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汪晓云 《民俗研究》2007,(1):218-229
一、《山海经》:"夸父"神话叙事源头 说到"夸父",我们立即想到"夸父逐日"神话."夸父逐日"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列子·汤问》、《博物志·史补》.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关于"帝"的记载,是我们认识上古先民"帝"观念的宝贵资料。此书的《山经》部分多记帝在天下居住之处以及帝都的情况,《海》《荒》经则多记帝的世系与功勋,这与《山海经》各部分写成的时代早晚有直接关系。《山海经》所载"冢祭"与"禘祭"反映了上古先民祭祀情况及天神观念。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3.
刘瑞明 《丝绸之路》2013,(10):14-19
把"山海经"理解为"山海的经过"是不对的。《山海经》唯一的内容是性文学,"山海经"实际是"山"、"海"、"精"(茎)的联合结构。"山"是"膳"的谐音;《山海经》所有的"海"字,都比喻女阴;"经"是"精",指精液,有时也谐音"茎"而指阴茎。"山海经"是以男女阴为膳食的意思,以食指性交。  相似文献   

4.
谷志军 《神州》2014,(3):52-52
<正>《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查阅了很多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上在分析这篇课文时都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做为重点。这些资料都提到"抑"的内容是"切切察察"的絮说,"大"字的睡相,烦琐的礼节等。"扬"的描写是阿长买回《山海经》。诚然能让作者和读者对长妈妈肃然起敬的原因就是长妈妈买《山海经》这一折的描述。然而文体所限鲁迅先生对长妈妈买《山海经》的经历无法进行描述,因为他没有亲历,也没听  相似文献   

5.
雁门考     
文章以《山海经》的具体记载为本,结合当代中国地形图,并以鸟类生态学成果为据,考定《山海经·北山经》所载"雁门"非止一处,认为谭其骧先生关于《北山经》地理范围的结论似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图》是《山海经》研究的重要对象 ,宋代学者对《山海经图》的著录和论述是迄今为止早而可信的研究资料 ,这包括北宋舒雅摹绘了梁张僧繇的异物兽形图 ,欧阳修描述了所见的反映山川地貌的《山海经图》,南宋薛季宣论及了《道藏》所藏的《山海经图》,朱熹则根据经文对汉代《山海经图》进行了推论。  相似文献   

7.
张国平 《丝绸之路》2009,(20):43-44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一部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品,自古被称为奇书。学者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山海经》的研究:《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怎样成书的,它对后世文学有着怎样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前人研究《山海经》的成果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一般以《周官》《禹贡》《山海经》为方志主要的源头之作,但是《周官》只是官制汇编,在体例、内容等方面并未对方志的形成产生实际影响。作为地理书的《禹贡》《山海经》对方志编纂均有影响,但《山海经》较之《禹贡》,内容更丰富,产生的时代更古老,《山海经》才是方志之源。而《山海经》为蜀人或巴蜀人所著,因此四川应为方志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最重要的典籍文献之一,记录着先秦中华民族的生存信息和文明历程,是上古时期的一部奇书。先秦诸子中的墨子,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名翟,是鲁国人或宋国人,出身平民,擅长手工技艺。墨子为人谦和,主张"兼爱"、"非攻"。墨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成名于孔孟之间,学习儒家典籍,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当时的显学,并有《墨子》流传后世。本文尝试摸索研究《墨子》与《山海经》内容上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墨子》,以期对《山海经》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沁河最早见载于战国时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山海经·北山经》:“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记载虽简略,但却说出它的流向和入汇于黄河。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沁水,东南至荥阳入河”。《汉志》的记载,略胜于《山海经》,它不仅述及流向和流入黄河,且说明入河地点。汉荥阳县在今荥阳县北(旧荥泽县西南),在黄河南岸,因此,《汉志》所载沁水入河处系指荥阳县对岸,此点可以桑钦的《水经》所载得到证明。《水经》:“沁水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非常古老的书。司马迁写《史记》时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可见早在汉代,像太史公这样的大学问家,也已看不懂《山海经》了。关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主张为禹,益所作。刘歆上《山海经》表云:“《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王充:“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吴越春秋》:“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川,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  相似文献   

