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藩王婚配制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二百余年,自朱元璋十六子宁王朱权“水乐元年三月初二日移国江西南昌府”始,江西境内先后封建宁、淮、益三藩、宁王传祚五世至朱宸濠“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国除,淮王传嗣九世,益王则传国八世,与明室共荣枯.“贤愚杂出”.生息蕃衍王子王孙及郡主县主无算,现据江西历年出土的明三藩王室墓志,对明藩王婚配制度略作勾稽隅证,或举一反三,有裨于明藩王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方文物》2011,(4):200-201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实行分封制度,建立藩屏,夹辅王室。江西地区主要有三藩,即宁王系、益王系和淮王系,他们在江西留下了大量墓葬与遗迹。明代藩王墓葬出土文物主人明、时段确、数量大、品种多、器类全、保存好、器物精,在明代出土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明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3.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宋元不建藩屏、王室孤立的教训,参照汉晋南朝之制,将24子分封为王,分别就藩于北部边境要塞和内地重镇要冲,从而建立起以朱氏血缘为纽带的王朝统治。明代共有藩王220余位,而湖北先后有44位藩王受封,成为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西境内有“三藩”,即宁献王朱权系统、淮靖王朱瞻系统以及益端王朱佑槟系统等三大藩王势力.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已先后发掘和清理了宁王朱权、宁康王妃冯氏、益端王朱佑槟、益庄王朱厚烨、益宣王朱翊(钅引)、益定王朱由木以及益王家族中的某郡王等一批藩王墓.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于我们研究明代宗藩墓葬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相关的社会丧葬习俗等问题,提供了一批宝贵的资料.本文拟就江西明后期藩王墓葬的形制演变等问题发表一些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简讯六则     
《收藏家》2006,(3):86-86
江西明代藩王墓文物在南京展出近日,一批出土于江西的明代藩王陵墓文物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展出。江西境内先后共发掘过十余座宁王系统、淮王系统和益王系统的藩王王妃陵墓,出土文物的丰富和精美程度在已发掘的明代亲王陵墓中首屈一指。展品中出土于益王朱厚烨墓的仪仗陶俑,体形更大,制作更为精细,很多陶俑身上仍保留着红黑的彩绘颜色。本次展出的皇族佩戴的金冠、金簪等文物,堪称是国宝中的国宝。小金冠,用细如头发的金丝编缀而成,上面镶嵌了数十颗珠翠宝石,两侧插有束发用的金簪。楼阁式金发簪仅一二寸见方,明代的工匠竟用金丝做出了亭台楼…  相似文献   

6.
对於清代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海防”与“塞防”之争的性质问题,在一些近代史著作和论文中,已有所评述。一度是“派系斗争”说较为流行,将这场争论视为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军阀,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军阀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爱国与卖国之争”说盛行,认为“海防”与“塞防刀之争,不是一般的策略分歧,而是维护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之争,“实质上是爱国与卖国之争”。也就是说,主张“塞防”者是爱国的,而强调“海防”的是卖国了。这些看法是否确切?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王宁 《收藏家》2011,(2):73-78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江山稳固、皇位永续,实行封藩制度。明代江西藩王三系中宁王系与益王系中,几十年来,发掘与清理的墓葬有9座藩王及王妃墓葬,新建地区的宁献王朱权墓、宁惠王朱磐烒墓、宁靖王朱奠培墓、宁康王朱觐钧及妃合葬墓、  相似文献   

8.
明初海运与海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郑和研究》2007,(4):33-42
明代系自石晋以降几百年来汉人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宋朝只能说偏安),唯其如此,明朝较之前代而言立国态势空前严峻,对此,明人谢肇淛有这样一番言论:  相似文献   

