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都是宗教的经典圣书。这些经典圣书经过理论家的神学思辩变得愈益精致与复杂,因此,也越来越不被群众所理解。相反,我国边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经典,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苗族的《焚巾曲》与布依族的《丧葬歌》就属于这类经典作品。《焚巾曲》是黔东南自治州苗族的丧葬歌。计1300余行。平时不能唱,只有在老人寿终正寝后,埋葬的当天夜里唱,并且不是一般的人,而要请“级别比较高”的巫师唱。唱时  相似文献   

2.
贵州建省以前,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境内苗族生活情况。明永乐年间建省以后,到嘉靖年间始有《贵州图经》、《贵州通志》和万历年间郭子章的《黔记》等问世,对苗族有所记载。清代几次大修志乘,还有私人著述,记载苗族生话才面宽而详。现根据这些文献探讨明、清时代苗族的物质生活及其变化。苗族语言主要分为三大方言,按地理分布,黔东北、湘西、鄂西、川东称为东部方言区;黔东南、桂东北、湘西南称为中部方言区;福泉西部至贵定一线以西到川南、云南、桂西北称为西部方言区。苗族先民,都是髽首,即以麻束发,后来都挽椎髻,不一定用麻了。妇女挽椎髻,在有明以前,部分地区已改变为包头巾,或  相似文献   

3.
《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是珍贵的历史民族志。“百”是概数,含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图》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的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百苗图》原本已佚,后世转抄临摩者众多,据初步查寻,目前在国内外收藏尚存的《百苗图》抄本、印本估计不下100种。主要收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各图书馆现藏,在海外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也有收藏。  相似文献   

4.
《焚椒录》一书是研究辽史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考察了它的版本流传情况,把其内容与《辽史》、《契丹国志》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确认它的史料价值.《焚椒录》一书确为辽道宗朝进士王鼎所作,不是后人伪撰.《契丹国志》和《辽史》、《焚椒录》对宣懿皇后的两种记载虽大相径庭,但不宜简单地断定孰真孰假,而应看作不同的史料来源、不同的侧重面,...  相似文献   

5.
1—1《苗族古歌》(有的翻译成《苗族史诗》)谌称为苗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具有文学、史学、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而且还表现出苗族先民浓郁的原始文化心理特征。直到今天,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都还隐现出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心理因子。因此,探讨《苗族古歌》中的原始文化心理建构,无疑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苗族的社会历史生活和文化创造活动,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而要考察《苗族古歌》的原始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考察苗族先民的文化创造活动,这是因为,《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先民最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李(?)《焚書》卷一《答耿司寇》約六千字,是《焚書》中最長的信,也是李(?)駁詰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論戰檄文,歷來受到人們重視,將其視為《焚書》或李(?)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人們談及或研究李(?)反偽道學的思想,每常予以稱述和引錄。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贵州非遗再设计时尚秀场走进国际社区三里屯。随着贵州省台江县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姜美玲一曲来着大山深处的苗族飞歌开场,模特们展示了传统手织布、刺绣、银饰再创新的服饰作品,让传统乡土手工艺变身时尚服饰。传统与时尚碰撞的时装盛宴开始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张宝华、北京塞拉维高级定制及设计师集  相似文献   

8.
李菲 《贵阳文史》2009,(3):83-84
去年初秋,由贵州省文化厅组织,展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歌舞晚会——山花烂漫现身北京民族文化宫!此次展演主要通过地方专场的形式向世人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共由《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族《锦鸡舞》、苗族《铜鼓舞》等12个业已人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目组成,它们承载着借奥运大舞台向全世界展示贵州省原生态文化多样性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散韵结合体的“嘎百福”歌,是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艳丽奇葩。它主要流传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雷山、台江、剑河、三穗、镇远、麻江、丹寨等县市的千村万户苗寨,深为广大苗族人民所喜爱。“嘎百福”歌自成一种文学形式传播开后,不但经久不衰,而且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于“嘎百福”歌的起源、断代以及广泛流传原因等的探讨,对于苗族文学史的丰富发展和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但是,在探讨与论述过程中,必须持慎重态度,特别是做结论不宜过早。否则,将会以讹传讹,贻误后代。一关于“嘎百福”歌的起源问题,李子和同志在《论苗族嘎百福歌广泛流传的原因》(载《贵州文史丛刊》86年第2期。下简称《原因》)一文中说:“最初在剑河县翁福南、纠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在探究苗族创制的古代文字,主要指古代表形文字与篆字体文字。一、古代表形文字各地苗族的史歌和民间传说,都说苗族古代曾有过文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了。近代以来,不少国内外苗学研究者很注重搜集关于苗族文字的资料,其中以谢彬的《云南游记》、江应梁的《西南边疆民族论丛·西南边区的特种文字》和法国学者德韦利阿的《倮倮和苗族》最为翔实。《云南游记》载:“苗文为太古文字之一,半立于象形,无形可象者立于会意或谐音,亦有不得以形、意、声立者,则近之各种记号,有一字数音,数字一官者”。此外,清人陆次云的《相…  相似文献   

