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代书论中多篇文章直接赞颂草书之美,唯有东汉赵壹的《非草书》站在儒家经世致用的立场上否定了草书的价值。从康德美学的角度而言,赵壹的《非草书》恰恰反证了草书的艺术价值,并演绎出草书在艺术本质上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6,(11)
正黄慎(1687~?年),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等,号瘿瓢,福建宁化人。清代画家,擅人物、花鸟,工草书,并以草书笔法入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虽以人物画最为擅长,但间作花卉,亦生动而有韵味,后者评为"得荒率之致",颇可与人物媲美,或谓其花卉因没有"笔过伤韵"之病而更胜一筹。其大幅花卉多为莲荷鹭鸶、芦雁、瓶菊等,用笔纵逸;一些小品花卉则清新脱俗,颇有可观之处。吉林省博物院藏黄慎《花卉册》,为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宝古斋所购,笔墨精良,品相极佳,堪称黄慎花卉小品中的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3.
蔡襄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创"飞草书"。但是关于蔡襄"飞草书"的研究甚微,故而产生了许多误解。如明代娄坚将飞草书解释为"渴笔草书",今人曹宝麟先生指出蔡襄《陶生帖》为飞草书代表作。二种论述皆非。蔡襄的飞草书应为用散笔书写的草书体飞白书,飞、白、草、散笔四要素缺一不可。本文将主要从历史文献入手,并结合实证材料,对飞草书进行释义,考察飞草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风格特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鹏 《文物世界》2007,(6):71-73
1983年在山西省寿阳县五峰山找到了傅山的草书碑一通,友人带回了拓片,一见之下令人惊叹不已。草书碑写的是一首诗,诗的内容专论草书艺术,而且这草书碑正是草书艺术的典范。《霜红龛集》卷七载有此诗,抄录于此:  相似文献   

5.
黄碧波 《神州》2013,(33):238-238
画写意人物画的人没有画工笔人物画的人多,究其缘由,主要是写意人物画没有工笔人物画好画,换言之,写意人物画比工笔人物画难度要高一些,所以那些人物画家两者选其一,首选专攻工笔人物画了。但是人物画坛不能只是工笔画一枝独秀,要真正做到中国画坛的百花齐放,写意人物画的崛起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6.
常国辉 《神州》2012,(6):102-103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造型法则,也是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本文主要从中国人物画的起源与发展状况阐述中国人物画艺术精神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其次,阐述了中国人物画精神内涵的神韵是通过刻画人物画形象来表现的,古人通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积淀了形神兼备的中国人物画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匆匆不暇草书”——兼及《非草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匆匆不暇草书”不是张芝的自述,而是时人对张芝草书的称呼,《非草书》成书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以后,今《法书要录》本与张怀瓘所见或有出入,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决不可能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8.
孙晓凤 《神州》2013,(18):237-237
叶浅予是20世纪众所周知的一位画家,以连载漫画和舞蹈人物画最为著称,本文通过对叶浅予人物画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在水墨人物画并不盛行50年代叶浅予选择人物画并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人物画可以算是中国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唐代就曾经是人物画成熟的第一次高峰,宋代虽然是山水画的天下,但也有大量人物画精品问世。元代以后,人物画似乎呈现出一种衰退的迹象,直到明初似乎并未有多少改观。在长达两三百年的明代,虽然没有象唐宋一样的大家,但也何一些画家在人物画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直接构成了后世人物画发展的基础,本要介绍的画家唐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雒长安 《文博》2004,(2):46-50
怀素是唐代草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张旭的草书一样狂放不羁,被称为“狂草”,历来有所谓“癫张狂素”之说。  相似文献   

11.
马德 《收藏家》2009,(1):53-54
敦煌唐人草书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编号LAL.Ol,以下简称“写本”),长303、高28.2厘米,卷轴装,卷尾有原装木轴一根;草书,以8纸粘接,首一纸长36、末一纸长27厘米,其余六纸平均长度为40厘米,每纸28行,总计210行(末二行残),行18至30字不等;起自“勤勇俱故无痴闻用慧为性”至“此地正翻名数取趣,  相似文献   

12.
蔡显良 《东南文化》2000,(3):117-118
尹湾汉墓简牍上的隶书有三种体态,皆波碟分明,结字规范,形态统一,笔势流畅,已是成熟意义上的字体。汉初纷习隶书,至西汉中期,隶变在宦民合力下完成,故汉隶的定型成熟是在西汉中期。《神乌赋》章草线条有力,技法娴熟,完全是成熟之章草,其定型也应在西汉中期。  相似文献   

13.
傅抱石画作,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均能以其独到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绘画表现方法给观者以震憾。其存世山水画《平沙落雁》、仕女画《擘阮图》等,充分展示了大师寓意境于景物的审美情趣,精于点墨的笔墨技法,极富感染力的雨景以及融合了日本绘画技法和风格的独特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陈晓云 《安徽史学》2004,(3):99-100
包世臣在文学上否道,书法上博学兼采,自成一家.在诗、文、赋诸方面,世臣有不凡之绩.作为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提倡北碑,其行草和隶书皆为世人所珍.备得达人执笔,运锋、分势之奇,推为清代书家正宗.诗人为书法所掩,有赋23篇,堪为绝学.诗词216篇,融议论与抒情,感情真挚,议论精湛,表现忧国忧民襟抱和宏见卓识.  相似文献   

15.
朱家声 《东南文化》2002,(11):77-79
殷瑗庐所藏张大千刻款壶上之作品,为张大千30~40岁所留下的手迹,为近代紫砂壶库增添了亮丽的笔墨。  相似文献   

16.
赵启斌 《收藏家》2011,(11):15-22
傅抱石是我国现代绘画思路最为宽广的杰出中国画家之一,具有高度驾驭绘画语言的能力和天赋。傅抱石在画面中非常善于各种音声的描绘,泉瀑喷涌声、浪花溅落声、微风吹拂落叶声、雨声、月光徐徐的落地声……,都能在不同的画面中呈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以丝竹器乐声音的描绘更具特色,在其全部作品中也占据一定的分量,箫声、阮声、琵琶声、  相似文献   

17.
吉春阳 《东南文化》2000,(9):115-118
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六朝是中国人物画由汉代粗放简略的画风转向精致工整画风的时期,其内部也因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蕴含了一一个整体性演变过程,显示出人物画风格成熟过程中诸多样式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戴桂芳 《东南文化》2000,(3):120-122
傅抱石人物画始终保持了一种高古、典雅、飘逸的格调。作品突出表现了精神内涵的深度意识和传统笔墨语言的提炼发挥。  相似文献   

19.
《明人仿李龙眠绢本人物卷》是国内一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由于原件破损较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并且遭到虫蛀,该画因卷舒失宜,保存不善,致使画面全面受损。修复难点包括清洗、揭褙、拼对与复原、全色等各个方面。通过逐一揭出原破洞重新补配,对折条断裂遂一加固,精细全色,原磨损模糊失神的画意已清晰可见,也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原理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傅山是明末名噪一时的学者,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精医术尤精书法,在绘画上以指画为独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崇高地位,为历来学者和书家所称道。同时,他也是有争议的人物,其人、其书、其道颇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