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人物周刊》2014,(27):72-75
“如果我们在美甲上要价太高,会生暴乱的。”莫妮卡一边说着,一边娴熟地用竹签挑走多余的甲油。 “所以说,在巴西有两样东西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美甲和泳衣?”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让人们崇敬和感到惊奇的神山。 这些神山中有很多是终年覆盖着皑皑白雪,从远处看似盛满“切玛”的五谷斗摆在那里,有些象是用新鲜酥油造的供品。由于风寒地冻使寸草不生的岩石山崖从远处看,就象钢铁铸成的,有些地带无论地势多高,却生长着各种草和草药,从远处看就象作家笔下的裹着彩缎的少女一样,还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奇异景观,  相似文献   

3.
每年早春,布谷鸟在山野里、村庄里“布谷,布谷——”不停地叫着。有的农家贪闲不出工,它就不飞走,一直叫得口中吐出鲜血。“唉唉,怪可怜哩!”大爹一边说一边赶紧扛起锄头;大嫫一边抹眼泪一边背上包谷种子,对着布谷鸟高声说:“好姑娘,莫叫莫叫,我们去种包谷了!”布谷鸟高兴地飞走了。真怪,大爹大嫫为什么叫这长翅膀的小鸟儿“好姑娘”呢? 听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白族姑娘,名叫阿凤。阿凤心灵手巧,还会唱好听的山歌。阿凤心肠好,她同情穷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它不叫“北京”博物馆而叫“首都”博物馆?首都,它就应该有包容万象的大气,只要是好东西,就应该让它们在最好的地方亮出来。  相似文献   

5.
敬献“切玛”和“哈达”有着鲜明的尊敬、友谊、忠诚和厚道的民族特色。在藏区,每当过年、大型庆典、迎送宾客、操办婚事、搬迁新居等,都离不开“切玛”和“哈达”。 一、“切玛” “切玛”是用糌粑、酥油和白糖拌合而成。在西藏,使用“切玛”的习俗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形成及它所表达的内涵等,藏史资料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从一些宗教典籍中却可以找出它的蛛丝蚂迹。  相似文献   

6.
岁时半虚     
一息风吐出褪尽绿色的黄叶、枯草;经过雨淋日晒的枯萎墙面和曾经新鲜的屋顶经幡。将时光追回半年,人们的记忆里是新年的幸福。从这幸福里能掏出插着染色麦穗的切玛盒,里面除了盛满想什么就有什么的祝愿还有喷香的糌粑和甜青稞;从新年里还能掏出煨桑和燃鞭炮的虔诚和乐趣;在新酿青稞酒和油烹面果  相似文献   

7.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每当举行重大的庆典仪式或者欢度藏历新年之时,切玛盒作为吉祥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在这些场面里充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十二钗正册关于元春的一页上:“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有人用谐音解释,认为“弓”即是“宫”。“橼”即是“缘”,也就是宫中之缘;又有人认为“橼”即是“元”,弓上挂着香橼,也就是元春挂在宫中的意思。“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说的是元春入宫;所以前面的谐音解释,也不无道理。不过我对这里的“弓”却有些联想。曹雪芹为什么非在元春的册子上画一张弓呢?这“弓”就单单是为了谐音吗?是不是还有些别的含义? 记得我小时候看见过娶媳妇的,北方有拜天地一说,并不像书上常写的叫拜花堂。在北方,正房前面墙上常常供有一个神,就叫天地爷。新郎、新娘下轿以后,就在那里举行礼仪,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亲友…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要想读懂中国,学会玩麻将是一种捷径,因为麻将是最真实,最广泛的大众文化,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其游戏规则是中国人百年来真正的“潜规则”,那么,你知道麻将游戏究竟隐藏着哪些“潜规则”吗?你知道在麻将游戏中为什么会有“三缺一”的说法吗?“麻将的番种”又是如何制定的?赢牌了为什么称为“和”呢?  相似文献   

10.
成化一代瓷器上的用彩,一般都称为斗彩。斗彩的说法,是以青花为轮廓,彩就加在轮廓里面,更因为青花与彩色是这样的并用,就有所谓相互斗妍争艳之意。其实成化瓷的施彩,并不如此简单。同时斗彩这个名词,在明代谈瓷器的文献里是不见的。如隆庆间的清秘藏,崇祯间的长物志以至博物要览、敝带轩剩语等等都是说成化五彩或说青花间装五色。只是南窑笔记里有这么一种说法: "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采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胚胎,成  相似文献   

11.
说豪横     
刘根勤 《文史天地》2022,(10):72-73
<正>“你有什么可豪横的?”两年来,“豪横”这个词火了。最先是来自电视剧《新世界》,之后在网络快速传播,成了一个网络梗。这个词怎么用?比如,疫情隔离期间,奶茶店推出了5L装奶茶叫“豪横”;叫外卖点了整本菜谱,叫“豪横”;蛮横拒绝防疫检查,也被叫“豪横”——感情色彩既有褒义、也有贬义。在《汉语大词典》中,豪横有三个义项: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20年代的大上海,有一种很畅销的香烟,叫“黄慧如”牌,烟盒上印着一位身着旗袍的大家闺秀的侧身像,她相貌俊美,装扮时尚,她叫黄慧如.据说,这种香烟之所以畅销,并不是因为质量特殊,而是由于“黄慧如”这个名字,以及印在烟盒上的黄慧如的照片.黄慧如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就缘于她是当年一桩名扬全国的“主仆情奔案”的主角,有的媒体甚至戏称她为“情奔皇后”,《申报》《民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竞相派员采访,报道真相,并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在民国引起一时轰动.  相似文献   

