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八年英、法、德、意四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一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懊丧地说:“‘绥靖’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字眼。”①正是由于慕尼黑协定彻底暴露了英、法帝国主义纵容侵略战争的阴谋,西方的卫道士为了维护帝国主义统治者的“荣誉”,一直殚思极虑地在为绥靖政策进行辩护,为张伯伦、达拉第之流开脱罪名。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1984年第3期登载了何抗生同志的专论《美国与慕尼黑》。文章对美国最终支持英、法绥靖德国,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政策进行了详述和分析,得出了罗斯福在慕尼黑事件中“陷得不深,作用不大”的结论。我们认为,能否正确估价罗斯福在慕尼黑事件中的作用,取决于对1938年欧洲“九月危机”性质的理解,也就是说,只有首先对“九月危机”的形势进行分析,才有可能看清罗斯福采取“卷入”行动产生的后果。而何文(《美国与慕尼黑》一文简称,下同)却疏忽了这项工作。结果,为了使“陷得不深,作用不大”的结论显得有说服力,把  相似文献   

3.
1938年5月,在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德国又借口苏台德地区的民族问题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出了威胁。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要求,英法两国一味绥靖退让,甚至对受害国捷克斯洛伐克步步施压。在国内孤立国外绥靖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努力尝试采取反法西斯的立场,但还是在慕尼黑会议前走上了对德国绥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徐成 《史学集刊》2021,(1):134-144
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对纳粹德国实施的绥靖政策,一般被认为是鼓励希特勒侵略胆量和野心、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日后甚至发展成了国际政治中软弱无能、胆怯和丧失原则的无益让步的代名词,即所谓"慕尼黑类比"。在"慕尼黑类比"的阴影下,"绥靖"一词被严重污名化,沦为政治攻击的工具,用以反对任何正常和必要的国家间谈判、妥协和友好交往,为强硬外交乃至战争铺路,产生了严重的国际政治后果。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绥靖可以是一种通过向对方做出不对等的利益让步来化解危机、避免战争的理性手段,它是一国在面临他国直接威胁挑战或危机情形下,当相互妥协、威慑与强制外交等其他手段都失败或不可行,从而使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基于成本收益计算和利害权衡,为了避免战争而做出的最后努力。未来研究中应摒弃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发掘更多绥靖案例,对诸如绥靖政策何以成败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于国际政治中的绥靖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前十年间英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政策萨本仁本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英国在远东对日本,在欧洲对德国,在地中海地区对意大利奉行全球绥靖战略,而对日绥靖的起始早于对德、意的绥靖,终结也晚。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英国实行旁观袒日的政策,纵容日...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形成的绥靖政策是以英、法帝国主义为主角的。这种政策的产生和推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国内史学界已发表了不少论文。这里不再论述。然而,有这样一个问题:推行绥靖政策对英国来说,反映了它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因为在此之前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英国所奉行的是“均衡政策”。而对法国来讲,一方面,法、德是世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战败的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不能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7.
试论三十年代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兼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王哲本世纪三十年代,在亚、欧先后形成了两大战争策源地,面对德、日、意法西斯的战争祸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推行纵容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与英法等国的态度不同,苏联则推行"集体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会议是怎么回事?——关于“远东慕尼黑”的考察之一王建朗“远东慕尼黑”是国内史学界长期沿用的指责英美等国为绥靖日本而不惜出卖中国的一个说法。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所出版的一些论著中仍不时见到这一提法,即使是一些颇有份量的大部头专著也不能免。可...  相似文献   

9.
许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慕尼黑会议前夕在国防军将领中有一个“反对派”。他们与纳粹党及其领袖希特勒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他们坚决反对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制定了逮捕希特勒的计划。这种说法夸大了贝克、哈尔德等人与希特勒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为国防军将领开脱罪行。另一方面,苏联的一些史学著作为了揭露绥靖政策的反动实质,也夸大过这些将领们与希特勒的矛盾。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德军将领与纳粹党领袖希特勒都是主张扩军备战,发动对外侵略的。但某些将领在战前对形势的估计与希特勒不同,他们担心过早地挑衅会引起英法的干涉,导致德国失败。这就是他们与希特勒的矛盾,但这显然不是根本性的矛盾,而只是策略上的分歧。由于英法的绥靖政策,希特勒的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初,世界形势开始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鉴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肯尼迪对美国全球战略作了部分调整,提出了所谓的“和平战略”。其中,肯尼迪政府特别针对西欧的形势变化,提出了对西欧的“宏伟计划”。本文试图对该计划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现该计划的主要措施、该计划的破产及其原因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是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战争危机不断增长的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动荡不已,德国、日本继意大利之后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倾轧和军备竞赛日趋激化,战争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危险。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名为“挽救和平”,实在召唤战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 但是美国一些知名史学家如哈佛大学教授兰格以及他的密友格莱森和摩根索、舍伍德等人,却竭力为美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辩解和开脱。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41年为他的1939年书信和讲演集写的序言里说:“我认为历史学家应当记述这个事实,即美国及其政府从1933年  相似文献   

