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4,(6):22-22
并不等于说他已经认为这个市场不行了。应该一般来讲,他出手的时候,这个市场还在上升,正因为市场上升的时候,他比较容易出手。所以这就是李嘉诚的过人之处,他在接近顶端的时候就出手了。接近顶端了,那就耍注意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2.
范伟("铁三角"之一)关于赵本山的"霸道":这个问题看怎么看。比如你面对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每天态度极其严厉,换句话说就是比较霸道,但是他在所有的行为上都对你非常好。还有一种人,在行为上没什么表现,成天甜嘴巴舌地和你说着好话,你愿意选择前者还是愿意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3.
荆欣雨 《人物》2020,(1):2-2
为了写稿子,我阅读了一篇名为《东北喜剧小品艺术与文化现象研究》的论文。文章里总结了东北人的两大特征:东北历来土地广袤,游猎和畜牧业发达,东北人有英雄情结,凡事都要“大”过别人,遇事肯干,当这个特征跑偏了,就变成了好面子,爱整景儿;另一个是乐天情结,东北人心宽,遇事大大咧咧,出手大方,爽快直率,以及特别会苦中作乐。  相似文献   

4.
变与不变     
陶弘标 《南京史志》2010,(12):26-26
生活似一碗浓汤,而变就是调味剂,没有变,我们就感受不到苦辣甜酸;生活似一本厚书,而变就是书签,没有变,我们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生活似一台电视机,而变就是遥控器,没有变,我们的世界就无法因为丰富而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7,(2)
<正>对于康乾以来中国绘画史上之"扬州八怪"一说,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就其中李觯(1686~1756年)的书画而言,应该说陈衡恪(1876~1923年)和黄宾虹(1865~1955年)二家的观点具有普适性:乾隆间号称扬州八怪者,多江湖野逸畸行之士,其画往往不守绳墨,或变其师法,自出机抒,是为清朝花鸟之一变。~②自僧石涛客居维扬,画法大变,多  相似文献   

6.
看过一篇评论,说微博:语言的辨识度与其激烈性呈正相关。就像打广告,只有最动感、最具色彩性的广告才会吸引眼球。若像孔子一样讲得平和中正,大家就不会注意到你。微博像广告,要言词激烈,才能吸引眼球吗?  相似文献   

7.
刘伯坚(1895——1935)、王淑振(1906——1935)这对革命伴侣(图一)殉难已经五十二周年了。他们在生前,都先后给自己的孩子和亲属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书。这些珍迹,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人间沧桑,至今完整无损地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和福建新泉地区。烈士之子刘虎生、刘豹、刘熊说,遗书中展示出的“烈士生前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在不断地拨动着我们的脉搏,效发之心便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据说,在任何一个中国家庭,只要这个家庭曾经有、正在有、即将有学龄青少年,就一定知道李阳和他的"疯狂英语"。用李阳自己的语言来说,"我们的名字如雷贯耳,横扫中国大地。"9月4日,这位老师在博客上公布了一张包头四十五中学生集体下跪拜谢师恩的照片,很快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一个朋友,窦文涛,在节目里公开评论他是"邪教"。问李阳有什么回应,他说,"真无聊。"他善于隐藏自己,刀枪不入,并掌握了一套极其政治正确的话语系统。但是他想起了他的青年时代,那时,他在广东电台当英文主持,住7平方米的宿舍,对面就是当中文主持的、同样风华正茂的窦文涛,住9平米的宿舍。那时他们同样一无所有、雄心大志。他说在商业社会就要在商言商,但是,他又说他的目标是要让中国三亿人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亲身实践——这更像是主管教育的官员应该做的事情。他的内心是复杂的,极度自信又非常脆弱,他逼自己每天不停地跑,尽管时常怀疑这样跑的意义。他的逻辑却是简单的。这位工程力学系学生反对过分强调什么文学素养,"大部分人没有必要读太多文学的,文学是精神毒草,看了心理太复杂,太多愁善感了。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向上,永不言败,善于待人,就这几个道理就够了。"只是,当他的学生把口腔肌肉喊成了美国式的,膝盖和脊梁却依然是中国式的,习惯于弯曲和折服。  相似文献   

9.
孙琳 《神州》2012,(12):216-217
1计算的本质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  相似文献   

10.
读《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注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之述多矣,能传世则百不到一,东汉许慎之《说解字》(下简称说)可谓能传世矣。时过千载,学人研治不辍,宝之重之,又岂流行一时之书所堪比哉!《说》成书后,学传抄,流传中或有改易。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徐铉奉诏校订《说》,就唐李阳冰改本和当时所见各本重加整理而成今传通行本,其时所见诸本后多亡佚,所幸晚清藏书家莫友芝慧眼  相似文献   

