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水陆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观察,对古稻作文物资料、稻作遗址历史年代的比较分析,证明陆稻由水稻演化而来,先人的驯稻皆由水稻开始,并由平原洼地逐渐向山区高原迁移。进一步论证和肯定了丁颖先生关于水稻是基本型,陆稻是变异型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现在我国水稻产量,无论是总产还是单产,都居农作物产量之首。尤其我国水稻单产,平均亩产已达千斤以上,有的优良品种亩产高达吨粮左右,已走在世界前例。水稻如此高产与水稻移栽密切相关,水稻移栽最早的创始人就是朱元璋。水稻,在中国历史上民间亦称百稻,亩产以前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文化遗产稻鱼鸭复合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有上千年历史。即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侗族传统耕作方式和技术。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为该系统的从江县加榜梯田。  相似文献   

4.
王海龙 《神州》2012,(31):51-51
稻鸭共生技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Et本、韩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生产无公害水稻。在我国将该项技术用于有机食品水稻生产的试验研究,南方的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北方的部分省区也在逐年扩大应用面积,牡丹江地区已有多市县应用了该项技术。这反映了城乡市民对稻鸭共作这一无公害稻米、鸭肉需要的迫切性,由此可见稻鸭共生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麦坪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植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汉源麦坪遗址06HMDⅡT4⑥H9样品中随机挑选的水稻双峰乳突型植硅体形态参数的测量,运用栽培稻和野生稻判别函数,推断麦坪遗址距今4500~4700年间出现的水稻为栽培稻.这批水稻植硅体的发现提供了史前稻作农业向西传播的新线索,也证实了史前大渡河流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综合考古学及其他学科资料,可将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距今10000~ 8000年前的栽培稻起源期,距今8000~6000年前的稻作农业形成发展期,距今6000~4500年前的稻作农业发达及传播扩散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方志等历史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明清时期山西水稻分布范围有一定的扩展,除中部汾河谷地外,北部大同府、东南潞安府及辽、沁直隶州也有种稻的记载。明清山西水稻生产的两个高峰期出现在明成化至万历前期和清康乾时期。受水利等条件的制约,明清时期山西水稻种植面积普遍较小,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的推广多得益于地方官员的倡导。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指着一碗米饭说:“这是用转基因大米做的。”你会吃吗?什么是转基因稻米?转基因就是应用生物技术,把一些稻米中本来没有的基因转入到稻米中。转基因稻米有别于杂交水稻。透过杂交技术的品种改良只能够在近亲的品种之间进行,现代的杂交水稻都是在栽培稻之间或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的杂交品种,育种及筛选优良的株系。即使是人工的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8.
庆城(庆安县)地处小兴安岭山脉西麓,此地九河汇流,土质肥沃,是主要的水稻产区.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之后,一批贫苦的朝鲜农民来到庆城县东部的安邦河畔,开垦水田,以种植水稻为生.  相似文献   

9.
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出土的哺乳动物(如家猪、家犬、麋鹿、獐、梅花鹿等)和水生动物(如龟、鳖、鲤鱼、青鱼、丽蚌、裂齿蚌、田螺等)的残骸、炭化稻米和文化堆积层中的水稻植物蛋白石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生存环境为芦苇丛生、水草茂盛、水网发达的河湖沼泽湿地平原环境,气候温暖湿润,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左右;史前人类居住在河边湖滨的平地上,从事捕捞狩猎、家畜饲养和水稻种植,并且从早期到晚期,完成了水稻从野生型到栽培型的转化,稻种已从原始栽培稻突变为栽培稻,水稻的种类为粳稻。  相似文献   

10.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11.
邹云峰 《文史博览》2006,(10):57-57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 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证据的讨论与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傅稻镰等人最近的文章批评中国栽培水稻起源研究缺乏证据、提出长江下游水稻栽培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观点一文的回应。我们首先考察中国从野生稻采集到水稻栽培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而从水稻形态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早期水稻遗存加以研究。讨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长江流域最早水稻栽培的时间: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初期栽培水稻的遗存;考古遗存所见水稻粒形态大小变化的意义。我们也考察了傅文用来区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几个标准:考古纪录中所见的未成熟稻遗存、水稻粒的增大和水稻粒的形态。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和我们对水稻的研究,我们认为到全新世早期(距今9000年前后),南北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就可能已经收获野生稻并开始水稻栽培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1)2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0多亿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另据统计,自1975年杂交水稻试种至1995年,我国耕地减少了442.6万公顷,而粮食产量反增加了16058万吨,这些新增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杂交水稻的硕果。  相似文献   

14.
南郭言 《华夏地理》2005,(3):140-141
如果有人指着一碗米饭说:"这是用转基因大米做的."你会吃吗?什么是转基因稻米?转基因就是应用生物技术,把一些稻米中本来没有的基因转入到稻米中.转基因稻米有别于杂交水稻.透过杂交技术的品种改良只能够在近亲的品种之间进行,现代的杂交水稻都是在栽培稻之间或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的杂交品种,育种及筛选优良的株系.即使是人工的杂交技术,也没有打破大自然的遗传规律,正如马与驴可以进行交配,但马与鱼却不可以进行交配.  相似文献   

15.
正稻种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已是世界公认的不争事实。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18000年。2009年12月苏州张家港发现大型崧泽文化墓葬群,考古人员在红烧土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稻谷之一,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早900多年。而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那里碳化的稻谷是7000年前后。曾  相似文献   

16.
宋元时期吴淞江流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初期,吴淞江流域仍有许多圩田内存在着大量的休耕地与不得耕种的积水田,水稻土的脱潜与剖面发育较慢。到了后期,吴淞江流域的水环境和农作技术都在推动着水稻土剖面的完全形成。宋初的丰水环境出现了变化,吴淞江的淤塞使这一地区的旱田化作用增加,脱潜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农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搁稻、施肥、翻青和开沟技术,都促进了水稻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武陵山区丹砂产地的分布经历了由产地不具体,到产区形成、迅速扩展及小有扩展的历史过程;产区数量从有明确记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的1州,到唐宋增至7州,至元明清再增为8州;产区中心从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今渝东南,至唐宋转移到今湘西地区再到明清又转移至今黔东北地区。武陵山区丹砂产地分布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本区丹砂生产的历史进程。丹砂产地分布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丹砂资源的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和商贸,以及丹砂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地处岭南的广东,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广东先民在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通过长期的摸索,创造了无数业迹,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成果,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从广东的考古发现,探讨其汉代以前的农业生产情况。一、水稻的栽培在考古发现中,稻谷遗存很多,且绝大多激发现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这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江河众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适合水稻的栽培。因此,早在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曲江马坝石峡遗址的中层和下层,发现了许多栽培稻的稻草和谷壳,伴随出土的还有用于掘…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中的“(?)”字旧释为黍是有问题的,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相间卜辞、同期卜辞以及与水的亲密关系、古文献金文习语、种植方式来看,它符合水稻亲水的特征,应是五谷作物中的“稻”字。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