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存《吴越春秋》的所有版本都出自徐天祜(一作祜)于一三○六年所编订的本子。徐氏在书的序言中说:他曾使用过一旧刊本,并对这个旧本“刊正疑讹””,然仍有许多疑难字句,“不敢尽用臆见更定,不得不“姑从其旧”。 徐本共十卷。《吴越春秋》原有十二卷,皇甫遵编订的十卷本,出现在七世纪中叶前,因为它著录在七世纪中叶修成的《隋书·经籍志》里。从那时起至少到十二世纪中叶,后二种版本并行于世。大约在十二世纪中期至十四世纪初,十二卷本就失传了。 很明显,从一世纪末赵晔《吴越春秋》原本的成书,到一三○六年现存本祖本的编订这一时期内,《吴越春秋》的版本肯定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又在何计呢? 这个书名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成于七世纪中叶)中。《隋书》著录了它的三个版本:一是赵晔撰写的十二卷本,二是皇甫遵编订的十卷本,(这二种版本前已提及),三是杨方编写的名为《吴越春秋削繁》的五卷本(成于四世初。《崇文总目》成书时(公元1038年),此三种版本尚存。《总目》以为:皇甫遵合并了原本和杨方的节本,“考定而注之”,逐成为十卷本,其书名为《吴越春秋传》。然而一直依据署名作者赵晔的十卷本从事研究的徐天祜,却认为皇甫本“今人罕见”。(见徐序) 我们应该把早期类  相似文献   

2.
王宇 《东南文化》2007,(3):66-68
根据《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吴越民歌,探讨了吴越民歌在我国民歌史上的地位,而《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吴越民歌应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之源。  相似文献   

3.
吴越争霸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在春秋期时的“诸侯争霸”部分,谈到吴越争霸的史实,但太简略。本文仅作点补充,以便读者参考。吴王阖闾(庐)十九年(前496年)夏,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之后,越伐吴,败吴师于姑苏(吴地,今江苏苏州),伤吴王阖庐指,病伤而死,子夫差立。夫差二年(前494年),发举国精兵伐越,敗越军于夫椒(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勾践以甲兵五千被困会稽(今浙江绍兴),使大夫文种  相似文献   

4.
上海古籍版《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介绍周生春撰编的《吴越春秋辑校汇考》,既是《吴越春秋》异佚文字的搜辑梳理,又是集海内外诸版本的勘雠集校,并对《吴越春秋》作者、成书、流变等种种诡变万端的千古讼议进行考辩论证。作者为《吴越春秋》作版本校比,搜尽海内外佳善之...  相似文献   

5.
亦足披发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山,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文身 黑齿 赢饰 《战国策·赵策》:“披发文身,错璧左衽,甄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冠秫缝,大吴之国也。”《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 善舟 《淮南子·齐俗》:“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吕氏春秋·大贤贵因篇》:“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生而至,有舟也。” 嗜鱼盐 《风俗通义·佚文》:“吴楚之人嗜鱼盐,不重禽兽之肉。”《史记·贷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鱼,或火耕水耨……”。  相似文献   

6.
李文  李宇 《南方文物》2003,(2):87-95
这里说的东南地区,是指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福建的一些地方。当提及“吴越化”时,首先想到的是江、浙。我们认为,自新石器时代起,赣鄱地区是几支原始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地带,即已与江淮及东南地区连成一片^①。在青铜时代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肖梦龙吴、越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两颗明珠,具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以“吴戈越剑”为代表的青铜兵器铸造,就是其突出一项。吴、越青铜兵器的质精物美,在当时就已驰名列国。但是,对于吴、越兵器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课题,这主要因为各...  相似文献   

8.
沈融 《华夏考古》2007,(1):120-130
本文通过对考古所见吴越系统青铜矛的形制规格等方面的研究,归纳出其区域特征,并根据各种形制所体现的技术水平,把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代表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思想文化作为人们自主活动的创造,是在特定的外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制约下产生的,这些环境包括地理生态条件、劳动组合方式、社会政治制度及人们群体心态诸要素.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是产生在一个准封闭型的地理背景中,以内陆型游牧及农耕文化为主流,而在其东南部,却是江河交错,海天相映的景色,生活于其中的古代吴越民族受自然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创造出了相对独立的并区别于其它区域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形制分析及年代推定二渊源及传播三相关问题研究四结语吴越系铜剑主要指春秋中晚期以后各国普遍流行的厚格有箍有首及薄格圆茎有首铜剑,即林寿晋所称东周式铜剑的Ⅱ式、Ⅲ式剑~([1]),及李伯谦所称的中原地区东周C型、D型铜剑~([2])。一般认为,这些类型的铜剑源于吴越地区~([3])。其早期形制的剑当然也应属吴越系铜  相似文献   