11.
从中央到地方,加括号的干部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县长、副县长的位置,加个括号(地师级)或(副处级);当一个村长也可加个括号(正乡级)或(副局级)……加括号的目的,官场上的人都深谙其中奥妙。对政绩平平或犯了小错的干部降级使用,加一个括号,对被降职者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也向他表明领导的良苦用心。其职位变了,待遇没变,坐享优惠,何乐不为?  相似文献   

12.
正在鲁迅的众多著述中,有一部显得相当别异。这就是他与许广平的往来通信集——《两地书》。不说身后,鲁迅生前,名气就极大。文章无论小说,散文,尤其杂文,出手便"剑气"逼人,引动知识界,甚至普通民众热捧。眼下,鲁迅要出通信集,与爱人的"两地书"——"名人"加"情书",对于大众读者,吸引力或许会大大超越其小说、散文甚至名萃一时的杂感。这一点,从选题开始,到出版之后的事实,均"不出所料"。这里,我们试  相似文献   

13.
"一本日记、一枚校徽、"一本日记、一枚校徽、一篇作文,每一件物品背后就是一条生命。档案馆想把它们保存起来,让后人通过档案可想把它们保存起来,让后人通过档案可以知道这些曾经如此美丽的生命。我们不是记录死亡,而是记录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历史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发展的,其中有“常”有“变”,既有“常中求变”,亦有“变中求常”,表现为二者的辩证发展。社会变迁是“常”与“变”的总相,也是其转换的枢机,因此“通古今之变”成为观察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每当社会变迁开始萌动与发展时,人们就会思考“常”为何“变”、如何“变”,身处其中又当如何应对与自处,这些思考就形成了各种历史思潮。从根本上说,历史思潮就是人们对社会变迁做出的回应和思考,而当其主体为史家并以史学的形式做出反应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有一个很久远的传统,就是学员遇到长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标准回答:“Yes,Sir(报告长官,是)”、“No,Sir(报告长官,不是)”、“I don't know,Sir(报告长官,我不知道)”、“No ex-cuse,Sir(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长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能按时完成,当长官问你为什么时,你就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没有借口”就是“我错了”,并愿意承担因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后果,但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那你就错了,而且是错上加错。西点军校让每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朱东君 《环球人物》2013,(27):54-55
在外号令全国,回家老婆做主"我大概6年没吸烟了,因为我怕老婆。"说这句话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3日,奥巴马在纽约参加联大会议,与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马伊纳·基艾(下文称基艾)闲聊起来。奥巴马说:"我希望你已戒烟了。""有时吧。"基艾回答道。接着,奥巴马笑着说出了文章开头这句"怕老婆"。奥巴马曾公开表示正在为戒烟而努力。2011年,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称,她的丈夫终于戒烟了。随着这段聊天被媒体拍下,并在美  相似文献   

17.
受伤,失踪,或者离开杜江波事发后三天,72小时黄金窗口仍未关闭,百度北川吧内最多的帖子是在寻人。一个名为《知道北川情况或者是从北川过来的人帮帮忙啊!!!救命!!》的帖子,已经有了118条回复。5月14日晚上9点20分,杜江波在第90个回复中写道:寻找在北川县医院的大姑妈:杨文松,大哥:董兵(新华书店)三哥:董青四姐:董敏(县医院)在地震过后就和我的亲人们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手机一直打不通,如果有知道他们情况的请和我联系,在这里先谢谢了!  相似文献   

18.
许世友  闫晓松 《神州》2014,(9):154-155
“了”做为助词有两种:一为动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1”;一为事态助词,我们称之为“了2”。“了1”与“了2”都是由表完毕义的动词“了”虚化而来的。在参考许多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试着分析探讨三个问题:(1)“了1”产生的时代。(2)“了1”形成的过程中的“前移”说与“后加”说。(3)“前移”说与“后加”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药师变》和《药师经变》,主像为药师琉璃光佛,故如是命名,由于药师琉璃光佛是佛教所称谓的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又名为“东方净土变”。药师琉璃光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的意译,音译鞞杀社窭噜。在中国,他被冠以“药师佛”、“药师”,或者“药王”的名字而受到崇拜。根据有关的经典,他的名字和传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就译成了汉文佛经中说,当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在修菩萨行时,药师佛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曾经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他有两名侍者,一名日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南京史志》2009,(12):26-27
“从小我就是个没人管的孩子,爸爸大概很讨厌我和妈妈,我三岁以后就再没见过他。从我上小学三年级开始,教室的最后一排墙角儿就是我的家。作业不想写,上课不想听,唯一的爱好就是趴在那里看看天,看看云,看看鸟儿(就是不想看老师)。我并不喜欢打架,但看不惯时也会出手。不过你放心,我从不欺负小个儿,如果班里有同学受欺负的话,我一定会帮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