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西南边疆民族档案是民族国家建设与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在西南边疆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延伸记忆、延续历史、催生新的文明的重要作用。文章运用档案学、民族学原理,在梳理分析西南边疆民族档案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近代西南边疆民族档案的形成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西南边疆民族档案在近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比较专门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跨境民族的定义和简况在我国西南地区,除汉族以外,目前有34个少数民族和若干正在识别的民族或民族支系,少数民族总人数近4千万人。同时,我国西南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又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柬埔寨等国邻近。在众多邻国,有一些民族与我国的民族有共同的族源关系,一些民族跨我国和邻国边境而居。研究这些民族,对增进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保卫我国西南边疆和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3.
凉山的考古与民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凉山地处川西南部的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之间,著名的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灵关道段便由此地经过。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和我国古代西南的一大“民族走廊”。自秦汉以来,见诸于史载的主要民族即有邛、笮、斯叟、旄牛、摩沙、僚、乌蛮、白蛮、粟粟、摆夷、羿子和彝、藏、回及纳西等,乃至今日,境内民族仍有十余种之多。历代民族的移徙、定居和融合,给这块神秘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而这一切又反过来决定了凉山的考古从一开始就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  相似文献   

4.
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20世纪30年代后,国民政府较重视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进行治理,曾组织较大规模的边疆民族状况调查,成立若干边政机构,重视发展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与教育。其治理观念与政策既有超越前代之处,也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张全辉  杨春梅 《神州》2012,(20):190-191
全球化语境中边疆民族电影的身份认同日趋模糊、多元,新的身份认同塑造在所难免。边疆民族电影身份认同的塑造对于解决边疆民族电影的市场困境、发展民族文化、巩固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团结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马古道是以普洱府驻地(今宁洱县城)为源头,以贩运普洱茶为主向国内外辐射出去的古代交通要道。茶马古道是祖国西南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它对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2013年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方国瑜先生是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自 1 93 4年秋开始收集资料 ,到 1 984年《彝族史稿》公开出版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方先生“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在资料的搜集、整理 ,族别史研究的理论指导 ,彝族史研究的框架体系 ,彝族史上的重大问题如族源、叟人、爨部、乌蛮、南诏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为彝族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方先生提出的理论体系和对重大问题的讨论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上 ,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汉代经营西南边疆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汉代在西南边疆地区实行“以其故俗治”的政策,适应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需要,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有利于汉朝统治秩序的稳定和西南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汉代边疆战略重点始终在北方和西北,对西南边疆的经营规模和力度仍然是很有限的,边远山区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
瑞丽县座落在祖国西南边陲,全县人口六万二千多,傣、景颇、傈僳、崩龙等少数民族占一半以上,三面与缅甸接壤,境内外边民同属一个民族跨界而居,通婚互市。因此,大力发展边疆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瑞丽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文化,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急待整理研究。为此,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帮助下,经县委批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瑞丽小组”,正式开展工作。这个小组,除了在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纵歌”等传统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往来研究》一书,为《边疆史地丛书》之一。此书是以唐朝与边疆民族往来“使”为研究对象,诚如作在《后记》所说:“使往来确实是民族关系史、边疆史地以及民族政策等方面研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①接壤,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造就了广阔的边疆地区。我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边疆省区,为此,这些边疆地区也被称为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既是国家地缘上的毗邻之处,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更是多元宗教文化的交汇之所,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诗·大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广阔的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唐、宋时期、云南存在着分别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两个多民族政权,这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时期,佛教兴盛,高僧云集,建寺造塔之风盛行,域内中塔很多,崇圣寺三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认为 ,凡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生活在今天疆域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历史 (外来民族迁入之前的历史另作别论 )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疆域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一原则 ,结合历史上中原政权与边疆民族及其政权的隶属关系 ,以及边疆民族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心理认同等条件综合考查 ,不难对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女学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中 ,西南地区的云南由于民族众多 ,毗邻英属缅甸和法属越南 ,因而女学的产生和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中国整体为理论视角 ,探讨了近代云南女学的产生、发展及影响。认为近代云南女学兴起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最早始于教会女学 ,云南自办女学的出现推动了女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小学男女生同校及大学开放女禁使女子教育趋于完善。近代云南女学不仅培养了大批女性人才 ,还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 ,加强了民族团结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的变迁。同时 ,与沿海和内地相比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近代云南女学也具有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类型复杂、总体水平不高等局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唐、宋时期,云南存在着分别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两个多民族政权,这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时期,佛教兴盛,高僧云集,建寺造塔之风盛行,域内名塔很多,崇圣寺三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其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根本一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边疆民族地区践行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可通过内涵解读与宣教机制、心理认同与接受机制、社会践行与内化机制等途径,探讨边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践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中国 ,冷战、内战与边疆民族的自治倾向相交织 ,内蒙民族自治一时也成为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中的焦点之一。美国对华政策以抗衡苏联为主导 ,以国民党政权为前驱 ,对内蒙古民族自治先是敌视 ,在国民党颓势已成之后又转而寻求同内蒙反共派别的隐秘合作。然而和苏联在“道义”上的竞争以及对中国民族统一意向的顾虑使美国始终对内蒙自治抱消极态度。因此 ,在冷战初期美国没有成为支持中国边疆民族分离的国际势力。  相似文献   

18.
民族多元互动与儒家文化认同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谐演进的主旋律。历代王朝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统治思想基础,千方百计地于边疆民族区域传播儒家思想与文化、移风易俗,以达天下儒家文化认同,实现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天下一统,然入主中原的历朝统治者又常以正统自居,鄙视边疆民族、区隔华夷,导致历代王朝所施行的边疆民族文教举措常常受到局限而未能达到统治者所预期的理想效果。"大一统"、"华夷之辨"与"羁縻而治"的华夷观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交织运行,致使历代边疆民族区域文教举措呈现出一体性、稳定性、多元性与局限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分布于西南与华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土司,历来是中央王朝笼络、羁縻的对象。长期以来,边地土司出于自身利益,对中央王朝或叛或附,无不深刻影响到边疆的安宁与稳定。虽然土司本身具有较强的割据性,但在中国西南与华南边疆地区,一些边地土司出于强烈的华夏向心力,主动内附,积极捍御疆界,为西南与华南边地一带疆界的最终形成与固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1))中国历史上的“中国”认同就体现了这样的统一性。如果我们认真翻阅史料就会看到,中国古代无论是边疆民族及其政权还是内地民族及其政权,无论是在民族政权并立时期还是统一时期,都具有“中国”认同意识。边疆民族和内地民族的这种“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各族逐步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