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馍是一种面食艺术,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面花”、“花馍”,是黄河流域汉民族民间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等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一样物件,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在许多地区,人的一生不断与其结缘,而面花也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浅谈山西民间刺绣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育樟 《文物世界》2009,(5):62-64,74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古老文化的积淀,使这块土地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鲜明的民间艺术。山西民间刺绣滋蔓于民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斑斓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深深扎根于本土,成为三晋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4.
徽商是徽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学术界对徽州商业生活习俗问题关注不多。本文从民间歌谣的视角,对徽州的商业生活习俗进行了整体研究和审思,认为徽州民谣反映了徽商白手起家积极求富的习俗心态,反映了徽商族人相扶、诚信勤俭和以义为利的优良习俗,反映了徽商早婚习俗、爱情生活和徽商妇从一而终的风俗观念,还反映了徽商妇受理学思想影响的民俗特征。并从民间音乐艺术的角度,对相关民谣进行了一些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5.
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民俗研究》2008,(3):253-262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坊记》)“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的最早规定是西周的“六礼”。由“纳征”演化而来。如果我们把礼看做是国家法律渊源之一的话,那么彩礼从西周开始即以国家法的制度而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末,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民法》还规定订婚或结婚须有媒妁之婚书或收受聘财方为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说进入人生礼仪的路径有很多种,占有标志性文化的强势位置即是其中之一。具有特定的民俗功能亦可以达到此一目标,如在华北各地盛行的土地庙送浆水、龙王庙祈雨、泰山奶奶送子等民众信仰行为就是如此。某一传说被上升到民间信仰层面也可以在人生礼仪中留下深刻印记,如在淄河一带所流传的吕祖庙、李半仙、顺天姑等相关传说,就是通过香火会的形式介入到当地人生礼仪中去的。  相似文献   

7.
“这山唱,那山合,家里唱了几屯子,山中还有几岩壳。”四川广元的民间山歌极负盛名,广元青川的山歌“薅草锣鼓”早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自汉以来,逐渐成为闺中技艺,上自皇家贵族,下至一般百姓对刺绣都情有独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蜀绣、苏绣、粤绣、湘绣,这“四大名绣”为代表的中国刺绣艺术。  相似文献   

8.
李沁芳 《文物天地》2023,(S2):92-97
关于民俗事项、民俗文物、民俗文化的展览被称为民俗展览。民俗展览在内容上要具备专业性和通俗性,在展示上要有均衡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参与性,让展览充满趣味性。本文以吉林省博物院满族民间刺绣展为例,来探讨民俗展览中的以上策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在我国,虎形象的出现及运用,据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考证,源于以狩猎为主的古羌戎族的图腾。今我国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许多民  相似文献   

10.
李茹 《丝绸之路》2010,(10):23-27
敦煌藏经洞文物除了4~14世纪初的5万余件文献之外,还有一部分珍贵的艺术品,如丝织品、纸画、木版画、剪纸、粉本等。其中精美的刺绣丝织品是藏经洞出土的一种佛教装饰艺术品。刺绣丝织品因为材料的相似性、特异性以及不可分割性,使其具备了作为纺织、印染、刺绣工艺独立的研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敦煌刺绣丝织品艺术与敦煌石窟壁画一样是敦煌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鸿鸽 《神州》2011,(26):26
藏族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白石崇拜的文化,墙面、房顶、窗台等能够供奉白石的地方都供上了白石,白石是保佑他们的天神,自然而然的成为藏区最美的颜色,藏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他们对白色的偏爱使得藏地任何地方都能够见到白色。雪域的蓝天下白色被认为是最神圣最吉祥的颜色。白色的哈达,白色的海螺,白色的石头,白  相似文献   

12.
李鸿鸽 《神州》2011,(11):26-26
藏族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白石崇拜的文化,墙面、房顶、窗台等能够供奉白石的地方都供上了白石,白石是保佑他们的天神,自然而然的成为藏区最美的颜色.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作为在一个特定空间产生的艺术样式,在造型上与作家艺术、城市艺术有着不同的风范,体现了百姓的智慧。数千年来,居住在青海的土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共同开发这块土地的同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刺绣艺术便是这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4.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直接构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有组织的演出满族民间说唱艺术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多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经过改造加工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王岩岩 《丝绸之路》2011,(10):76-77
在"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中,作家的叙事形态与富有权利色彩的政治话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十七年小说"因其过强的政治性而缺乏可读性。在这样的文本世界里,是否保存了乡村民间的社会丰富、生动、复杂的面貌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卫才华 《民俗研究》2008,(4):119-135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历史上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发生着冲突与交融,这里是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移民发生地。明清之际,山西形成了声名远播的“大槐树移民”和“走西口”移民,  相似文献   

17.
走进青藏高原,细心的游客兴许会看到无。论是在雪山垭口,草原湖泊,还是在寺-院、村庄,藏族人都喜欢在高高的山顶,或是房前屋顶装饰上色彩斑斓、艳丽夺目的五色经幡一风马旗,在高原灿烂阳光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中,呼呼作响,迎风飞舞,亘古不断。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特独的高原地理环境孕育了青海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和民间艺术,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给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增添了无穷的快乐和生活情趣,青海民间剪纸就是其中的一枝鲜花,她开放在高原,在高原沃土上扎根成长。  相似文献   

19.
周冠男 《神州》2013,(15):217-217
中国剪纸是绽放在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它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剪纸艺术产生于老百姓的心灵和日常生活中,在我国不少地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童年的记忆中,逢年过节,婚嫁吉日,祖母、姑姑总要拿一把见到,随心所欲地剪窗花、礼花、门笺等,动剪成形的人物、动物、花卉尽情地表达  相似文献   

20.
赵越 《满族研究》2007,(1):94-99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满族在面对自然与利用自然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方式和观念,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形态,并对清王朝前期的某些统治政策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