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酷热的初秋,终于读完<黄河边的中国>,掩卷深思,感到既兴奋,又惭愧. 我兴奋的是,这是一本好书.或者套用金圣叹的用语,这是一本当代的"奇书".用学术界的话说就是:我认为这是20世纪末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压卷之杰作,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我为它的出版感到兴奋.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其一是作者深入农村,同县、乡、村干部与广大农民作详细的访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具有原汁原味的真实性,这是最可贵的.这就为全面地、客观地研究中国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其二是作者采用"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往上看"的"视角",观察、分析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或转型的情况,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避免目前在研究工作中较为盛行的带着"既定的框框"或根据"长官意志"(领导意图),用"有色眼镜"从概念出发的弊端,也就是"唯上"或"唯书"而"不唯实"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3.
《黄河边的中国》是“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出版后在社会上颇有反响。作者聚焦中国农村 ,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和新任务。“十五”计划把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放在第一项 ,是有战略性考虑的。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的重要性 ,对于实现“十五”农业发展目标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广大的农村 ,作者选择了中原乡村社会。因为这块古老的黄土地是我们中华农耕文化得以发源、定型且绵延不绝的基地 ,作者认为“从传统的角度去看现代化的过程 ,这一视角的重要意义在于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的途径及速率 ,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率所制约的。”这无疑是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此 ,本刊特邀请五位农业问题专家就此阐述各自的看法。不久前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抓住重点 ,集中解决“五风”问题。“五风”之中即有学风。学风不正有种种表现 ,但学风轻浮 ,不了解实际 ,夸夸其谈 ,做表面文章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本书作者能只身一人 ,深入到村落与农户中聆听他们的倾诉 ,然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2012,(19):81-83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在农村工作部门搞调查研究,调查范围遍及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市区的农村,很关心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以极大的兴趣花了几天时间,认真通读了曹锦清教授著的<黄河边的中国>,我觉得该书具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河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也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西部的农村情况,向人们讲明了广大农村的真实面貌,给研究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可贵的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6.
柳守忠 《文史春秋》2006,(12):63-63
诗,就是历史的足迹。诗人,必须对时代具有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播放了一件怪事,多年前号称××省第一大贪的某官员,后来竟然定不了性,无法结案。原因是,这位官员接受其下属部门负责人50万元厚礼一事,是在他批给这位负责人一个大项目之后进行的,此前他并没有收受任何礼金。据这位官员讲,那位负责人之所以送他厚礼,是两人之间的友谊,私人关系好,属于正常往来。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理直气壮,振振有辞,但避口不谈那位负责人通过他批给的项目而获得的巨额提成,也不谈他这个50万元只不过是分享其中的一杯残羹。文雅点说,这是答谢,是回报;不客气说,这是典…  相似文献   

8.
宋兆麟 《民俗研究》2003,(3):194-195
最近读到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杨先让、杨阳的旧题新作《黄河十四走》,心情十分兴奋。事实上,十年前笔者在台湾出版的《汉声》杂志上已经拜读了连载文章《黄河十四走》。笔者对杨先生在民间艺术上的开  相似文献   

9.
张捷 《风景名胜》2010,(8):20-23
小莲庄印象 小莲庄与闻名遐迩的嘉业堂藏书楼毗邻,两处皆为刘氏家业。庄园由刘氏义庄、家庙、园林三部分组成。造园特点有三,一是园有内外之别,二是廊亭别出心裁,三是建筑中西合璧。  相似文献   

10.
罗吉万 《文史天地》2003,(11):45-46
有一位名叫戈叔亚的云南人,为求证一张著名历史照片的实地,无数次翻山越岭苦苦寻觅,耗时近8年之久才终于“揭谜”。他苦苦寻找的那个地方,名叫“24拐”。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戈先生这种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但是,这件事情居然花费了8年光阴,就有点叫人不敢恭维了。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戈先生之所以踏破铁鞋久寻不果,就怪“24拐”竟然是在贵州境内;还由于某种难得通融的历史偏见,就难怪戈先生找了8年才找到。这当中,戈先生该走或不该走的弯路,不知已经相当于那个“24拐”的多少倍了。记述此事的文章及电视专题片,题目就…  相似文献   

