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霞 《民俗研究》2002,2(2):158-165
信仰往往与特定的仪式联系在一起,而“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健 《沧桑》2014,(6):93-96
王尔烈是清代辽阳籍的著名历史人物和当今饮誉古城的标志性文化人物。具有丰富内涵的王尔烈文化,由特定的客观自然条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孕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把“文化”分为可数与不可数两个大类,认为国内学术界有关“文化”概念和文化学科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主要起因于对这两类文化的混淆.“文化”和文化科学都是从比较中产生的,比较研究是文化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文化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可数文化,即特定社会、特定民族、特定社群在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里的文化系统和文化要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文化学科要研究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编纂年谱,其事、其言有年月日可考,则按年月日顺序排列。无具体日期可考,有大概时间范围可考,则要排列在大概时间范围之内。表示大概时间范围,就需要使用一些时间语汇,如“初”、“末”、“上旬”、“中旬”、“下旬”、“春”、“夏”、“秋”、“冬”、“本年”等。这些时间语汇有特定的(约定俗成)含义,在排列顺序中有特定的(约定俗成)位置,有特定的排列规则,不能随意排列,如果随意排列,就破坏了年谱按时间顺序记事的体例。以下以力平等编写的《周恩来年谱》(以下简称《周谱》)  相似文献   

5.
魏红 《民俗研究》2007,(2):186-191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其中方言是民俗的载体,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一些方言词则直接陈述、反映民俗,与民俗事象紧密交织在一起。而历史文献里的一些方言词,能反映出文献所属时代和地域的风俗文化。《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为背景的通俗文献,胡适先生曾指出它是"一部最丰富又最详细的文化史料","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  相似文献   

6.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昭庆 《攀登》2006,25(5):53-57
目前学术界就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共提出“江河源文化”、“青藏文化”等9种文化命名,本文认为青海地域文化命名多样化产生原因首先是由青海历史文化的多元性造成的,而政区和文化区范围界定的不匹配、青海所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时期移民活动则是注定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借鉴其他省份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的基础上,建议把青海地域文化命名为“青海文化”,因为“青海”既是历史地名,又是自然实体名,符合已有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文章最后特别指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命名和历史文化定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地域文化名称如人的姓名,只是一种识别符号,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后者是历史文化定位的内容。针对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建议以分层的方式来解决青海历史文化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长寿 《四川文物》2005,(6):53-54,86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中录有新津崖墓出土画像崖棺画像多幅,其中有“戏猿”图两幅.图中“妇人被猿背负”和“妇人坐于山洞之中”的内容是了解该图真实含义的关键.该图表现的应是一幅与妇人和猿有关的鬼神传说故事,正确定名应为“玃盗女”图.该图很有可能表现了四川西部山区汉晋时期人猿杂处的现状下发生的怪异事件,反映了四川古代的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和土著居民的生存状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汉墓画像中的“驱鬼辟邪”一类的画像石.  相似文献   

8.
杨智 《神州》2014,(8):27-28
特定地区的“精神气候”会深深影响这一地域的文学。文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之源,春秋时代的中州地域文化辉煌灿烂,为中州风诗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中州风诗打上了鲜明地区域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创造有文化价值的环境艺术空间。伏羲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用现代手法诠释伏羲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三代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均在黄河流域。由地缘关系而导致的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吴、越、楚等,在中原史官掌握着话语权的文献记载中均被记为“蛮夷”。对东周时期地处中原的诸侯国与地处长江流域的“蛮夷”国之间的文化交融乃至冲突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地域文化产生早期时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互动情况的研究,同时也是对华夏本体文化交融过程的深层次研究。本文分析夏、商时的“五服”和周代时的“九服”,并以春秋时期中原文化的代表性诸侯国——鲁国与“蛮夷”国家的吴国之间的军事、文化冲突为例,论述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蛮夷”文化冲突的形式与渊源。  相似文献   

11.
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概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文化是有地区差异的。这恰如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在研究了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后指出:“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①而文化与学术又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有地域差异,即有学派之分也早为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穆天子传》中“启居黄台之丘”的解释分歧较大。从启的活动地域及《穆传》东巡路线综合考察,似可判定“启居黄台之丘”有可能就在文献记载的钧台,即今河南禹州一带。20世纪以来长期流行的黄台之丘在今河南新郑、新密之间的说法,缺乏较为可靠的文献和考古学依据,“启居黄台之丘”与洧水流域新砦遗址及古城寨龙山时代城址并不相涉。  相似文献   

13.
钟离国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东 《安徽史学》2011,(5):117-122
近年来有关钟离国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存在,从中可解析出大量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弥补了文献的不足。从钟离国遗迹、遗物出发,结合文献材料,说明春秋钟离国可能为楚之封邑,在金文中可考世系仅有五代。钟离国埋葬方式另辟蹊径,殉葬风俗根深蒂固,用土颜色意味深远,文化上深受阴阳五行观影响。其文化表明该支钟离国族可能源自东夷地区。  相似文献   

14.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学界多关注图像的程序与空间性,图像与其所有者和出资修建者的关系等,拓展了对汉代艺术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玉门关”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花园中一丛繁花似锦的花田,它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均和民族文化心理相互映照,折射出国人特定时代的心声。丝路文化中“玉门关”意象的嬗变,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6.
拔牙,也称拔齿,古代文献中又称“凿齿”、“折齿”、“缺齿”、“断齿”、“打牙”等。是原始居民及流传到近代一些民族在年轻时,基于传统文化的因素,以人工方法拔掉或凿去特定的几颗健康强壮的恒齿改变牙齿形态的一种风俗习惯,以损伤身体,达到装饰或标明个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有的部落和民族甚至以这种拔牙形体特征为称号,被称为“凿齿之民”、“凿齿之人”、“打牙仡佬”等等。  相似文献   

17.
闫胜男 《神州》2012,(26):34-35,37
音乐作为特定时代的生命表现,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无论是中国音乐还是西方音乐,他们的价值都是首先来自于产生他们的文化。要深刻的了解和领会他们的文化背景,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东西方文化,都是有着强烈特征的文化类型,想要在根本上解释这种文化特征,就必须要深入到极具本源性的的起源阶段,找出文化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不满足于现有的“文化”定义和概念,拟在动物行为学、脑科学、进化论、唯物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自己观察文化诸现象的框架:四个有机联系、相互支撑的子系统:谋生系统,秩序系统,习俗系统和心安系统.共同组成一个生存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就是“文化”.文章还力图以此框架来分析、解释古今中外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9.
史学大师谭其骧教授说过:“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又说:“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中国文化。”这些论断,可以讨论,但对肯定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开展研究的意义却是无可置疑。以珠江命名的珠江文化即为我国区域文化之一,它在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研究珠江文化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1日至2日,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环渤海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首届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秦皇岛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发掘秦皇岛地域历史资源,梳理文化脉络,推动秦皇岛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来自河北、北京、上海、吉林、山东、辽宁等全国8个省市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提交论文45篇。会议开设两个专题,即“秦皇岛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学研究”。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秦皇岛历史文化研究开始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学术亮点,势必推动秦皇岛地域乃至引领其他周边省市的环渤海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