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月10日,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三次年会。来自陕西师大、西北大学、西安师专、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及西安市社联等单位的25位同志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 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有关西安及其周围地区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古都研究方面的问题。曹尔琴教授的《长安黄渠考》、吕卓民同志的《西安城南交、潏二水的踏查及历史变迁》二文,利用有关历史文献并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明史》载:"南有潏水,亦曰泬水,合涝水,俱北流入渭。"~((1))涝水与潏水相合的记载亦见于《大明一统志》:"涝水,出鄠县南山涝谷,合渼陂,水流至长安县界入潏水。"~((2))按,嘉靖《陕西通志》载潏水自南山下分为二流:一水西北流合镐水为交河,西注丰水,一水为引入西安城的通济渠;~((3))万历《陕西通志》载潏水"西北流,经昆明池入渭"~((4))。潏水与涝水相距较远,无法相合,《明史》《大明一统志》此两条记载皆误。关于潏水与涝水的流向,  相似文献   

3.
水一支穿过神禾原人工河道与御宿川大河 (唐称福水 ,后称氵高水 )交汇 ,称交水 ,西入沣。古本《水经注》如此记载 ,今本《水经注》无。《长安志》引《水经注》时 ,将二水交汇为交水句与交水段割裂 ,作为福水源头 ,曰“福水即交水也”,曲解了《水经注》的原义 ,在学术上造成混乱。后世以氵高水为交水者 ,其源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4.
道真地域,秦属巴郡,汉属涪陵县,隋隶信安县。唐、宋、元为珍州辖境。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珍州为真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真安州,建州城于潏水园(今道真旧城镇)。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为正安。民国三年(1914年)改州为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正安县东北部地置道真县。  相似文献   

5.
庞任隆 《文博》2008,(6):41-43
"八水绕长安",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位置的形象肯定.隋唐长安城位于龙首原(亦称龙首山)上,南望植被茂盛、水源丰富的终南山,其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使"南水北流"的水利设施纵贯东西,比比皆是.根据文献记载和最新的考古成果,供用长安城的有潏水、泸水、义谷水.并经过龙首、黄渠、清明、永安、漕渠(从东到西)五条大渠引入长安城内.新发现的西安唐皇城墙舍光门西过水涵洞遗址,就是(淆)水通过清明渠的支渠(或蓄水池),穿越这一引水涵洞进入皇城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龙首原和隋唐长安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隋唐长安城建在龙首原上,和汉长安城不同,龙首原高亢,原上亦复参差不平,隋唐长安城正是利用这样的地形,区别皇城、宫城和外郭城以及官署民居的划分,显得错落有致。龙首原既高亢,供水可能成为问题,隋唐长安城却开凿渠道,引交水、水、沪水以及义谷水入城,遍及各处,较汉长安城更为方便。这都显示隋唐长安城对于自然环境的善为利用,值得后世珍视。  相似文献   

7.
霸上轶事     
王翰章 《文博》2003,(1):78-80,33
霸上在今西安市东郊13公里处,南连秦岭,北临灞水,位于产、霸二水之间。对于霸上的解释,有好几种,唐颜师古《汉书·高祖本纪》注释说:霸上就是“霸水上,即所渭霸头。”《郡国志》说:“在通化门东二十里,秦襄王葬于其坂,谓之霸上,其城即缪公所筑。”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说:“在通化门东三十里,霸河  相似文献   

8.
<正>水,是阳光、空气、生物、土地、水生态链系统的重要一环。水与生态的关系,可用"水可承舟,水可覆舟"的社会科学形象语言来表达。贵州高原,地处亚洲中部淮河——秦岭气候分界线南侧,佳木斯——丽江气候线东侧,有制约亚洲气候的作用。贵州是73%的岩溶地貌,水资源通过水电开发形成库湖,以生态效应的形式影响气候。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中国是水电资源大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题记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影山草堂藏书管窥》一文,在《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三期刊登后,经查阅原引资料,尚有遗漏,特作如下补充。1.潏水集十六卷宋李复撰大典本2.鄱阳集四卷宋洪皓撰精抄大典本3.斐然集三十卷宋胡寅撰抄本  相似文献   

10.
百顷仇池     
我此行要去仇池山。 仇池山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属秦岭和大巴山交错之地,面蜀背秦,形势险要。郦道元《水经注》描写它是:“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相似文献   

11.
<正> 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冬在汉中石门镌刻的《汉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下简称《杨孟文石门颂》),是研究川陕间秦岭通道历史发展的一项重要依据,川陕之间穿过秦岭的通道虽然在历史时期曾有一定变化,但总的来说变化不是很大,基本上一直是散关道(又称陈仓道、故道、嘉陵道)、褒斜道、(氵党)骆道  相似文献   

