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根据地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近年来,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已获得它应有的地位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对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从抗日根据地存在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一些学者、新闻记者发表的报导性作品,如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版)、陈克寒《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视察记》(新华日报馆1939年版)、李公朴《华北敌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期间,在安徽地区有三块抗日革命根据地,分别是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北抗日根据地以及皖江抗日根据地。从地域上说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范围横跨了江苏、安徽两省,淮北抗日根据地则包含了豫、皖、苏、鲁四省的56个县(市),仅有皖江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境内。新四军第七师的武装即活跃在此,其包含了巢芜、含和、皖南、沿江地区以及巢合庐游击区等五大块。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一书(以下简称《抗联史》),已于1991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部分史学工作者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史编写组已经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关东北14年抗日武装斗争史著作资料,其中包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史》、《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志》、《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以及东北抗联第一至第十一军军史、人物传记和论  相似文献   

4.
陈兰章  郑晓 《文史精华》2009,(Z2):44-46
陈白,原名陈银,字雪如,1914年7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黑旗营村(现辛集市红旗营村)。1936年在邢台师范学校毕业后,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民众抗日自卫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束鹿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县抗日高小校长、滏北  相似文献   

5.
1937年— 1945年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曾掀起一个规模巨大的少年儿童抗日运动 ,千百万少年儿童动员起来 ,投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斗争 ,涌现出以江苏新安旅行团 (新旅 )、上海孩子剧团 (孩剧 )、福建厦门儿童救亡剧团 (厦门儿剧 )、广东广州儿童剧团 (广州儿剧 )、河南开封孩子剧团 (开封孩剧 )、湖南长沙儿童剧团和育英抗敌儿童工作团 (育英 )、湖北汉口七七少年剧团、四川重庆儿童农村宣传队、浙江浙西小剧团和台湾少年团、安徽六安儿童团、江西南昌孩子剧团、广西儿童抗敌工作团、贵…  相似文献   

6.
厦门古陶瓷生产兴衰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东 《南方文物》2001,(1):74-80
厦门人文历史悠久,自古素有“海滨邹鲁”之雅誉,厦门也曾有过辉煌的陶瓷生产历史, 是福建及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厦门陶瓷手 工业的发展历史加以探讨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古代厦门及闽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面貌。一、历史沿革及陶瓷生产厦门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主要由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思明区、开元区、湖里区、鼓 浪屿区)和占总面积十分之九的大陆部分(集美区、杏林区、同安区)组成,面积1500余平方 公里。厦门大部分地区旧称“同安”,秦属闽中郡,唐以前先后隶属建安郡、晋安郡、晋…  相似文献   

7.
谢忠厚、肖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以下简称《根据地史》),1992年由改革出版社出版,50多万字,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一部新作。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战斗过的老同志对该  相似文献   

8.
正张鸿贵(1903—1976),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桃园村人。少入私塾,年长随父经商务农,后开木场、槽坊、油坊,贩猪去益林、上海、苏州等地,赚钱较丰。抗日战争时期,他支持抗日,以自己的家资招待来往的新四军和抗日干部,成为涟水东乡颇具影响的开明士绅,他的家成为盐阜抗日根据地有名的"抗日大饭店"。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中,漳州军民也汇入抗日救国的伟大洪流。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前仆后继、英勇卓绝的战斗。本文略述"炮台击沉日舰‘若竹号’""东山军民三次击退日军""诏安军民痛击入侵日军""三团日伪投诚反正"等事件,以回顾漳州军民英勇抗日的战斗岁月与感人战绩。炮台击沉日舰"若竹号"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舰开始在闽南沿海游弋,觊觎厦门。9月3日凌晨,日海军  相似文献   

10.
焦予玲 《百年潮》2017,(3):66-72
正提起东北抗日联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张玉珩。其实早在1932年6月,时任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的张玉珩,参与组建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一军第四纵队(通称“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亦称“磐石游击队”),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东北  相似文献   

