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出现在西周晚期,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中期,保持了长期的连续性。伴随燕文化势力向本地区的渗透和扩张,石构墓葬遗存在战国中晚期衰落。凌河类型石构墓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邻不同文化发生交流,石室墓是辽东地区和本地区石构墓葬文化之间融合的产物。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埋葬习俗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传统因素表现出了持久的影响力。对凌河类型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表明,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构墓葬是新疆天山南麓青铜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重要遗存。通过分析吐鲁番盆地、焉耆盆地、拜城盆地等三个区域石构墓葬的类型特点,可知不同区域的墓葬数量和种类不均,形制各有特点,内涵亦不相同。天山南麓的石构墓葬在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退三个发展阶段后,墓葬类型从复杂多样逐渐趋于统一。这反映出天山南麓的史前文化在多元文化影响和自我吸收的过程中彼此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3.
太子河流域的石构墓葬在夏末商初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末西汉初,伴随汉文化势力向该地区的渗透和扩张,在西汉初期彻底衰落。太子河流域的石构墓葬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于周邻的影响,与周边和区域内部不同文化的因素之间发生交流,且该地区传统因素表现出持久的影响力。对太子河流域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邻地区石构墓葬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了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4,(12)
2013年7~8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疆和静县哈布其罕萨拉、哈尔哈提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小裕勒都斯盆地东北山前地带内的40余处墓地和石构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测绘,并对位于施工区域内的6处墓地和1处石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完成清理分属5处墓地的墓葬29座。其中,石围墓25座,墓葬特征基本一致,与察吾呼文化墓葬特征基本相同,其年代相当于察吾呼文化晚期,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石堆墓4座,随葬器物贫乏,年代尚待探讨。此次考古和测绘工作,丰富了对和静地区乃至焉耆盆地古代文化内涵的认识,对于探索察吾呼文化的来源和去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石棺墓葬的形制入手,根据墓葬本身的结构特点将石棺墓划分类型,并结合各类型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组合特征,探讨了辽东地区青铜时代各类型石构墓葬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文化属性做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物》2020,(12):4-20+1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阜康市白杨河上游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85座、遗址2处,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组)。墓葬可分为石棺墓、竖穴土坑墓、竖穴石室墓、竖穴偏室墓、竖穴洞室墓等多种类型,时代自青铜时代晚期延续至晋唐时期。墓群中还发现石构遗址1座、火塘1座,所在台地上分布有岩画,游牧文化特征显著。本次发掘对于揭示白杨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博格达山北麓考古学文化序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树是一种明器,是中国古代墓葬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品,主要流行于汉魏时期的西南地区,尤以东汉为盛。本世纪以来,西南地区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钱树,四川成都、彭山、绵阳、广汉、西昌、三台、宜宾、渠县、芦山,贵州清镇、兴义、兴仁、赫章,云南昭通以及周围的陕西城固、勉县和甘青地区均有发现,共几十株之多。其中较为完整的有绵阳、  相似文献   

8.
甘肃崇信于家湾周墓出土玉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于家湾墓地位于甘肃崇信县城东北3.5公里,地处汭河北岸,是甘肃省迄今发现时代最早、墓葬最多的周文化墓群.考古工作者先后于1982、1984、1986年3次对于家湾先周至西周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大量青铜器、陶器、玉饰及料珠等①②.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缘起位于考古学文化边缘地带的墓葬,尤其是处于两个以上考古学文化交叉地带的墓葬,其文化因素大多比较复杂,其归属问题也多有争议。这一类墓葬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大量存在,对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变迁等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这  相似文献   