12.
黄睿  吕龙  黄震方 《人文地理》2021,36(1):174-182
“路学”是关于道路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区域影响的理论,为研究公路交通对旅游地影响提供新视角。借鉴“路学”构建“公路建设及其作用-公路对旅游地的影响-公路与旅游地交互响应”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公路交通对旅游地的影响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维度,且具有正向影响。公路在增强旅游地通达性、刺激经济发展和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性,改变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与体验方式,引发地方重构和社会重塑。经济和生态维度对交旅响应有着正向影响,社会和文化维度影响不显著,交旅交互响应对公路交通建设影响不显著。进而基于生产、使用、建构和消费构建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交旅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蓝田,华夏人文的诞生地、民族起源的核心区,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史前文明的印记。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从西安出发二十分钟高速路即可抵达。这里山雄水秀、翠峰叠嶂,川美岭阔、碧水盈盈,因怡然的自然风光而被称为西安市的后花园。巍巍秦岭上,悠悠灞水间,秀丽的自然风光下,是承载着深厚积淀的热土,是处处流淌着文人墨客的古风遗韵。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秦人的故事,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和虎视东方的秦兵马俑,只是秦人强盛至极的一个结局;故事的序幕,却要从秦岭以西的陇东南开始;在两汉水上游,秦始皇的祖辈们在此用心经营了数百年,并打下他们日后崛起的牢固根基。如今,秦人先祖的长眠之地,已被惊醒,早期秦人的真相,在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的笔下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5.
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 ,东西长约 16 0 0公里 ,南北宽约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 ,据有甘、陕南部和豫西及鄂西北一小部分。是中国大陆两大动物区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带 ,动物种属成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性。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证明 ,在春秋战国以前 ,秦岭曾经是两大界许多珍稀兽类和凶猛兽类的栖息繁衍的乐园。由于生态环境变化 ,主要是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 ,使一些热带动物犀牛、象逐渐在秦岭周边地带灭绝。然而自秦汉直到清代中叶 ,由于秦岭仍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鹿以及熊、虎、野猪等仍大量生存。十八世纪中叶起 ,数十万计的移民进入秦岭腹地 ,砍伐森林 ,破坏植被 ,开垦耕地 ,使百兽丧失栖息的环境 ,再加以滥捕滥猎 ,致使秦岭众多珍稀动物和一些猛兽的分布稀疏 ,数量减少 ,以至于物种灭绝。这是中国历史时期一起严重的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6.
岱峻 《巴蜀史志》2000,(1):53-55
一条代代相传,若隐若现的路;一条荆棘丛生,滴血淌泪的路——“湖广填四川”:我们的先祖双手背缚,衣衫褴褛,离乡背井,步履蹒跚。攀秦岭,过夔门,奔巴山,聚蜀水,择地而居,开山垒石。置屋造田。历数百年而不绝,方有今日之锦绣四川。  相似文献   

17.
水,是阳光、空气、生物、土地、水生态链系统的重要一环。水与生态的关系,可用“水可承舟,水可覆舟”的社会科学形象语言来表达。贵州高原,地处亚洲中部淮河——秦岭气候分界线南侧,佳木斯——丽江气候线东侧,有制约亚洲气候的作用。贵州是73%的岩溶地貌,水资源通过水电开发形成库湖,以生态效应的形式影响气候。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中国是水电资源大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史念海一蜿蜒西安之南的秦岭西安南倚秦岭。秦岭巍峨迢,横山天际,险峻幽深,曲折叠翠,在自然环境中添一胜概,是其他各处所难于比拟的。秦岭的名称始见于东汉班固所撰的《西部赋》。这篇赋中说:“秦岭,北阜”。以秦岭和北阜并言,显示南北的对...  相似文献   

19.
张元元 《丝绸之路》2011,(14):17-18
甘肃省秦安县博物馆馆藏西魏大统四年(538)石造像塔构件,四面开龛,三面为拱形龛,一面为龛楣帐幔,束忍冬,为尖拱形龛。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和交脚菩萨二胁侍菩萨。主要特点是佛结跏趺坐式,露足和不露足,袈裟双领下垂式,衣纹阶梯形;菩萨帔帛双肩下垂交叉于腹前,通身裹衣裙。该造像具备了西魏时期的造像风格,佛和交脚菩萨的组合体现了佛和弥勒菩萨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清代陕西地方志等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铃薯引种陕西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三:从东南沿海地区引入秦岭北麓山地;从川鄂地区引进陕南;从内蒙等地引种至陕北。受人口激增和马铃薯优良遗传特性等要素影响,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在关中、陕南和陕北的高山冷凉地区及陕北沙地都有分布。在秦岭山区,马铃薯传播范围最广、社会接纳程度最高,逐渐从杂粮发展成为山民的主食之一,其它功能亦得到有效开发;在关中边缘山区,马铃薯也常常被用作备荒之重要杂粮,在平原地区则是利用"隙地"开始作为菜蔬和杂粮有所种植;在陕北,种植日广,除了济荒之外,其蔬菜之用亦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受传统的饮食结构、马铃薯自身缺陷等因素的制约,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种植区域以冷凉地区为主,但自清末而始,其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呈现出高下俱种之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