11.
刘奕彤 《神州》2013,(6):2-3
《焚椒录》一书系辽代王鼎所作的笔记小说,其真伪问题历来备受争议。该书详细记载了宣懿诬案的始末,收录了辽代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存世的所有作品,可正《辽史》讹误并补其疏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意着重论述《焚椒录》具有可信性,并以之作为重要史料探讨宣懿诬案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崭新的《苗族贾理》厚达760多页,共80余万字。很难想象,这部苗族文化传承经典专著的作者,竟是一名患上不治之症、瘫痪卧床近30年的老人。他就是贵州省丹寨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王凤刚,与病魔顽强抗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民族文化遗存,2008年《苗族贾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踏遍山水,只因钟爱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熊丽芬 《收藏家》2011,(9):41-46
在云南省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有一些明清之际的作品,用传统技法表现了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如反映明代云贵地区苗族节日歌舞斗牛盛况的《斗牛图》;清代苗族的《百苗全图》、《百蛮图》;傣族的《写经图》、《骑象图》;  相似文献   

14.
结尾的艺术并不是孤立、简单的艺术技巧,而是整体艺术构思和缜密艺术安排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小说《该这样看待事物》结尾的出人意料、摄人心魄同莫泊桑、欧·亨利、毛姆式结尾可谓是同工一曲。这正是此篇小说所独具的奇妙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学博士杨家能先生在其博士论文《文化资本:现代苗族的古老文化》中,以世界苗族,特别是中国苗族历史文化为背景,用文本分析、现象学、历史学方法分析了苗族丧葬歌词《引路》的文化内涵,以及其所反映的苗族文化结构、文化环境。对苗族文化的现代化和当代价值,特别是民族教育方法作了探讨。文章不仅为苗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史料,也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化了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这一当今时代重大课题的新认识、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奇案无数,直接与南京相关、影响最大的奇案,莫过明代建文帝失踪案。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史书记载大多语焉不详或互相矛盾。《明史·惠帝纪》载“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明实录》载“建文帝已焚死”。《明史讲义》则云“建文帝焚死,非真相也”。《明史·胡浚传》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文史书柜     
<正>《亚鲁王书系》(曹维琼卢现艺麻勇斌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2.12定价:1880.00元责任编辑:宋健谢丹华张忠兰闵英本书一套三册,《史诗颂译》《歌师秘档》《苗疆解码》。《史诗颂译》以苗汉对照的形式,完整地、系统地整理翻译苗族口头传颂千年的英雄史诗《亚鲁王》。《歌师秘档》用田野考察方法,采访苗族歌师70余人,记录了歌师们拜师学艺的传奇故事。《苗疆解码》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从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传颂的区域、族群、生态环境、生存方式、颂唱场景、史诗变异等方面,整理记录《亚鲁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发现了唐人舞谱残卷以来,研究这部分舞谱的主要论文有: 1.罗庸、叶玉华《唐人打令考》,载:《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2.冒广生《敦煌舞谱释词》,载《疚斋词论》。3.任二北《舞容一得》,载《敦煌曲初探》。4.柴剑虹《敦煌舞谱残卷《南歌子》的整理与分析》,载:《舞蹈艺术》总第七期。《敦煌舞谱残卷《双燕子》的整理与分析》载:《舞蹈艺术》总第十三期。5.王克芬《敦煌舞谱残卷探索》,载:《舞蹈艺术》总第十三期。  相似文献   

19.
贵州后山苗族的芦笙文化积淀了黔北、川南、滇东苗族芦笙文化的精华,与东南亚、美国苗族风俗一脉相承。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定位为"苗族芦笙艺术乡"。  相似文献   

20.
《古调今谭》是伊增埙编著的,研究北京八角鼓岔曲的学术著作。八角鼓岔曲兴起于清中叶,当年主要在军旅、宫廷、票房、茶馆、剧场中等演出,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北京八角鼓岔曲从满族八旗子弟的军旅凯歌,到宫廷的消遣艺术,到民间世俗的自娱,八角鼓岔曲逐渐地世俗化,逐渐地与汉族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