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夏季,洛阳堰师县李村乡李村北约2公里,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西南,发现一处重约40公斤的钱币窖藏。该窖藏钱币出土后,多已流散民间,我们对其中的6公斤钱币进行了整理,其中包括西汉半两、两汉五林、莽钱、无文钱和三国钱币等五类,总计2671枚。同年5月,我们将(洛阳汉魏故城西南出土窖藏钱币)一文提交“曹魏五殊钱学术研讨会”。本文仅对该窖藏中的曹魏五殊简报如下。候师李村钱币窖藏中共计出土曹魏五林116枚,根据钱文可以分为“五林”和“五朱”两类。1.“五林”类依钱文的细微差别,大致分为三型(表一、图一)。门)1型“五殊…  相似文献   

2.
曹魏五铢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魏时期是否铸行过五铁钱?史载简略。(晋书食货志)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量卓小钱,还用五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春三月初复五殊钱”,冬十月“以谷贵,罢五殊钱。”(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夏四月乙亥,行五殊钱。”对干上述史书有关曹魏“还用”、“初复”、“行”五殊钱的记载,钱币界尚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曹魏只是沿用前朝旧钱,有人则认为当有新铸。曹魏时期是否有新铸?如有,其型制又是什么样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考古发…  相似文献   

3.
论曹魏五铢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本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南省钱币学会组织专题小组,在河南及全国各地开展调查。经过张德胜、谢世平、于倩等先生的多年努力,在以往认为属于两晋南北朝的钱币中,发现一种形似东汉剪边五林,但面轮压“五”字右侧和“殊”字金旁,即面轮侵压钱文为主要特征的五殊钱,应为曹魏钱币。这个创见为曹魏五殊钱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①。因此,我们才有可能在考古发掘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较为全面的论述。一、曹魏五林的重要发现在全国各地的三国、西晋墓葬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窖藏中,屡屡发现面轮侵压钱文的五铁钱。…  相似文献   

4.
1996年12月河南新郑发现了一处古钱窖藏,钱币封装在一灰陶罐内,总数586枚,除6枚为东汉剪边五殊外,其余均是曹魏五林。东汉五殊为磨边,字迹模糊不清。钱径22.8~23.8、郭厚0.9~1.2、穿宽8.8~9.2毫米,钱重2~2.38克。它们与曹魏五林直径、重量基本相同,说明曹魏钱是一种在东汉末剪过五林形制的基础上增加轮郭而形成的既承袭又有区别的新型铸币。从钱体的大小、形制。钱大、书体等分析比较将此批曹魏五殊列为四型(见表)。1型(插一:图1、2):钱体较大,五字肥大,与东汉五林五字基本相同。株字偏分朱上方折、下圆折,或上…  相似文献   

5.
洛阳谷水西晋墓出土的曹魏五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晋(265-316)在中国历史上仅历经半个多世纪,遗留下来的史迹并不多。洛阳地区西晋墓的发掘,主要是在解放后进行的。每座墓出土的铜钱,一般在几枚至几十枚之间,多者百余枚。而谷水FM4就出土三千多枚,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是洛阳乃至中原地区西晋墓中前所未有的,这对魏晋钱币,尤其对曹魏五殊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建国四十多年来,在洛阳西郊发现了不少的西晋墓①。其中三座墓集中在洛阳西郊谷水附近,相距仅500多米。三墓均为长斜坡墓道,M4‘5为砖筑,M6是砖与土洞相结合而成。1995年5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配合解放军外国…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钱币大辞典)编辑部和洛阳市钱币学会联合主办的“曹魏五殊钱学术研讨会”在曹魏故都洛阳举行。来自全国钱币学界、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钱币大辞典》副总编赵宁夫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分行行长吕志源致欢迎辞,他说:大家共聚于洛,就曹魏五殊钱问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我们衷心希望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关于曹魏五铁钱的专题研讨会,又是一次多学科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盛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推动曹魏五殊钱、曹魏考古研究的深入开…  相似文献   