12.
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在中东欧占据了优势,英法在对德绥靖走到尽头后,逐步趋向对德遏制,并试图在东欧组建反德阵线。在两大集团争夺东欧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推行在所有大国间保持平衡的政策。一方面,罗马尼亚与德国签订经济协定,以经济上的让步减轻德国对它的压力,并谋求从政治上得到相应的回报;另一方面,寻求英法的政治保障,加强自身的安全,但同时拒绝加入英法匆忙组建的反德阵线,使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期待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进一步暴露了要同其它西方大国争霸和重新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同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对手。但是,在3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仍继续其在20年代推行的“扶德抑法”政策,企图通过制造法德之间的“均势”和对抗谋求自己对欧洲事务的支配权。30年代中期后,迫于德国威胁进一步增大的压力,英国不得不停止“扶德抑法”,开始拉着法国对德国实行有限度的绥靖政策,以维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欧洲战争爆发前夕,它又大搞祸水东引,企图利用苏德战争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侵略扩张不仅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损害了英国在华的殖民利益;英国本应与中国携手同力结成反日统一战线,制止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但英国却奉行了一条以牺牲中国,谋求把自身损害降到最低的对日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探求英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推行对日绥靖政策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正确处理当今国际关系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刊摘要     
美国《新闻周刊》6月23日封面文章丘吉尔会怎么做?在美国现代历史中,没有哪个词汇能像"慕尼黑"那样被反复用于隐喻,"绥靖政策"的教训更是让人忘不掉。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的名字成了"软弱"的代名词,而温斯顿·丘吉尔则代表了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很多美国政客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丘吉尔式的人物,布什总统甚至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尊丘吉尔的塑像。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慕尼黑危机中所起的作用不像英、法那样明显,因而给史学家们留下了更多的争论余地。对美国持批判态度的史学家,大抵认为它积极地参与了慕尼黑阴谋,其中有人甚至把它看作“幕后的真正指挥者”。对美国持肯定态度的史学家,则一般认为它不曾干过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勾当,其中尤甚者竟然说美国是为集体安全而奋斗。本文主要就美国与慕尼黑危机的关系试作一些分析,并对其前后的有关事件也略予涉及。  相似文献   

17.
是退让投降吗?——论欧洲的绥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让投降说,祸水东引说,是都祖源于三、四十年代国外的旧说,不可避免地镌刻着时代烙印,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另则,由于是从既有定义出发去铺排历史,并剪裁史实以“印证”先验式的定义,因此,就都不可能对绥靖及大战进程作出统一、科学的说明,更不可能对绥靖作出鞭辟入里的批判并总结其教训。 澄清绥靖问题,对探讨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史及二次大战的起源,对阐明和平与战争的辩证法并汲取富于教益的经验,都有着重大意义。但为此,便须正本清源,另辟蹊径,摆脱国外旧说的束缚,改变问题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二战前夕,英法的外交政策,已被世人公认为“绥靖政策”。但对于“绥靖”的动机,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同志认为,绥靖就是把德国的侵略引向苏联,以期保存英法本身的霸权利益,因而“祸水东引几乎成了张伯伦绥靖政策的同义语”。也有些同志认为,绥靖仅仅是为了“避战求和”,并不存在“祸水东引”的问题。于是,对于“祸水东引”,或者全盘肯定,或者全盘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西方国家对德绥靖政策是史学界曾经研究得较多的课题,但是国内绝大多数论著涉及的是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对法国只是在论述中一笔带过,往往把法国总理达拉第与英国首相张伯伦相提并论。然而,由于两国在当时欧洲的处境很不相同,作为政府首脑,达拉第和张伯伦在对德政策上的考虑也不尽一致,因此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从笔者  相似文献   

20.
1933年,美国对欧外交政策从20年代的“国际合作”开始向“孤立主义”转变,罗斯福在六月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严词拒绝与英、法合作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是美国政策转变过程中的显著标志。弄清罗斯福拒绝与英、法合作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形成问题。一3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内外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危机的困境、华盛顿体制的破裂和欧洲战争的阴影,使美国面临一场重要的抉择,是继续20年代与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