11.
吴恭让 《丝绸之路》2007,(11):65-66
石鲁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他盛年的力作《转战陕北》采用方形构图,别开生面: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渲染出画面博大雄强的气势,人物虽小,但占据了整个画面视觉焦点;毛泽东面对苍穹,那极富个性色彩的动态和极目远眺的神情,恰到好处地再现了一代伟人傲视苍龙的凛然浩气。此画布局大胆,技法新颖,立意深远,一改旧文人画的程式,开一代新中国画风气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位杰出的诗人光未然不幸于2002年1月28日辞世而去。但他却把嘹亮的歌声留给了我们。他原名张文光,本名张光年,笔名光未然,是取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其实他一生都在燃烧。我们不必多说他一生对革命事业和文艺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仅以两首歌曲就足以表明他一生的燃烧和燃烧的一生。一是他于日寇入侵我中华,“为了挽救这民族的垂危”而在武汉创作的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五月的鲜花》(阎述诗作曲);二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作曲)。我于1981年11月6日第一次与光未然见面,随着我们之间交往的持续与深入,通过我对他的…  相似文献   

13.
走出老河口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出生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城区(原光化县城)路家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老河口城区一个钱庄的普通职员,光未然从小被送进老河口国民小学读书,并在钱庄的少东家冯汉涛的影响下,学会了写旧体诗。1924年,11岁的光未然以优异成绩考入老河口商科职业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4.
<正>出版社:三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9月页数:256页定价:5 5元装帧:平装ISBN:978-7-5457-1914-7黄河无言,两岸乡民用自己的方式年复一年地代言着她的祈祷,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对她的敬畏。而作者用会说话的构图和有镜头感的文字,将这些虔诚的仪式一一呈现。《问俗——黄河  相似文献   

15.
《河洛春秋》2001,(2):44-44
由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编纂的《黄河小浪底文化丛书》第三卷——《孟津黄河大观》一书,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努力,终于于2001年4月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1998,(2)
自从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美国,并在纽约出版了它的英译本之后,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厅中便久演不衰。即使在日本,人们也曾听到过它那气势磅薄的旋律:1964年,神户的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他  相似文献   

17.
<正> 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文学部船越昭生先生在1986年第4期《地理》杂志上发表文章,考释了现藏台北中央图书馆的《黄河图》。《黄河图》以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1855年以前黄河夺淮入海时期从渭河口以下直至海口的河道及治河水利设施、山川、城镇、寺观和古迹名胜,有很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河边     
<正>驶过一个小岬角,我们在坟地的荒榛蔓草中放上一块正方形石头,拴定小船,就仿佛这是什么不知姓名的人氏送来的墓碣。刚才经过的地方,那些老头子和老妇人,为衣食所驱使,从遥远的村落,驾着用从家屋上拆下来的门板所搭成的牌筏,由鸭子引路,背井离乡,漂泊出来。他们从这条沿岸有人淘米的河流的外貌,知道他们经过宽广笔直的运河,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富  相似文献   

19.
孙望麟 《百年潮》2014,(6):42-57
2014年4月,是中华民族伟大颂歌《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创作首演75周年。当年,张光年(光未然)才25岁,带领的抗敌演剧队三队不过是群中学生,平均年龄不满20岁,从武汉到延安才两个来月,就和冼星海合作创演出这部伟大作品,又亲聆毛主席教诲,最先唱响国统区。原抗敌演剧队三队副队长赵辛生(即赵寻)生前曾给我们讲述了他们追求梦想、坚守信仰的惊世壮举,使我们对当年创作这部伟大作品,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1月26日,中国山西文物精品展——《黄河魂》,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万国博览会拉开了帷幕。这些来自东方古国、充满神秘韵味的文物精品,引起了意大利人的浓厚兴趣。意方承接展览的ORMA公司,通过新闻媒介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一、二、三台,TWC、五频道以及一些私营电视台,曾多次对展览进行了宣传报导。有关展览的广告招贴画,在市区公共汽车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意大利各大报刊,如《共和报》、《时代报》、《信使报》、《晚邮报》、《民族报》及《日报》等二十余家报纸,盛赞这是一次“巨大的辉煌展”。一些有相当影响的期刊杂志,如《博览》、《考古》、《时代》、《快报》等,以较大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详细报导了展览的内容。特别是93年第1期的《考古》,以八个整版和19帧巨照,从专业角度对展品的时代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许多对中国文化颇有造诣的学者、教授及社会活动家纷纷撰文介绍中国及其古老文化。他们认为:从罗马帝国开始,这是地中海地区同山西在文化领域方面的首次交流,通过这个展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