7.
也谈曹魏五铢一、有“金”头右斜、钱文瘦长、宽郭特征的应为北魏永甲五铢《中国钱币》1997年4期三篇首魏五铢文中,有一种认定为曹魏五珠的钱,如:插一图3A(新郑窖藏),23页图6-8(偃师李村窖藏),27页图4(洛阳谷水西晋墓)等。这些钱径皆22毫米左...  相似文献   

8.
汉代货币比战国、秦代有了很大发展,汉代五殊钱制的建立,在我国货币史占有重要地位。五铁钱报制科学,合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汉书·武帝纪》日:“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从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18年)起,历纪西汉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共铸5种五殊钱,为郡国五铢、赤厌五铢、上林三官五铢,宣布五铢、小五铢。东汉历经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共十三代,铸有建武五铢,四出五铢、剪轮五铢、环五铢、铁五铢五种,以及传形…  相似文献   

9.
洛阳宋金墓葬出土的几种压胜钱程永建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于宋金墓葬出土了两批古代压胜钱。兹介绍如下。1955年2月,在洛阳市涧西洛阳拖拉机厂一北宋墓中出土钱币7枚。其中铜钱3枚,即宋元通宝、元丰通宝,压胜钱各1枚,铁钱4枚,其一为篆书政和通宝,其余3枚字...  相似文献   

10.
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辉  史家珍  王咸秋 《文物》2011,(9):32-47,1
2009年2月~2010年9月,在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洛阳段共发掘古代墓葬177座,主要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宋时期墓葬,其中ZM44为2009年4月在连霍高速公路洛阳服务区东侧调查钻探时发现,墓葬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送庄乡三十里铺村东南。此墓为长斜坡墓道砖券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北侧室、南双侧室、后室等组成,为多人合葬墓。因盗扰严重,出土器物较少,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饰等。其中出土的"曹休"铜印应是墓主人的私印,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此墓的年代应属三国时期,墓主人为曹魏名将曹休。  相似文献   

11.
侵轮五铢钱非官铸论———兼谈曹魏五铢邹志谅近读《中国钱币》1997年第4期,有曹魏五铢研究文章7篇,其中除“洛阳曹魏五铢钱学术研讨会纪要”着笔于探讨和切磋,余文都肯定地指某式钱为曹魏五铢(按:下引诸文均以署名首字简称),由文而知,所言曹魏五铢当是指的...  相似文献   

12.
自唐高祖武德四年 (62 1年 )废隋五铢 ,开始铸行开元通宝 ,至唐衰亡 ,历经近三百载。开元钱铸行量极大 ,种类繁多 ,其中开元通宝金银钱作为独特的品类 ,令泉界瞩目。在全国范围内 ,开元通宝金银钱主要发现于唐代的“东西两京” ,即今洛阳与西安地区。建国以来 ,洛阳经科学发掘出土及民间收藏的开元金银钱均已达到了一定数量。本文谨对洛阳出土的开元金银钱 ,做一阶段性总结和探讨。一、洛阳开元金银钱出土概况洛阳发现的开元通宝金银钱 ,大多见于唐代墓葬之中 ,共计 12批、 3 0余枚。其中 ,鎏金开元 2 0余枚 ,涂金开元 3枚 ,包金开元 2枚 ,…  相似文献   

13.
新出土魏永平五铢杨鲁安《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六第十五》载:“魏初至于大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始诏天下用钱焉。十九年,冶铸粗备,文日太和五铢……世宗永平三年冬,又铸五殊钱”。近日得一枚北魏“永平五铢”,是1991年8月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北部之古十二连城遗址南二十华里处乌兰不治沙地间农民挖土时发现的。细审此钱特征略有三点:一是面文“五铢”两字乍看似西汉“五殊”字体。细加对比,显然有别。此钱“五”字长大且上下二横不出头(南朝梁“五铢”之“五”字二横也不出头)。“铢”字“金”旁四点细长,西汉“五铢”之四点均小而圆,其“朱”旁更与西汉“五铢”相异。二是此钱铜质较糙,铸工亦显粗率,而西汉“五铢”铜质良好,色泽赤亮,铸工精美,为魏“永平五铢”所不及。三是此钱径2.5厘米。重3.5克,基本上同西汉“五铢”之大小、轻重相类。之所以说此钱为北魏王朝所铸,有其它两项物证,与此钱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太和年造瓦当,一柄魏造像莲花形佛光(铜质鎏金)。解放以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凉城,和林等处曾出土过北魏年间所造的铜镜和瓦当,铭文均作“富贵万岁”(篆书),铜镜仿西汉镜纹饰,瓦当亦仿汉,作“井”字栏,中宫为乳,铭文四字右旋读,分嵌在上右下左四  相似文献   

