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茶》2011,(6):54-56
就人口而言。回族是中国第三大少数民族。追溯回族的历史,便可深切体会到丝绸之路与蒙元帝国对于文明传播与交融的影响之巨:盛唐格局,交通大开,伊斯兰文明沿丝绸之路东行,来华的穆斯林商人、贡使、学者等遍布当时中原和沿海的主要城市。回族文化开始孕育;元帝国疆域空前辽阔。跟随蒙古军队东来的数十万中亚、西亚穆斯林大部分落居中国,分散于各地。或为官,或经商。或驻屯.  相似文献   

2.
宁夏是西北要塞,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悠久的历史和独特浓郁的回族穆斯林风情共同孕育了宁夏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反映的原始文化以及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都在宁夏有着比较完整的保存,西夏文化更是被中西方游客视为世界历史中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胡立华 《旅游纵览》2022,(14):71-73
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文化主题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成为串联丝绸之路古今文化,融合当代丝绸之路人民生活语境,以及构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陆上丝绸之路,尤其是西北丝绸之路,对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概述,分析当前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明确问题产生原因,结合市场导向和旅游者需求,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加工,精心设计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旅游主题,积极弘扬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源起很早。丝绸之路的名字,承载着厚重的丝路文化与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它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绿洲丝绸之路是丝路之主干。在中外学者眼中,丝绸之路是内容丰富、多元开放的文化与商贸交流之路。当代意义的丝绸之路,已经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的时空。阿拉伯半岛是西亚地域文明的象征,是中西文化传播与商贸往来的桥梁与纽带。中国举办的中阿博览会是丝路文化的延伸,是源远流长的中阿文明的接续。宁夏在绿洲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过程中起过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承载着国家的西进战略,其意义多元而重大。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接触与碰撞的结果,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有力证明。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把古代中国文化与中亚、西亚、波斯,甚至古希腊、罗马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概况、起源和交通路线等,以及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文化接触,论述各种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探讨丝绸之路上中国与西域各国在宗教方面的文化接触。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和载体。必须深刻认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利于开创面向海洋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惠及东盟和相关国家;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有利于增进各方互信,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是共建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题中要义。加强海上合作是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效应。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先应  相似文献   

7.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方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界长期赞美十字军、贬抑穆斯林。然而,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史与记忆史的影响下,这种"对立"评价得到修正。西方学界在重新审视拉丁语史料的同时,借助阿拉伯语史料以及视觉、语言等新材料,证明穆斯林能够自觉认知欧洲的社会与文化,解构了穆斯林负面的"他者"形象,揭示了西方基督徒与穆斯林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频繁互动,由此"交流"与"适应"取代"对立"成为新的研究主题。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创造了"粗陋的宽容"这一新术语,引进文化学理论以及"文化适应"和"经济实用主义"等概念,十字军东征的研究出现新动向。它是当前西方学界反思欧洲中心论和重构十字军东征历史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黎羌 《丝绸之路》2014,(22):11-14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理论的提出,如何利用境内丰富的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重新确立昔日辉煌的历史地位,是陕西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面临的艰巨任务。陕西境内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涉及历史文化遗存,丝路历史文化名人、事件等,全面开展以影视、出版为主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是推动陕西境内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正云 《丝绸之路》2013,(2):111-112
临夏穆斯林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本文分析了临夏穆斯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具体论述了其开发模式、开发原则、开发措施及保护对策,从根本上提出只有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穆斯林风情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欧亚大陆桥的重开,“丝路”之热达到了高潮。一些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作家、诗人以及新闻、电视、电影界,发表推出了不少论著、报导和影片,激发了西北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和决心。这些论著,诸如成一等的《丝绸之路漫记》、丝绸之路考察队编著的《丝绸访古》、陈良著的《丝路史话》、杨建新、卢苇编著的《丝绸之路》、李明伟主编的《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等都反映了丝路兴衰的历史和至今犹存的文化遗迹。特别是199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沙漠路线考察、海洋路线考察和草原路线考察等三大丝绸之路综合性科学考察影响最大。我国福建省社科院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陈达生先生参加了海洋路线的考察,经过十多个沿海国家,而涉足我国福建泉州,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随后又从欧洲西亚经中亚。并横穿我国西北而到达丝路的最早起点长安,这一考察本身就说明已引起了国外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学术界的浓厚兴趣。那么丝绸之路上有没有穆斯林的足迹呢?他们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我仅就此作一些探讨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对当前世界经济版图产生了重要影响。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甘肃河西走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自古以来成为丝绸之路的咽喉孔道和连接中原地区与西部边陲的黄金通道,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维护"玉石之路"及古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中,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良好的发展机遇,迎来了打造河西走廊旅游文化黄金线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刘博 《丝绸之路》2009,(14):54-56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大动脉,它的文化意义深远。本文着重从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看今天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的发展及其演变.对现在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和现代丝绸之路的无限生机催生出一门世界性显学——丝绸之路学。由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敦煌研究院、西北民族学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丝绸之路》杂志,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反映古今丝绸之路面貌、研究丝绸之路学为主旨的刊物。它在努力弘扬古丝绸之路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将热情为促进中外交流,建设现代丝绸之路鸣鼓而呼,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中国与外国、专家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论文梳理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反对种族歧视活动和社会慈善活动以及中印尼之间的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认为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在印尼1998年以来的民主改革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其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慈善活动,反对种族歧视,塑造华人穆斯林特有的文化认同,在中印尼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窗口和示范作用,成为沟通华人社会与当地穆斯林社会、构筑多元和谐印尼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胡潇 《丝绸之路》2012,(18):72-76
丝绸之路甘肃段处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影视创作的丰富资源,目前以此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已产生了较大反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艺术片、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动漫作品等形式,在影视创作中充分开发利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因此对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创举。丝绸之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中曾经发挥了伟大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兴衰,至今广大群众很少了解,即使知识界,了解也很有限。有鉴于此,本刊特辟《丝绸之路知识讲座》专栏,宣传、普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知识,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传统,借鉴历史经验,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15,(7):98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资料馆由甘肃丝绸之路杂志社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筹建,依托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中亚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敦煌乐舞团等学术研究机构和文化机构,收藏并展示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服饰、乐器、雕塑、人类学资料等,旨在加强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资料的保护、研究与传承。为使相关资料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现向海内外有识之士征集资料。  相似文献   

18.
亚齐分离运动的领导层及参与者和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一样都是穆斯林,这一点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地区反叛形成反差。本文通过对亚齐分离运动史的考察认为,亚齐分离运动的领导层在反叛过程中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分离运动的持续发展;而亚齐穆斯林和以爪哇人为主体的外来穆斯林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印尼政府的压制、剥夺政策则是亚齐分离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也是一个海洋的世纪,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散落在海洋文化线路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亟待传承与开发,我们应该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丰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存,继承和发扬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对话与合作发展的价值理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打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各国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孟霞 《丝绸之路》2013,(18):46-48
丝绸之路申遗是人类历史新时期一项庞大的跨文化交际工程。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语言使用现状指出俄汉语言在丝绸之路申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丝绸之路申遗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原则与态度进行文化对话作了阐述,强调平等原则和包容、理解的态度对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