11.
土墩墓主要分布于江浙地区,它以丰富多采的文化内容和独特的埋葬形式,越来越吸引着考古界的关注.土墩墓的起迄年代大体与当地的印纹陶遗址相一致,是吴、越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吴、越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涉及到土墩墓.近些年开展的一系列对土墩墓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对于探索吴、越的历史文化而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试就至今所调查发掘的土墩墓材料,通过对其分布情况的分析和各地内涵的比较,对有关土墩墓的国属、文化区别以及渊源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根据出土的带铭文铜戈形制分析,东周时期吴越两国铜戈形制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吴越国王钱亻叔墓志考释吴建华吴越国末代之君钱亻叔墓志今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但陈列时被误识为“邓亻叔”之志,致使这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国君”级墓志沉湮至今。为了志文资料的完整及行文之便,笔者先将志文抄录如下:大宋故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  相似文献   

14.
《吴越春秋》补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张党先生所撰《(吴越春秋)全译》一书中的可商榷之处16条,逐一补正。  相似文献   

15.
据古文献及出土文物证明,东周时期以青铜兵器及棘刺纹礼器为代表的吴越青铜技术冠绝一时,其制作技术均已失传。课题组根据现代科学仪器对文物标本进行检测所得信息,逐项破解了吴越青铜复合剑(又称双色剑)、剑首同心圆、细绳纹类礼器制作技术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吴越地区出土的青铜剑,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陆续有文章对此做了相关探讨[1],并提出了吴越式剑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也一致认同这是一组明显有别于其它地区青铜剑的类型.在这些剑中,少数剑体铸有铭文,年代多为春秋后期及战国剑,分布范围也扩大到周边地区,甚至在一些远离吴越的边远地区也有零星发现,剑型主要为薄格圆空筒状茎剑和厚格圆实茎双箍剑.  相似文献   

17.
<正>五代吴越捍海塘建于公元910年,位于今天杭州江城路以东沿线,呈南北走向。2014年6~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原江城文化宫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450平方米,揭露了遗址局部,出土唐五代至北宋瓷器残件300多件,以及芒鞋、竹编、芦苇编织物、漆器残件、加固塘体的麻绳、动物骨骼、植物种子等。捍海塘遗址横截面呈梯形,表面形制为土塘,其中迎水面宽约14米,顶面宽约18米,背水面因发掘面积所限仅发掘2米,已知塘体高约5米。捍海塘背水面和顶面用粉砂土分层堆筑而成。迎水面与顶面结合部覆土  相似文献   

18.
一1959年象山县博物馆写信告诉浙江省文管会,说象山公社丹城市第八生产队钱渭昌将家藏的两件五代吴越文书捐给博物馆.浙江省文管会将这两件文书调来鉴定,认为是五代人的真迹,可以说:这是五代吴越除铁券外最宝贵的遗物了.这两件文书,一件是钱镠给崇吴禅院嗣匡的牒文,有钱镠的花押;一件是宝庆寺僧崇定的表文,有钱弘俶的批字和花押.都装裱成卷,卷首有程应魁所题"钱王手泽"四字,卷尾有抄录的钱尚德、钱直孺等题跋二十四处.给崇吴禅院僧嗣匡的牒文,长75、阔29.4厘米,全文如下:天下都元帅牒  相似文献   

19.
沈氏家族在明末为躲避倭寇之乱,迁居嘉兴。降至沈钧儒曾祖沈濂时,已累七世。因其祖父沈玮宝任苏州府知府,故举家迁至苏州,沈钧儒于1875年出生在苏州。25岁时,即1900年因父亲沈瀚病故,家道衰落,经济拮据,才离开苏州到陕西西安,投奔四叔沈卫,做了一名西安三原学署的见习书。  相似文献   

20.
拙编《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578页有关150、151两件越王州句剑的“出土”、“现藏”项记载有误,为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特为补正如下:150号剑五“出土”项下称说“1936年湖南长沙市小吴门外楚墓”,当改为“未详”;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