14.
曹魏五铢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于曹魏五铢考证的追述对曹魏五铢的认定,是钱币学上的一个悬案。在代表三四十年代钱币学研究水平的《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里,列有一枚魏明帝五铢钱的拓图(图一),对此钱是否属魏,曾有人提出过异议。但是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因此,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南新区龙盛安置小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座五代时期的墓葬。这座墓葬除出土有铜印章、铜镜、石砚、白瓷碗、陶罐等文物外,还出土了64枚铜钱。这64枚铜钱全部为开元通宝钱.其中早期18枚,中期27枚,晚期16枚。这座墓葬出土的铜钱数量较多,版别丰富,这在洛阳以往考古发掘的唐代和五代时期的墓葬中是不多见的。现将这64枚开元通宝铜钱在以往分期研究成果①的基础上进行分型分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2月中旬,高安市相城乡敬老院职工张生和、刘永新在城郊修筑京高公路时,见地面散落有带上的铜钱老干枚,便往下挖掘,在离地表约50厘米处发现一古钱窖藏,古钱出土时仍可见绳穿痕迹,经高安市博物馆业务人员去锈整理,共15O00余枚,重32公斤,属50多个品种。这批古钱绝大部分是两宋钱,其余为汉、唐和五代十国钱。现简述如下:丁汉钱:“半两”、“五林”;新莽钱:“货泉”、“大泉五十”;东汉钱:“五株”;唐代钱:“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代十国钱:南唐“开元通宝”、“唐国通宝”,五代后汉的“汉元通宝”。北宋钱有30…  相似文献   

17.
简论西晋时期的南北士族墓葬韦正西晋篡魏灭吴,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震动,南北土族的构成和地域分布基本上也没有变化,北方仍集中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南方集中分布在以建邺、三吴(吴兴、吴郡、会稽)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士族墓葬的分布是与此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曹魏至西晋的郊礼重构是中古礼制一系列变革中的重要环节。曹魏郊礼由魏明帝下诏制定,西晋郊礼则是世家大族统治者为了再造理想社会所撰《新礼》的组成部分。西晋郊礼与曹魏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曹魏依从郑玄说,《新礼》则依从王肃说。此外,曹魏为了施行"先祖配天"还进行了祖先系谱的重构。曹魏、西晋郊礼对郑玄、王肃说的择从以及西晋雅乐的重构,说明中古早期的国家礼制在整体重构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在不断调适。西晋灭亡并没有使重构礼典的传统消失,后来建立的王朝仍在继续进行重构礼典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2月间,盱眙县观音寺乡农民在宁淮路做工,发现钱窖一处,出土布币几十枚,蚊鼻钱数百枚,文化部门经过几次现场调查,仅收到一枚布币和一些蚁鼻钱.这枚布币高10、肩宽3厘米.面文有“旆钱当圻”四字.背文有“十货”二字.旆钱,意思是大钱.圻同(钅斤),是计量单位.对于面文,过去多释为、殊布当(钅斤)”.古代货币邮标称为“殊”布.战国时代盱眙属楚,境内曾出土不少楚国货币.十里营、东阳、王店、官滩等地出土蚁鼻钱近15公斤.河桥、十里营、穆店、东阳等地出土郢爰30多块.出土布币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0月,我在陕西省发现三枚铁质五铢钱(图左、中)。这三枚铁五铢钱出土时与其它约三十枚铜五铢钱混穿在一起,穿钱的麻绳已经朽烂,铁钱与铜钱紧紧锈在一起。与这三枚铁五铢钱同时出土的几十枚铜钱,版式相同,制作精细,“五”字交叉弯曲,“铢”字的左旁“金”字头呈大三角形,四点细长,“朱”字两头稍近圆折,中间直笔,面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