13.
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原名叫施彦端,为什么改为“施耐庵”呢?他的家乡流传着有关他改名的故事。施耐庵在江阴游学时,祝塘镇的大财主徐败羡慕其品学,请他在东林庵讲学。施耐庵一边讲学,~边写书。一天,施耐庵写到(水讲传冲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了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糙,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膨问道:“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担为何象宝贝一般珍藏?”徐映道:“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法名慧能。这个慧能念经拜佛用心极诚,潜心念经,坚持不懈”。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处说道:“你看,这就是敲了…  相似文献   

14.
火热的天,火热的斗争。一场揪斗“五一六分子”的斗争开始了。我有点莫名其妙,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斗的对象只是‘“黑帮、走资派、叛徒、特务、反动学术权威”等等,哪来什么“五一六”?哪样的人叫“五一六分子”?从一个个揪出来的人看,都是“小将”。川、将’脱斗我们时,其狠无比,体罚、打人无所不至,现在一个个萎顿不堪。揪斗他们的,是另一批‘叫、将”,算是真正的革命者。揪斗的架势,似乎比揪斗“走资派”之类有过之无不及,例如批斗时,被斗者站着可达八小时,最长的有三十小时,审批人员则轮流给以批斗。我心里颇…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小时候,家里人看他样子蛮灵泛(湘方言,机灵),但到底聪明不聪明呢?他们决定一试。4岁那年,父亲曾麟书叫夫人江氏煮了5个鸡蛋,让一个女佣吃了一个,然后叫着曾国藩的乳名:“宽一,刚才我煮了5个鸡蛋,现在只有4个了,肯定有人偷吃了,你能查出是谁吗?”曾国藩略一思考,说:“这个容易,看我的好了。”他端来一个脸盆,又倒了几杯茶,把家里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见那个女佣吐出的茶水里有鸡蛋黄粉,于是指着她说:“就是她!”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三则     
正居 《旅游》1995,(11)
筋道面 一天,在一个旅游景区个体餐馆里,一个顾客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称赞说“这面条真筋道”。老板听后喜滋滋地说:“还真让您说着了,这面就是筋道,可您知道是怎么和的吗?”“怎么和的?还不是用手和的?”“您这可就外行了,手和不出这么有劲的面”“啊,这面难道是用脚和的?”  相似文献   

17.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重大的民俗节日。各地欢度藏历新年的特色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最具代表性。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叫作“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还要准备花样众多、金黄香酥的卡赛(油炸果)、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吉祥”图案。二十九晚饭前,每户在大门外用石灰粉洒绘雍仲符号(汉语叫“万字符”)等吉祥图案。除夕之夜,各家照例要吃团圆饭。藏族…  相似文献   

18.
成舸 《中华遗产》2012,(6):120-135
有人曾说,中国古代建筑就像一首由木头写就的诗歌,传唱着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构建了一片绝美的建筑“森林”。只是,这“森林”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怕火。在千百年木构古建与火的博弈中,古人的智慧如何进发?谁又是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中项英被叛徒杀害一事 ,人们十分关心。他究竟是被谁杀害的?他的贴身警卫人员 ,为什么要向他开枪?“那个叛徒的结局如何?他的遗体在哪里?”这好像是一个谜。项英遇害的地点 ,是在安徽泾县濂长坑一个靠近山顶端的山洞里 ,这个洞叫蜜蜂洞。1981年前后 ,我在皖南花了6年时间 ,沿着当年“皖南事变”的作战路线跑了几趟 ,许多地方都到过了 ,就是没有到过蜜蜂洞。山洞只有两间房大 ,石缝里有点潮湿 ,还生有几棵虎昌 ,又瘦又小。这是一个无人区。蜜蜂在山坡上采花 ,在洞里酿蜜 ,因此叫蜜蜂洞。项英被杀 ,就在这个洞里。安徽有…  相似文献   

20.
买钻历怪记     
我是委托一家名叫“江南”的旅行社安排行程的。因为我所持的是因私护照,所以旅行社安排我自己从深圳出关,与香港导游徐小姐在湘洋公园会面。正当我又打电话的时候,跑来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老远就冲我招手,气喘嘘嘘地说:“是姜小姐吧?吃过午饭没有,我给你去买点儿什么吃的”没有肤色的隔阂,没有语言的障碍,一切都采的那么自然,就像一家人一样,使我远途之旅的担心最得多余了。在香港只停留1天半的时间,吃过晚饭,我们吹着海风,眺望着华灯初上的香港,心旷神抬。夜光下,徐小姐一边给我们讲当地的趣闻联事,一边不停地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