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周刊:当年大学毕业时,你本可以留校,你为何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支边"?庄学义:当时,毛主席号召"扎根边疆一辈子",并且赶上林业部要开发大兴安岭,我自身的情况是,革命家庭,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去边疆,所以就报名去了。我们全班35个人,报名支边就有10多个。  相似文献   

2.
走进黄沙渡     
李星 《贵阳文史》2015,(1):68-69
我一直把背包旅行作为生命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这几年,去过很多地方,也拍了无数照片,一直想把去过的这些地方用游记的形式记述出来,分享给朋友们。最想写的还是息烽。息烽毕竟是家乡,最熟悉,也是心底最温暖的部分。息烽县境内大大小小、有点名气的地方我都走过。有些地方去过了很多次还想去,比如黄沙渡。1996年师范毕业,我分配在息烽堰坪小学任教。学校学生来自堰坪、黄沙两个村,黄沙渡自  相似文献   

3.
正在武汉大学报到1953年,我于重庆大学机械系本科提前毕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根据当年政务院通知:为了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在毕业分配的前一天晚上,学校召开毕业生班级全体会议,宣布每个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报到单位。当时毕业分配的口号是"听从祖国的召唤,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会前没有公布有哪些工作单位,也没有征求个人意见和填报志愿,直接在会上就宣布了。宣布以后,第二天就准备出发。  相似文献   

4.
正无奈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林彪事件,"文革"运动已不像60年代中后期那么狂热了,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浪潮仍然一浪高过一浪。1974年1月,我高中毕业,因当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改动,小学六年制改成了五年制,中学六年制改成了四年制,我6岁上学,所以高中毕业时还不到16岁。当年上学时,各班教室后面墙上都有两块班办的"文化阵地",一曰"学习园地",一曰"批判专栏",班级教室外的后墙上还有一块属于各班对外宣传的"黑板报",一周或两周换一期。因  相似文献   

5.
余玮 《中国西藏》2014,(1):64-67
"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梦萦魂牵、气薄云天的歌曲《梦回西藏》,让首批援藏干部杨纪朝激动难抑,宛若自己的青春随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雪域高原。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杨纪朝动情地说:"西藏的确比较艰苦,对我是一次严峻  相似文献   

6.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和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法国朋友聊天时,很高兴地向他提起即将启程的印度之旅,他也难掩兴奋地一连声惊呼:"真的吗?太好了,真棒,印度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你去过吗?""嗯!我没去过。""你不想去吗?"他的声调一下子调平到另一个频律,"想去……""为什么不去呢?""去……会去,等我老了的时候。""为什么?"我追问。"我有点怕。""怕?"我没有理解,"怕什么?""你知道印度的精神很强大,我担心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被异化,"我不禁乐了:"那你娶了个中国太太,选择在中国生活,这还不算异化?""这……不太一样,我保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最多是有点同化.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去了印度后狂热地爱上了印度,他改穿印度衣服,吃印度咖喱,露天修行,去恒河沐浴,学习印度的传统方式绘画,在精神上被彻底异化了!"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20日在重庆市召开中央南方局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邀请了部分当年的老同志去重庆参加。有此机会当然我也很高兴再去当年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在北京有十几个老人一起坐飞机前往。 我们坐飞机大概也不下百次了,这次却有极不同的感觉:大家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最年长者为当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副官邱南章,他已89岁高龄。最年轻者为周恩来当年的卫士、现已74岁的成元功。这样一群老战友在一起,叽叽喳喳顿时就热闹起来,竟无例外地都在谈论当年共同战斗的生  相似文献   

8.
我是1954年武昌造船厂技工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在校期间,我担任了学校宣传委员,在铺导员闵启茂的指导下,负责定期出版墙报、"学习园地"。主笔是我,同时我也发动同学写稿,经修改审定后,交由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学张化甫誊写后张贴在校园内。当年6月,我从武船技校毕业,被分配在船台车间装焊一段夏永成小组,并被推选为该小组工会组长。我很爱写作,经常向《长江日  相似文献   

9.
194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了西藏,这对我说是生活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之前,我对西藏除了一点最普通的常识外,可说一无所知。但我也象很多人一样,早已形成一套想法,就是西藏是我国神秘之乡,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到的地方,如遇机会,就不应错过。由于几个同学的推荐,当时正准备去西藏任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处长的沈宗濂写信来邀我同行,担任英文秘书。沈宗濂在我毕业的大学教过书,可以说是我的老师辈,然而我们并不认识。同时,我在成都教书的一个学校正要改组,我也有意改行,变换一下环境,所以就欣然接受。我想到这个一般人去…  相似文献   

10.
到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广安去游一游,走一走,去寻找这位最受亿万人民拥戴的领袖人物当年留下的足迹,目睹一下他当年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早已是我心仪已久的事情了。想不到就在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渴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1.
我是当年上海市杨浦区重点中学吴淞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说是67届初中毕业,其实,因为1966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实际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在学校“逍遥”了两年,1968年到农村当了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几乎所有的知青一样,此时我的“大学梦”早就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2.
去年还被认为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奇迹的中邮基金,今年却陨落得如此彻底云霄飞车"周末大学同窗毕业十五周年聚会,可是我去不了,要加班。"这几个月,是我感觉最有挑战又最  相似文献   

13.
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30多年前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不存在到农村去的问题,但我1975年高中毕业时,却不能考大学,必须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也算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吧。当我听说当年那篇把上山下乡推向高潮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  相似文献   

14.
1965年的夏天,我从江汉区民族路民办职业学校土木班毕业,由于家庭出身原因,没能继续进高等学校读书。18岁的我面临三种选择:一是随学校推荐到攀枝花钢厂,二是下农村,三是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但我都犹疑未决,最后由武汉劳动局安排到研口区劳动街办事处报到。10月份我分到武汉低压锅炉厂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徐昕 《风景名胜》2012,(11):168-169
我以前一直觉得,旅游,应该深入到最本土的地方,去感受当地最真实的场景,而不是仅仅浮在表面,去看一些只有"外地人"才看的景点。如今我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6.
1957年,我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被统一分配到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工作。1958年初,即与学院一百多名教职工,下放到湖北省潜江县周矶国营机械化农场劳动锻炼。当年普及全国的"三面红旗"运动,对我们也有波及。有两件事印象较深。  相似文献   

17.
刚刚度过1960年的艰苦日子,上面也知道"无农不稳"的道理,发出了"支援农业第一线"的号召,动员城镇居民"自愿申请"到农村去,支援农业生产。当时,我父亲是祁阳一中的教师,母亲  相似文献   

18.
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仍然有一个庞大的"代课教师"群体,他们只拿相当于公办教师1/3、1/4的报酬(在甘肃农村为200元上下),在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面对一刀切的政策和随时被辞退的可能,这是不公正、不人道的。我想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谈教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今年83岁,从1957年7月被错打成"右派"到1979年4月正式平反摘"右派"帽,20多年最宝贵的光阴都是在荒凉偏僻的劳改农场度过。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而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劳改农场行医的恩师及许多山村百姓的不解之情。蒙冤屈发配农场劳改1951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在上海正泰橡胶厂工作,3个月后我考取原上海震旦大学。1953年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1957  相似文献   

20.
我在我们家里还算个宠儿,兄弟姐妹五个惟有我一个被父母供上大学。其他几个最多也不过上个初中,其中两个几乎就没进过学校。在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工作。我被分配到最基层完全是因为父亲的缘故,本来我是被分配到县城工作,父亲去找了一回我们的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