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书专递     
《沧桑》2003,(1)
《西沟村志》主编张松斌 周建红中华书局定价 58.00元 该村志2002年8月出版;各类记述上限为1938年,下限为2000年底,共15章,210千字。西沟村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是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读过平顺县志编辑委员会编的《平顺县志》。该县志的前5幅照片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江泽民与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在一起的照片。记载平顺县重大事件的《要记》也大多与西沟村、李顺达、申纪兰有关。当时印象很深刻。心想西沟村是怎样神奇的山村.竟然占了平顺县的头彩!近读《西沟村志》,印象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正>在巍巍太行的南部腹地,有一个普通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山村,那就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西沟村是当代中国农村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相似文献   

4.
<正>1986年春,喀喇沁旗驼店乡(现合并为锦山镇)西沟村村民在辟建房基时,发现一座小型砖室墓。旗文物管理所闻讯后立即赴实地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报告如下:一、墓葬位置和形制墓葬位于西沟村中一条黄土梁岗的阳坡上,东距S206公路约2公里,梁岗呈东西向,高约10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初,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申纪兰这两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便已誉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了。2002年8月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发现,该地点位于和龙市龙城镇西沟村西南,距西沟村约800米的Ⅳ级侵蚀阶地上。在地表采集石器102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断片、断块、废片、1类工具、2类工具和3类工具。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占69.61%,其次是石英、石英岩、凝灰岩、板岩等。属于以小石器为主体的工业向以细石器为主体的工业过渡的类型。推测该地点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7.
志鉴传递     
《西沟村志》于2002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西沟村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是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是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典范;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西沟给予深切关怀。各类记述上限为1938年,下限为2000年底;共15章,210千字,定价58元。 《昔阳县志》于1999年7月出版; 1964年大寨粮食亩产“过长江”,为北方山区旱作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昔阳人在这场运动中以独具的优势和特有的气质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1964年以来,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批…  相似文献   

8.
“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申纪兰?”3月15日上午,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西沟展览馆办公室内,郭雪岗陡然发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有一个惟一被标名的行政村———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西沟村,位于太行山南部腰脊,境内崇山峻岭,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不具备人类生存、生活条件的穷地方。从1943年李顺达创办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李顺达互助组始,西沟人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典范”、“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从而改变了西沟贫穷落后的面貌,铸就了不朽的“金星”精神。60多年来,西沟一直被全国人民所注目。地以人名,人…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春,喀喇沁旗驼店乡(现合并为锦山镇)西沟村村民在辟建房基时,发现一座小型砖室墓.旗文物管理所闻讯后立即赴实地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报告如下: 一、墓葬位置和形制 墓葬位于西沟村中一条黄土梁岗的阳坡上,东距S206公路约2公里,梁岗呈东西向,高约10米.墓葬GPS测点为东经118°45′ 30″,北纬42°02′ 40″,海拔712米(图一). 墓葬开口于距地表约0.2米处,墓葬方向180°(图二),墓圹平面呈“凸”字形,长3.85、宽2.95、高4.15米.  相似文献   

11.
高长虹是何许人 高长虹(1898—1954),原名高仰愈,字九死。祖籍山西盂县西沟村。1914年,他从盂县第一高小毕业后,入太原山西省立一中求学,1914年与同龄的王者香(1898—1962)结婚,婚后继续求学。1924年至1929年间,高长虹先后在太原、北京、  相似文献   

12.
1951年,是我担任新华社记者的第6个年头。这年春节前夕,我放弃节日阖家团聚的机会,冒着鹅毛大雪,赶到太行山中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互助组,和组员们一块欢度大年初一。我跟着李顺达踏看山村沟沟岔岔的冰雪,给老贫农、老党员拜年,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共和国史上,西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村名,不仅因为它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典型,更在于一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民众生活苦难的穷山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申纪兰两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从此,历来被当地人称之为"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天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的不毛之地——西沟村,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革命年代一路走来,西沟村经历了李顺达互助组、西沟农  相似文献   

14.
甘肃宁县西沟发现战国古城遗址李仲立,刘得祯,路笛1995年中旬,庆阳师专、庆阳地区方志办的李仲立、刘得祯、路笛、朱允等四位同志,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先后两次赴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故城遗址,简报如下。故城遗址位于董志塬南...  相似文献   

15.
北魏王温墓志纪史勾沉张乃翥北魏末叶的王温墓志,1989年随同该墓其它文物出土于洛阳邙山朝阳乡西沟村西地。墓志拓本之影印件(见图),发表于《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一书图版五十四①。今就王氏墓志纪事之要绪,依其年次,略备考述,乔为北史治学之谈助。王氏墓志...  相似文献   

16.
<正>抗美援朝时,我国农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献"中国农民号"、"爱国丰产号"飞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发起者,便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互助组。  相似文献   

17.
贺文乐 《沧桑》2009,(5):56-5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日本入侵与中共革命的场景下,晋西北乡村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迁。本文拟以这一时期偏关县西沟村为例,通过对比抗战前后地权分配情况、生产状况以及社会风气的变化,进而论述战争与革命对晋西北乡村社会变迁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陕北榆林一带地处黄河中游历史上遗留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近年来,榆林地区各县重视文物的收存和保护,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现将其中的宋、金、元瓷器分述如下。一、宋代瓷嚣(一)耀州瓷器1、鹅戏水纹刻花青瓷盘1980年佳县神泉乡大西沟村出土。口径18.2、高4。圈足高0.5,圈足径9.5厘米。盘内中心刻一戏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下半叶,平顺县的西沟和长治县的南呈都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西沟村被毛主席誉为“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的典范,南呈村荣获周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西沟的带头人是李顺达、申纪兰,南呈的村干部是李秉壁、司中枢。由于经常在一块学习、开会,他们认识了。又由于禀  相似文献   

20.
正李来龙(1924—1988),全国侦察英雄。山西省长子县石哲镇西沟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参军,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侦察参谋、营长、师侦察科长、179师司令部副参谋长、73师副师长等职。经历过大小战斗40余次,其中有30余次是从事侦察敌情、勘察地形、捉"活情报"等侦察工作。在晋南、临汾、晋中、太原、秦岭等战役中,多次深入敌军内部获取重要情报,屡建奇功。曾荣立军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