及电影艺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更是抗日救亡歌曲歌词创作的第一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备受挫折,但他始终满怀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以艺术为武器,战斗不懈,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探索,最终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塞克富于传奇的一生,是中国处于内忧外侮、新旧交替时代艺术家的一个典型,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话剧艺术的先行者李叔同□李颖[编者按]为纪念中国话剧运动90年,本刊曾于第5期发表了欧阳山尊撰《中国话剧的战斗历程》、孙维世撰《欧阳予倩与<黑奴恨>》(遗稿),并配发有关纪念图片专页。现为迎接12月份纪念活动的正式展开,本期再发李颖撰《中国话剧艺...  相似文献   

17.
一、贵州的第一出话剧《维新梦》及其影响话剧艺术登上贵州戏剧舞台,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07年,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组织“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夭录》(《黑奴恨》和《热血》(原名《杜司克》)等剧,成为中国人演出话剧之始。同年,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夭录》,上海成为新剧(话剧)在中国的发祥地。贵州的话剧活动,便是在上海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的。1912年,达德学校校友聂正邦、王慎余、朱练甫朱冠山等人,从上海回到贵阳,他们带来了新消息、新风气。一次,与省内校友周杏村、朱梅麓、包百■、熊梦周等人…  相似文献   

18.
东北话剧小品,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异军突起后,就一直独领风骚,热度不减,收看率和收视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为什么东北的话剧小品这么受观众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表演、创作以及东北民间艺术特色之外,我认为其中一个不能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方言艺术.可以说,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东北小品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青年会全称为"基督教青年会",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很快就遍布中国,构成了市民日常娱乐生活的聚集空间,成为城市娱乐体系的一部分,与一般娱乐空间不同,它传播新的知识、推广新的艺术形态、聚集新的艺术思想的传播者、提供市民体育健身场所,不仅从娱乐形态,还是从文化内容来看,都呈现出早期中国城市现代性的曙光。青年会与民  相似文献   

20.
论国民党话剧政策的两歧性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俊山 《近代史研究》2002,1(4):113-156
国民党的话剧政策是由悖谬的两端构成的:一方面把话剧当做宣传工具,企图通过剧团监管、戏剧审查等措施,将其全部纳入党化或政治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又将话剧视为纯粹的商业活动,课以重税。抗战后期,国家权力扩张,逐步侵蚀公共空间,话剧的生存天地愈形狭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事实证明,国民党非但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艺术管理机制与合理的市场秩序,反而严重阻碍了话剧在战前即已开始了的市民化、正规化、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使剧目向对立的两极发展,或党国化,或低俗化,化品性严重扭曲;另一方面造成剧团经济困顿,经营失范,剧人生活窘迫,精神退化,演出水准降低。1943年以后,国民党话剧政策两歧性的恶果,便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