10.
巩文 《四川文物》2010,(1):47-57
汉代戒指的发现分布广泛,本文将其分为六个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长城沿线以北的北方草原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等。戒指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自汉以后,金、银、铜等金属类的戒指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在河北丰宁东沟道下古墓群发掘了一座石板墓,墓内出土了大量的冶金工具,本文的研究表明这座墓葬可能是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一个冶金工匠墓葬,该墓葬的发现说明丰宁地区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存在着独立的金属制造中心,也存在着专业的冶金工匠,这些发现对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和冶金业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老龙头墓葬为代表的盐源青铜文化是近年来西南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老龙头墓在墓葬形制和葬式上都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风格。初步分析,这是一种战国至西汉时期主要活动在雅砻江下游的青铜文化,可能是文献记载的西南古代民族之一——笮人的文化遗存。盐源出土的青铜器中还包含有北方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因素,有些器物还带有浓厚的中亚文化风格,充分表现出盐源青铜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盐源青铜器的发现为研究横断山区这个南北民族走廊的文化面貌和作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珲春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发源于通肯山的珲春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贯全境。在珲春河两岸分布着许多古代文化遗址。 1972年春,吉林省博物馆对珲春河两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在珲春河中、上游发现了分别以夹砂红陶、打制石器及夹砂褐陶、磨制石器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遗址和墓葬址五处。即:闹枝沟遗址、高家炉遗址、汉水坪墓葬址、南团山遗址和一松亭遗址。并对南团山、一松亭两处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境内石构墓葬形式的演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境内石构墓葬形式的演变略论谭长生Stone──constructedtombshadexistedanddevelopedformorethan5000yearsinChina。Theydistributedmainlyinsveralareas...  相似文献   

15.
王豫 《华夏考古》2004,(4):63-76
分布于重庆龙河 (古代南宾河 )沿岸的丰都、石柱两县的崖棺葬 ,其墓葬形态主要是长方形横穴式。这种形制的崖棺葬 ,是来自于渝东南、黔东北、湘西、鄂西南地区的古代五溪蛮中的某支民族北迁至龙河流域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 ,是中国境内行崖棺葬民族埋葬习俗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6.
新乐上层文化是分布于下辽河以东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在新乐遗址的发掘中被识别出来而得名。新乐上层文化主要分布在新开河流域、蒲河流域、沈阳的浑河两岸及沙河上游、抚顺的浑河北岸,沈阳是这种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域。目前,在沈阳地域内,发现了6处共23座新乐上层文化的墓葬①,本文拟对这些墓葬材料进行梳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东起鄂东,西到三峡东部一带,南至湘北,北到河南南阳地区.本文利用已发表的墓葬资料,对屈家岭文化的葬俗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屈家岭人”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性质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一、墓葬概述屈家岭遗址:前后经过三次发掘,共发现墓葬18座。前屈家岭文化只发现2座瓮棺葬,屈家岭文化初期未发现墓葬,屈家岭文化早期,成人墓14座,晚期2座。早期墓皆长方形土坑竖  相似文献   

18.
陶治强 《文博》2009,(3):17-22
安徽江淮地区近些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品多寡有别,丰富而又特点鲜明的楚国墓葬为揭示战国晚期这片地域的文化面貌,历史概况提供了价值不菲的资料。本文从战国楚墓在江淮地区的分布、形制特点着手、浅谈了墓葬呈现的几个特点及反映的社会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19.
山西榆次古墓发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山西省榆次市在工业建设中,于王湖岭发现了一处古墓地,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1971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进行了发掘。墓地位于榆次市东北关的王湖岭地区(图一),地势较高,墓葬分布较为密集。面积纵横约有二三百米。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七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火葬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在火葬的墓葬礼仪中,一个重要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葬式的特点就是火的使用,现在能够观察到的火葬墓均掩埋于地下,且基本属于一次葬、二次葬的范畴。东北地区的火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焚烧一次葬的尸体,二是焚烧二次葬的骨骼,本文将重点分区讨论东北先秦时期的火葬墓情况,东北地区的火葬墓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辽东半岛和吉林中东部地区,纵观前人研究文章,有关于火葬墓的研究仅停留在文化谱系或者墓葬结构等方面,而对墓葬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火葬墓分区此类问题上关注较少,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