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沙放不下平静的书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是由罗庸作词、张清常谱曲的《西南联大校歌》的头两句,高度概括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在抗战期间,从平津逃亡来到长沙临时大学,又从长沙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它就是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而成的国立两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8个年头。在这段似短却长的岁月里,西南联大与边陲之隅的昆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不但引领了思想、服务了社会,还为云南现代教育和民族文化谱写了传奇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书讯     
  相似文献   

4.
书讯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数百次对昆明狂轰乱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当地民众的战时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对昆明的大轰炸中,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合大学也屡次遭袭,造成多名教职工伤亡,大量校舍和图书、仪器损毁。然而,敌人的轰炸并没有从精神上吓倒联大师生,大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空袭,在"跑警报"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逐渐乐观起来。  相似文献   

6.
闻黎明 《史学月刊》2007,6(7):49-54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数百次对昆明狂轰乱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当地民众的战时生活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对昆明的大轰炸中,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合大学也屡次遭袭,造成多名教职工伤亡,大量校舍和图书、仪器损毁.然而,敌人的轰炸并没有从精神上吓倒联大师生,大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空袭,在"跑警报"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逐渐乐观起来.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国青年远征军,是中国知识青年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具体体现,它在补充兵员、改善军队素质、提高作战能力、满足中美英军队对日作战需要、保证战争顺利运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个案考察对象,就其在这次从军运动中产生过哪些问题、进行过哪些思考、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青年从...  相似文献   

8.
书讯     
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的新作《新史学讲演录》,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著者近年来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演的基础上写成,分别从‘大写历史’的兴衰、新文化史的兴起和特性、走出民族国家史学、记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爆发后,原在北平的北大、清华和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往湖南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临时大学在长沙驻有半年,又奉命迁往云南昆明。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直到1946年北方三所大学分别回到原来的校址办学  相似文献   

10.
书讯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唐启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60.6万字,69元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恢复中国主权完整及国际地位平等,是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迄今,海峡两岸均以废约历程为主轴诠释外交史,而修约长期被废约遮蔽。本书依据中、英、日外交档案,翔实重建北洋政府时期修  相似文献   

11.
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师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昆明,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由梅贻琦4-5,~长。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设计西南联大的校园,二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第一套设计方案跃然纸上。但是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经费短缺。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文史月刊》2012,(10):49-53
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1938年至1946年,为躲避日军的战火,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渡西迁,来到云南昆明市,合并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相似文献   

13.
戚志芬 《百年潮》2011,(3):75-77
抗日战争爆发,北平院校匆匆南迁。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偕北图一部分同人南下,先后与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合办后方大学图书馆。在此期间,深感关于此次战争的文献需要及时搜集整理并加以保存,以备将来纂成专书,以记录我中华民族此次伟大的奋斗经过。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知道西南联大,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西北联大。西北联合大学是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名北洋大学)三所院校组成的,但这所西北联大不但没有取得西南联大那样的辉煌,反而中途停办,究其原因,固然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校之间不团结所致。而西南联合大学在8年办学  相似文献   

15.
16.
《清史研究》2012,(1):157
《编译丛刊》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五大丛刊(其他四种为档案丛刊、文献丛刊、研究丛刊和图录丛刊)之一,是外文清史档案、文献和研究成果的译著出版平台。至今已由中国人民大学  相似文献   

17.
巴斯 《钟山风雨》2012,(1):55-57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一般都采取单独迁徙的形式,如中央大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了联合迁徙与办学的形式,先后诞生了几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8.
19.
闻黎明 《江淮文史》2014,(2):142-159
正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抗战胜利前夕因为军事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史学界围绕运动缘起、政策制定、编制概况、作用意义等,进行过广泛研究。本文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对象,透过这面镜子,展现中国教育界在抗战时期的作为。  相似文献   

20.
由意大利记者拉斐尔·欧利阿尼、李卡多·斯达亚诺合著的《"不死的中国人"》一书中文版已于2011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是意大利最重要报纸的两名记者,他们从北到南走遍整个亚平宁半岛,追踪中国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