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历史文献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甲:今天我们谈谈历史文献学的问题好不好?现在我们研究历史文献学,有什么用处?答:我们所谓历史,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这是历史的本身。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人们写出来的历史,这是关于历史本身的记录,但不能说就是历史的本身。我们平常总是把这两个意思混淆起来。为什么会把这两个意思混淆起来呢?这是因为客观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没有办法把它拉回来加以考察。我们研究客观历史,主要是依靠历史记录。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地把这两个意思混淆起来了。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必须要研究历史文献。既然要研究文献,就需要建立历史文献学这门学科。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人把他们的U-2高空侦察机说成是“空中王牌”,并狂妄地对蒋介石说:至少在10年以内,红色中国还无法把它打下来。然而,时隔不久,毛泽东就笑着对外国人这样说:U-2飞机是被我们用竹竿  相似文献   

3.
近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史学家们,都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著名原理的重要性,明确了要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必须首先从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着手。目前已经有很多史学家发表文章来论述这一重要课题,现在我们就把几篇专门论述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一个简单概括的介绍: 一、主强封建土地国有制占主要地位者的论点侯外(?)先生在一九五四年第一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的文章。侯外(?)先生在文章中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理论大师论述“亚细亚土地所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讲导言这些讲座的主题是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的一个分支。在我看来,自然神学指的是人仅仅通过运用自身的自然能力,就应该能获得的那种关于一个神灵或诸多神灵的理性知识,而无论这种知识对错与否。这样定义的话,我们至少能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来探讨这一主题,分别是教义的、哲学的和历史的方式。第一,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自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绘画艺术,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世界艺术长廊中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这一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异彩纷呈,名家辈出;所形成的流派,亦是非常繁富。宋朝以来逐渐形成的“文人画”,便是众多流派中一支突出的异军。“文人画”的兴起,不仅对后来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左右了中国的画坛。因此,对中国“文人画”的起源、流传、艺术特色和影响等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中国绘画演进的全过程;对于人们欣赏和鉴定中国绘画作品,亦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鲁迅的研究以至于阅读,现在似乎相当沉寂了。鲁迅确实是我们的"民族魂",解放后一下子把他变成了"民族神",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个搞一切极"左"运动时的打人工具,这就使人们很怕鲁迅了。实际上,这是完全歪曲了鲁迅,甚至毁了鲁迅。现在是:对鲁迅歌颂的老调子已经唱完,而切实的新研究又不敢讲,所以鲁迅就被冻在那里,或被误解  相似文献   

7.
古旧书画的修复和临摹复制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古代书画的修复亦称装裱。旧时又称"装潢"、"裱褙"。有文字记载的有关书画装裱之事约在公元五世纪前后,说明这一工艺技术至少已有一千五百  相似文献   

8.
由於在诺夫哥罗德发现了一些白桦树皮的文献,诺夫哥罗德考古勘查团团长A·B·阿尔齐霍夫斯基交给本文作者一项任务:将文献的全文临描到纸上去。因为树皮有裂纹、各种不同的缺陷以及后期遭受的意外损害等等,所以必须注意,而且在临摹时要倍加细心。文献有着下列特点:被压平不久的树皮极力要恢复其原来的捲曲的状态;树皮表面潮湿,其中某些甚脆;再加上材料具有特别的价值,要求我们十分细心对待;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最合适的临摹方法。上述的特点使我们平常在类似的情况下所採用的临摹方法变成无所作为,因为在白桦树皮上面有着本来就有的细纹,所以我不能拓原文,而且这样做法也可能对树皮有所损害;我们也不能用透明腊纸,不仅因为腊纸不够透明,而且因为它一压在树皮上面,就出现了褶痕;至於平常所用而结果甚好的攝影方法,也不适用,因为在田野工作的条件下,照片往往不够明晰。另一方面,把文献上每一侗字母逐字临摹的办法,则费时太久。这就使工作出现了困难,例如在一九五二年,有些日子甚至每日发掘到九件文献之多。我曾运用了下述的方法:将文献放在一块玻璃上,然后用另一块洗得乾乾净净的玻璃压上,在这块玻璃上,用绘图墨笔勾下文献的整个轮廓,并精确地描下文献的全文。这时,描图人的目光应正确地集中在所要描画的字母上面,否则可能产生视差的错误,字体不正以及其他现象。在玻璃上描出来的图是精确的,只是略嫌粗糙,因为我们要求每一线条的粗细郁与原物一样,可是某些地方的墨跡渗开来,线条就显得太粗肥了。为了要再描画到纸上,就得运用常用的方法,即在透明的玻璃下,放好那块已经描上文献图样的玻璃,用铅笔把它印到纸上。  相似文献   

9.
"自然"、"因循"是先秦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其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道家崇尚"自然"本身的活力,反对人为对万物本性及其法则的干涉,主张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然环境。"无为"并非绝对的无所作为,还包含"因循"万物自然本性和法则而为之义,因此"因循"既体现了对万物的尊重,有助于破除价值观层面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又不致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规律相违逆,从而避免生态问题的产生。道家的这一思想可为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伟  胡玉翠 《神州》2013,(35):62-63
近几年我们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们对教学活动本身的认知存在误区,对教学考核方式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使我们的教学改革一直是一个表面文章,变的只是方式和手段,因此我们无论怎样的教学改革,都只能算是教学的一种改进。要想真正使教学改革有所成效,就必须首先走出这些认知误区。  相似文献   