12.
在古往今来的《山海经》研究中,出现过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以"泑泽"为"罗布泊"即其中之一。本文利用《青海省志·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志》提供的"河源"走向,结合有关地质学理论,以"河出昆仑"为支点,断"泑泽"为星宿海,"敦薨之水"为黄河北源,"不周山"即今布喀达坂峰东北侧的博卡雷克山,为重新破译《山海经》做出了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13.
洪玲芳 《民俗研究》2013,(5):158-160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价值独特的古书,其作者不详,创作年代众说纷纭,内容又较多涉及山川物产、神怪祭祀,让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从西汉开始,两千多年来,对《山海经》的研究不绝如缕。近代以来,《山海经》又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对《山海经》的研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俨然成为一门独立学问。从积极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看到多个学术领域(如文学、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都将《山海经》纳入研究范畴,研究的指导理论多元化,这无疑会推动《山海经》研究进程;然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先秦文献《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古籍的记载研究了西王母形象及其所处地域,认为《山海经》中描述的"豹尾虎齿"的西王母形象,并不是我国学术界所认为的"假面具""图腾"或者"山神形象"。西王母"豹尾虎齿"的形象与远古时期西亚北非国王把"兽尾"当做王权标识的现象完全相符。根据《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形象,再结合《穆天子传》等史籍研究西王母所处地域,即"西王母之邦"在今西亚地区,当是符合史书记载的。本文认为《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实的历史作品,而不是虚构的小说,并对周穆王西征的路线、周穆王西行途中与西亚、北非及西北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交流、以及先秦时期我国与西亚之间的丝绸之路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如下一段话: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1)古今研究《山海经》者对于此段文字似乎皆无异辞。其实,这段话中的"凶犁土丘"当作"凶犁之丘"。校改理由如下:一、《山海经》全书及其他先秦典籍提到丘名,几乎都称作"某某之丘"。如《西山经》有"搏兽之丘""昆仑之丘""轩辕之丘"等。~(2)而遍查先秦典籍,称"土丘"者,甚至以"土""丘"二字联成词者,似仅此一例。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史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海经》是一部难解之书,在近代,由于科学方法的不断进步,在《山海经》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冲破了传统的窠臼,开始从新的视角对《山海经》进行探索。但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猜谜、比附的倾向,忽略了对史料的系统研究和比较,结论不少,认定不少,但往往根据不足。因而,把史料搞得精一点,对《山海经》的深入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山海经》与《逸周书·王会解》、《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比较,对《山海经》的来源、构成和产生的时代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与学术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神话与民俗密切关联.民俗事象与民俗活动是神话赖以存在、传承的裁体,神话是民俗活动的精神内核,通过民俗学的视角可窥测神话的意蕴.日本伊藤清司的《山海经》神怪研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以西方文化人类学派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交感巫术为依据,采用"以今证古"的方法阐释神怪内涵,以"形态标准"判别神怪类属,促使《山海经》研究由传统文献考证转向民俗文化阐释.其研究既有利于揭橥神怪的民俗文化内涵,也拓宽了《山海经》的研究视域.但其中亦有不足,如忽视民俗文化的变异性特征,忽略空间场域对文化差异的影响,甚至有过度阐释的现象.审视伊藤的研究,可使学界取长避短,从而助力于推进《山海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列子·汤问》记愚公决心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张湛的注是:"《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这种解释基本正确。见于《山海经》中的包括山海神在内的不少神灵,确实是操蛇或践蛇的。《山海经》是战国时的作品,书中反映出战国时神怪形象的一些重要特点,而且也为许多地下出土的材料所证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浏览集成不同版本的《山海经》,爱不释手,徜徉书中,觉得如同享受一道奇丽诡异、博物达观的精神大餐。尤其反复阅读了王红旗所著的《山海经·十日谈》,发现了《山海经》与青海地域文化光灿炫目新信息,试图探讨《山海经》与青海地域文化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并寻找古文明所遗留下的文化轨迹。  相似文献   

20.
《五藏山经》记载的植物地理学陈国生,高荫歧《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瑰丽的地理著作,历来学者多予以极高评价,袁珂《山海经校注序》认为,“吾国古籍,环伟瑰伟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对其推崇至高。顾颉刚《古史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