9.
刘毅 《中原文物》2012,(3):15-19
明太祖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墓在今甘肃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陵园建筑早已无存,其墓室(玄宫)曾被挖开。该墓为青砖拱券结构,共有5个墓室、前后2道石门,是研究明代藩王陵墓制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父为皇,子为王”这在人们心目中,就像公主定理一样,显得理所当然,纵观历史,这些皇亲贵胄在王朝建立之初往往会给历史带来不同的选择与转折,有明一朝,朱家的宗室藩王演出了比以往任何一朝都跌宕纷纭的剧目,也将封建藩王奇特命运的缘由全面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至8月间,为配合曲江澜山住宅小区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建设用地范围内的44座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编号M28的明上洛县主墓,系明代秦藩王家族成员,墓葬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出土遗物以木质文物为主,特别是20余件彩绘木俑的出土,是近年来明藩王墓葬又一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宁夏畜牧业的经营类型与地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宁夏的畜牧业, 从经营方式上可分为官办监苑畜牧业、军卫畜牧业、藩王畜牧业、民间畜牧业 4种。军卫畜牧业和民间畜牧业在宁夏南、北皆有分布, 而官办监苑畜牧业和藩王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 且呈犬牙交错的状态。宁夏镇的畜牧业是以军事卫所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为辅。而宁夏南部的畜牧业, 在明前期是以藩王畜牧业和官办监苑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为辅; 至明后期, 则以藩王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部分替代了官办监苑畜牧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分封24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做藩王。这些藩王或在腹地,或在边境,都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他们掌握护卫及军队,有很大的权势。随着势力的膨胀,离心力增强,这些藩王必然构成对中央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政权机关的所在地,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权力中心。首都设在什么地方,对一个国家的大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历来是统治阶级及其最高权力当局立国施政的首要问题。民国时期,先有民元“定都之争”,后有抗战胜利前后“择都之争”。“定都之争”实质上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买办性军阀官僚集团、以立宪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之间的一场斗争,结果是后者战胜前者,定都北京。  相似文献   

15.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崩逝,因无子继承皇位,在孝宗后张氏和首辅杨廷和的主持下,朱厚熜以藩王而入承皇位,这就是明世宗。世宗祖父是明宪宗,父亲兴献王朱祜杬是孝宗的亲弟,封国  相似文献   

16.
青莲岗文化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一种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体系,自1951年被提出后,几经争论,一度时期,对这一文化是否存在颇有疑义.本文运用新出土的实物资料,不仅论述了青莲岗文化的客观存在,而且对其分布范围、类型、特征、内涵、年代、源流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文章对拓清淮系文化的源头和特质之形成,认识早期淮系文化与长江下游文化的播迁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藩制度是明代一项贯穿始终的政治制度。在明代所册封的51个藩王中,靖江王是唯一以旁支身份被直接册封的藩王,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靖江王在明代最早建藩,而最后灭亡,其以自身的曲折经历见证了明代宗藩的盛衰兴亡。靖江王"旁支册封"的这一特殊性,奠定了他独特的政治地位,而这种与众不同的地位则给他带来了与其他藩王在封地、爵位、宗禄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此外,靖江王续存280年,对明代广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宁 《收藏家》2006,(12):8-12
铜镜在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用品,每个时代铜镜都会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同一时代中,由于铜镜使用遍及各个社会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由于地位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所用的铜镜又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江西历年出土的一批明代藩王使用的铜镜,展现明代藩王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充实明代铜镜的研究实物资料,对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铜镜史当具有非常的意义。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永保朱氏江山稳固,大封子孙于各地,形成了藩王拱卫、“夹辅皇室”的格局,明代各朝一直沿续了这种制度。江西地区主要有藩王…  相似文献   

19.
明秦藩家族谱系及墓葬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始,先后分封诸子、亲族为藩王、郡王,镇守各地。在陕的第一代藩王为其二子朱樉。《明史·表第一》载:“愍王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府。”据《明史》,以后还传10代十四位至景王  相似文献   

20.
皖北乡土因素在淮系集团的发展和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皖北贫困、动荡的社会局面、错综复杂的三缘关系和刚劲剽悍的民风推动了淮系集团在军事方面的崛起,而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则限制了淮系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发展.乡土因素成为淮系集团呈现军强政弱特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