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程玉  杨勇  刘震 《旅游科学》2020,34(1):33-53
在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开展全国及31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演化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DSSA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2000年—2016年旅游业资本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测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生产率增长效应。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或省份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在年度静态结构效应上,东部地区开放型旅游经济较为发达,各省份总体发展态势较为稳定,伴有阶段性波动;中部地区旅游经济相对闭塞,各省份总体发展的平稳性最差,波动性介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在大开发背景下旅游经济增长较快,各省份总体发展的平稳性介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波动性最大。在年度动态结构效应上,全国大部分省份在大部分年份都出现“结构负利”,动态结构能力亟须改善。尽管各省份表现出差异化的静态结构能力和动态结构能力,但是我国整体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态势相耦合。本文的结构效应分析结果可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不同省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发展格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已经从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转变为产业结构层次的差距及由此引起的增长质量上的差距。可见,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下,西部地区需要重视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低碳型产业体系。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测算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趋势,进而探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提出构建低碳型产业体系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海莲 《攀登》2006,25(4):45-46
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本文在对两地区经济增长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造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多种多样的复杂因素,但制度性因素在其中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因而,必须着力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政府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经济基础薄弱,绿色经济转型为民族地区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伴随着诸多困难。严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周密的实践支持措施可帮助民族地区跨越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的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阶段,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产业协同发展。以辽东绿色经济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实践探索为例,总结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路径可概括为主导产业识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规划——产业绿色转型保障措施完善三个步骤。为防止保障措施有所疏漏,本文试从经济学增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视角出发,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华 《人文地理》2012,26(1):98-101
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各地区都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客观深入的分析城市尺度上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及其时序特征,找出决定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对于各地区如何依据已有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区位特征合理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结构,以及在国家层面如何协调区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3—2009年全国286个地级市除农林牧渔外其它18个产业的就业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的专业化、多样化水平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产业结构与地区大小、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目前我国各地区和城市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以及在国家层面如何更有效协调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经济产业逐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本文简单了解并分析了民族地区全域旅游供给结构的推进作用,在基础之上,针对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实施领域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本文,期望给在该领域内的工作人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继而从根本上推动国家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生态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陕西省1978-2006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压力变化的关系。对6个反映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其载荷的大小确定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因子,并据此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生态压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生态压力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使区域生态压力增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态压力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缓了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刘勇  王莹  高建华 《人文地理》2011,26(3):71-75
文章在分析河南省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Arcgis9.3以"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为指标绘制地图,反映了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作用强弱的空间差异,分析表明,河南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偏差,原因在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非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理分布特征。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它主要研究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的研究,探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为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产业结构理论方面,欧美一些经济学家尽管有了开创性的研究,但他们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方法和结论,来为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服务。而在这方面,日本在战后走在西方国家的前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特别是日本学者从战后日本的国情出发提出的一些产业政策思想,具有…  相似文献   

10.
叶飞 《黑龙江史志》2013,(19):26-27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动,对于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在两汉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本文将以敦煌汉简中记载的各种物价及其不同年代、时期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成因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物价变动探究,谈一下对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于富喜  薛伟贤  韩勇 《人文地理》2017,32(5):113-118
本文基于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视角,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在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基础上,通过估算资本存量,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构成,并利用偏离-份额法研究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存在产业要素错配,第二产业成为杨凌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部门,而第一产业的要素投入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协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增长效应,而非配置效应,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张;资本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内部的作用,在杨凌示范区发展初期,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资本要素生产率起到了阻碍作用,但这一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17,(4)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创新驱动成为国家之间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是创新驱动的主要载体和微观承担者。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企业成长对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有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速度落后的局面。结合当前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趋势,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创新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园区聚集模式和平台经济模式下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地建设背景下,"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其发展重要且紧迫。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煤炭产业来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但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给山西的经济带来了重创,山西急需转变产业结构来改变现状,而山西其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十五"以来乐山经济税源和国税收入变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判明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税源变化趋势仍然是:投资拉动和规模加大带来的外延型增长。通过对主要产业集群发展、宏观调控等因素分析,对未来三年的地区国税收入作出预期。  相似文献   

15.
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地区政治认同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轨迹,在此探析基础上提炼梳理70年民族地区增强政治认同的经验与启示,由此提出,应当从明确政治认同的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民族经济、强化执政的价值追求、制度运作、增强民族工作成效、整合党的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疏解,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6.
蔡一帆  童昕 《人文地理》2014,29(3):115-120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芬村实现了从生产行画的城中村到结合复制与创意的综合性油画生产基地的产业成功转型。本文分析了此案例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动力机制的演变对产业链与产业结构、雇佣关系与劳动者身份、进而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与影响。本文指出,正是这种介于普通手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身份认同的焦虑,其中所蕴含的劳动者自我价值的认同,终而成为顺应市场需求变动中的实现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最后讨论了大芬村文化产业升级案例之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与转型的意义,以及地方性在此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超 《神州》2013,(1):207-208,210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要考虑其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外,还要考虑人力资本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计量的结果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本结构情况,对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培养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钟韵  秦嫣然 《人文地理》2023,(4):1-8+120
产业协同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内不同产业在区域中高度集中的现象,是产业发展至高级阶段,产业通过空间布局的关联反映其经济关联关系的一种新形态。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对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为推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产业协同集聚及其所产生效应的研究进展,首先对产业协同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区分,着重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其后,对不同部门产业间的协同现象及形成机制进行梳理;进而,分别从经济效应和社会生态效应两个维度,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环境污染等方面阐述了产业协同集聚所产生的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业协同集聚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乌兰察布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百岁  宝音 《人文地理》2007,22(2):123-12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乌兰察布市结构调整正积极地推进。偏离-份额分析法适合于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在分析乌兰察布市三次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为参照系,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全面剖析乌兰察布市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从而乌兰察布市的在自治区准确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伟民 《人文地理》2001,16(4):43-48
文章运用综合观点全面分析福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着重评价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潜力;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海洋开发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科技发展与海洋综合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上提出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并探讨了海洋经济重点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