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玉敏 《攀登》2013,(2):15-21
从字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普及和深入人心的问题,而干群关系则主要是干部在实际工作能否做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解决群众疾苦的态度、作风及方法问题,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明显。但无论在具体实践中所反映的情况态势,还是理性逻辑层面的认识分析,都一再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深入无不与实际中干群关系的变化之间有着既特殊又紧密的内在联系。换种说法,即现实中干群关系的是否良性不仅影响到执政党的声望及其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而且影响到广大群众对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及指导理论的理念认同与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2.
黎恒 《黑龙江史志》2010,(3):113-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大众化这一伟大工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和课题,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李大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学界迄今对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如梁柱认为,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介做了尝试,也为建党做了理论准备(梁柱:《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以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基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的梳理,本文着重分析了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作为大众媒介的报纸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利用报纸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全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洪彬 《攀登》2009,28(1):12-16
党的十七大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命题,学术界就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回顾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并使我们不断深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变化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党采取了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构、提高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和宣传员、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人民中得到普及,使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有了共同语言,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如连载政治经济学教程,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利用纪念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辟栏目进行学术讨论和问答;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  相似文献   

8.
成向东 《丝绸之路》2012,(20):121-1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实践范畴,也是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现实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些品质是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繁荣的现实需要,从而使其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只有弄清楚马克思大众化的现实基础,才能有的放矢,从根本上真正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刘亚军 《丝绸之路》2012,(20):124-12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具体化、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便于接受,并用以指导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民族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优秀成果,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式。与时俱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秦博 《神州》2014,(17):169-169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我国发展得最为深入、最为有效的时间之一。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许多先进宝贵的经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发展的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并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并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和渠道。  相似文献   

11.
马可 《沧桑》2013,(5):81-83
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围绕这个重大命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取得众多成果外,也存在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互动逻辑与推进方式这个视角出发,对近年来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切入点,提出了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沈鑫雨  谢勇才 《沧桑》2013,(4):85-87,10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普及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与针对性。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外在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品质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渐成为热点。通过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概况及其重要性进行整理,对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准确界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化、方法化五个方面并结合其内在逻辑关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只有从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才能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6.
茆顺苗 《沧桑》2012,(4):61-6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少冬 《丝绸之路》2012,(20):117-1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在世界范围的大众化,并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无产阶级,直至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属性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属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21,(4)
正纵观博古的一生,短暂、丰富而富有争议。除了政治方面的功过外,在社会活动方面,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解放日报》的同时,发表了大量有关党报编辑、新闻出版的真知灼见。翻译方面,他是出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家,在致力于革命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翻译、校阅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提高了党内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张小霖  严利华 《攀登》2022,(1):30-35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面对网络媒体多样化表达、定制化服务的强力冲击,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宣传工作要掌握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完善理论宣传机制、培养理论宣传人才、创新理论宣传思维、提升理论宣传效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达公众、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离不开的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  相似文献   

20.
张鹏飞 《攀登》2009,28(4):1-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教育、重构意识形态、建设自身等政治传播方式,改造了旧社会意识形态,重构了政治权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首次使之“全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这次全面实践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其传播的原则、路径等,还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