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堃自叙     
1949年这一年是我思想转变的一年,一方面感觉到了昆明民主运动的气氛;另一方面,北平于1949年初解放,4月,解放军渡江,攻占了南京和上海,使我的思想大为转变。我曾写过一篇《1949年的思想转变》,刊登在《云南民院学报》1987年1期。其中49年12...  相似文献   

2.
何继良撰文。陈独秀1901年和1903年两次东渡日本,是陈独秀由康党向革命党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尽管仍有改良的色彩,但综观全局,他已完成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周振超  商爱玲 《攀登》2002,21(4):9-12,58
本文认为在政治系统内,中国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八十一年来共经历了三大转变:从挽救民族危亡到实现民族复兴的职能转变;社会基础和阶级结构由复杂到单纯再到复合的转变;由革命党到执政党,处理社会矛盾方式的转变。这三大转变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代道咸以降学风的转变 ,在学术史上已成为一种共识。除了传统的思想史角度外 ,对其具体发生的契机、转变轨迹和流衍空间的考察 ,也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本文以道咸年间京师宣南的文人交游为切入点 ,论证始于 1 843年 ,延续近三十年的“顾祠修禊”活动和道咸以降学风转变之间的关系 ,认为这一活动可以看作道咸学风转变的代表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呈现四个特点:由注重政府职能范围的调整到政府职能的深层调整;由注重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到政府全方位职能的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由浅入深;由注重外部职能调整到政府内外职能并举。  相似文献   

6.
清朝的嘉庆、道光年间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同时也是学术作风开始发生一场大的转变的时期。俞正燮(1775—1840年)字理初,安徽黟县人,他的代表性著作《癸已类稿》及《癸已存稿》,分别刻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及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同样显示了这种转变的倾向,只是还不大为人们所注意。本文拟就其治学方法及边疆史地的研究作一初步的探讨。治学方法清代的学风,几经变化,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清初,是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又到了一个历史拐点上。上个历史拐点,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史学家和研究者则称之为“大转折”。历经30年,我们国家实现了三大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半封闭式社会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社会转变;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在世界上,中国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我国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四;购买力(PPP)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外贸易战略、利用外资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面展开的。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具有由改革前的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的趋势,总体上仍处于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阶段;外资战略由限制外资战略向鼓励外资战略转变;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则是与工业化过程的演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伴随的,大体上经历了1979-1988年扭转片面重工业化倾向、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的阶段,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阶段,1992-2001年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阶段。这三种战略的转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扩大开放进程中工业发展战略演变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9.
刘武生 《百年潮》2011,(7):53-57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历了两个“伟大转折”与三次“历史性转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个“伟大转折”的标志,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的转折。三次“历史性转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转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人事工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同时又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实现自身三个大的转变。实行人力(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从以计划配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华书局引进了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丧葬信仰的重要著作。该书结合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认为墓葬形制的转变与死后世界观的发展是社会结构转变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相应表现,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从战国末期开始发生大转变,反映出中国人对死后世界的面貌有了比较具体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帕特里克·赫尔利于1944年9月作为总统个人代表使华,11月17日任驻华大使,到1945年11月27日辞职,历时一年两个多月。这期间,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赫尔利使华的前半年,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战时的援蒋抗日到战后的扶蒋反共的转变;赫尔利作为这种转变的具体实行者,他的使华自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毛泽东早期思想(1919-1927)有两次重要转变:第一次于1920年,由信奉无政府主义等改良主义思潮转变为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次从1925年上半年开始,由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转向专注农村农民运动,并于大革命失败后最终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两次转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所坚持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经历了从从属、消极、被动到独立、积极、主动的变化过程。这一转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被压制时期、改革开放至1989年的相对转变时期和1990年至今的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腹地的构建     
在中国许多地区,1850年以后国家政策向重商主义方向的转化,是一个比1911年或者1928年那些变化更重要的政体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文化自原始社会瓦解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一直到封建清王朝的灭亡,共约经历了近四千年.这四千年的文化发展,可称之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古文化发展时期”.这四千年的文化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莫过于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近一个世纪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恰在中国阶级社会古文化的四千年的中间,即前二千年与后二千年的中间,是前二千年向后二千年大转变的时期.这是中国古文化史上的最重大的转变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大转变是秦汉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古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试就这一根本问题,略陈管见,自然多有谬误,愿闻赐教.  相似文献   

17.
在近10年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中,体育教师从无从下手向有了方向;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这些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体育教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只有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16年10月,大隈重信内阁倒台,寺内正毅组阁。寺内内阁吸取大隈内阁的外交失败经验,决定转变对华政策。由武力硬索转变为"日支亲善"、"经济提携"的外交手段。"西原借款"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4+1"学员是地方大学生学习四年后进入军校学习的学员,"4+1"学员入军校后,将面临着一个重要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艰难的生理、心理适应过程。特别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我国已经实现了前两步,进入21世纪开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是: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经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推进制度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要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交: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二元经济结构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2020年以后,中国将按照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地从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