11.
周静 《丝绸之路》2010,(16):69-71
100多年来,文人画在绘画史的不同思潮中发展成长,虽历尽艰辛,但其精神却积极向上。当下文人画在形式上的泛滥显示出对其精神本质的误读。本文对文人画这一历史现象和思想根源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客观分析,表述了对当下文人画研究与发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孙儒僴 《丝绸之路》2013,(20):19-19
段院长在我们眼里,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一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6~1971年。这25年间,他吃了很多苦,是忍辱负重的25年,也是大出成绩的25年。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是这个时期,实际上是他带领着大家画画,美术工作都是他在主持,因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大约从1956~1957年起,我们开始搞大规模的美术临摹工作,到了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我们办了一个很大的展览。这个大展的临摹作品大多是段先生带领大家临摹出来的。那一批临摹品质量很高,一直到现在,举办各种展览几乎都离不开那一批临品。  相似文献   

13.
刘鑫 《丝绸之路》2012,(2):99-100
敦煌壁画临摹由最开始作为敦煌学显著于世的视觉代言,再到敦煌研究机构的研究手段,以及由此派生出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运用,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敦煌壁画临摹对艺术创造的影响。敦煌壁画临摹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怎样更好地和时代形成对话?敦煌壁画艺术的继承模式是精英阶层的精神交流,还是成为中国人进行艺术性创造可以随手拈来的自然影响因素?临摹是复制还是创新手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建立元朝以后,推行了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把各族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汉人四等,在法律、政治、经济上压迫汉族人民.并且取消了科举取士制度,致使一些士人被迫放弃科举这条路,或隐居山林、或依托山水、寄情笔墨来抒发胸中郁闷不平之气.中国的“文人画”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和变化,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其中山水画显得最为突出.由于山水画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的意兴,因此使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大量涌现.随着文人画的蓬勃发展,对“文人画”的要求也就进了一步,它不但要求画家具有文学修养把绘画作品变成诗、书、画熔为一体的艺术,而且还特别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讲求绘画作品要具有书法韵味,在创作理论上主张“以神求貌,以逸为上”,重视绘画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  相似文献   

15.
董其昌(1555—1636年),江苏华亭人。字思白,号玄宰,别署香光居士。他是明代嘉靖到崇祯间的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学宋代的米芾,远师晋唐大家。《松江志》上说他:"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中年人微际,遂自名家。行楷之妙,跨绝一代。"他的书法有相当大的成就,但更著称于世的还是他的绘画。董其昌是倡导文人画最力的一个人,他也极力倡说绘画上的所谓"南北宗",他是把所谓"南宗"的文人画奉为"正宗"的。董其昌注重学习前人的技法,他对董  相似文献   

16.
一敦煌古物的发见是近五十年来中国学术史上一件大事。千佛洞的古写木书籍绘画以及其它美术品等,对历史、文学、宗教、艺术各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新资料,让我们能够纠正过去的错误,给这些方面的研究填起了许多空白。敦煌石窟壁画的清理、研究和临摹尤其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这是古代多少工匠画师的心血和技术的结晶,虽然他们的姓名湮没不彰,我们今天在爱国主义的号召之下,应该特别珍视这些人民大众中间所产生的艺术家,表扬他们的成绩,继承他们的传统。第二,单就绘画本身而论,唐代作品现在能看到的已经寥寥无几,以前更不必说,而敦煌壁画中保存了北魏以来到元代  相似文献   

17.
感官变奏曲     
《华夏地理》2005,(3):46-47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依然把大脑当成是某种生物电脑.按照一位科学家的说法就是:这台生物电脑"分泌思想的方式,就跟肾脏分泌悄液是一个样子的."现在,我们知道,跟电脑的硬件相比较起业,人脑则更加具有可塑司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书画临摹复制的知识。并以明代画家张路所绘《达摩像》的临摹过程为例,解读古法用笔之妙,以及古书画临摹中用笔、设色、作旧等方法。本文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古画临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中国史学观中,明清两朝的政权更迭,不过是因循旧例的朝代变更。在此之前,同样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元政权,也以同样的武力征服方式进入到中国历史的政治图谱中。因此,从中原的角度看,明清鼎革并无太多特殊。但如果我们细究清朝的崛起,特别是在皇太极继位之后,他创建的大清,是一个容纳满、蒙、汉的"天下国家"。而此时山海关内的明朝和中原,是其天下国家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明的起源,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历来为史学界同仁所关注。现在,我们一般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一称谓,从时间上讲,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已故先贤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一书中指出:“二里头文化同较晚的文化相比,是直接与二里冈文化,间接与小屯殷代文化,都有前后承继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至少它的晚期够得上称为文明,而又有中国文明的一些特征。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