11.
<正>鲁西银行,创建于1940年5月,起初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简称鲁钞或鲁西币)在30多个县流通。1941年7月,随着鲁西与冀鲁豫两根据地的合并,又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其发行的纸币,流通范围扩大到冀鲁豫三省结合部的50多个县。1943年至1945年,又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湖西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水东区和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冀南区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合并,逐步扩大到冀、鲁、豫、皖、苏五省结合部的116个县,一度成为  相似文献   

12.
马若义 《安徽史学》2006,1(3):119-122
蔡廷锴为中华民族抗日斗争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在抗日实践中提出了较为丰富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思想,即坚决抵抗、毫不妥协的武力抗日主张,党派合作、团结抗日的民族抗日思想和发动民众、组织民众的人民抗日战争观.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加深我们对蔡廷锴抗日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薛光夏 《文史月刊》2005,(11):37-37
在山西省运城市革命老区,至今还广为流传着抗日县长赵宜轩的动人故事。赵宜轩(1910年—1980年),又名赵炳照,闻喜县苏村人,1937年12月在闻喜三区高小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闻喜三区抗日政府区长兼区委书记、闻喜抗日县政府驻县北办事处主任、康俊仁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夏县  相似文献   

14.
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在厦门的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华侨在厦门的投资是伴随着厦门近代城市的形成不断发展起来的。从1871-1949年的79年间,华侨在厦门及其附近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投资为1.28亿元人民币(建国初价格),约占同期华侨在福建投资的92%。华侨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业,约占总投资额的46%,其他投资领域依次为工业、商业、交通业、农矿业和金融业。华侨在厦门的投资符合当时厦门作为归侨、侨眷聚居的消费型城市的各种需求,对厦门现代城市规模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厦门近代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1938年 5月 11日 ,由中国共产党厦门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 ,在福建省同安县海沧 (今属厦门 )正式成立 ,这是厦门抗日救亡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 ,是厦门地方党史上的一件大事 ,是厦门青运史上的一件大事 ,也是厦门进步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1988年 5月 ,老团员们又汇集厦门 ,纪念厦青团成立 50周年。  一、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成立的时代背景  厦门党的组织于 192 6年建立。 192 7年后 ,又成立了中共厦门市委、中共厦门中心市委。 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第 3天 ,中共厦门市委即发表《告闽南工农兵士贫民学生书》 …  相似文献   

16.
1937年9月8日,在北平城西北方向的黑山扈(今属北京市海淀区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西抗日游击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这是平西抗日游击队(国民抗日军)成立后抗击日寇的第一次战斗。据笔者考证,这也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的首次交战(除东北抗日联军早就开始的抗日活动外)。这次战斗的胜利,震动了骄横一时的敌人,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今这场战斗的硝烟已逝去66年,昔日的战场已经成为一座满目苍翠的森林公园,然而这段历史是不应被忘记的。平西抗日游击队最初被称为国民抗日军。它是“七…  相似文献   

17.
茅珵是通海(今江苏南通南部的旧称)的抗日名将。1938年,在革命的十字路口,茅理千里前往皖南,寻找新四军,寻求党的领导。回来后,他组建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后发展为崇启海常备旅、苏四区第三旅,成为苏中抗日的主力部队,为保卫南通、保卫苏中立下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8.
有关抗日战争史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抗日战争史的两种含义我们平常所说的抗日战争史,仔细考察起来,实际上有两种含义,有两种考察研究的范围。一是中国人民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它是战争史,它是专史。或者范围再扩大一些,叫做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史,这是与抗日斗争直接有关的事件的历史,除军事外,还包括群众抗日运动、对日经济绝交、抗日,宣传、对日外交上的斗争等,这仍是专史。这种历史可以叫做狭义的抗日战争史。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东北抗日联军在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英勇战斗,曾被人们广泛赞颂,并已光荣地载入史册。解放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以下简称三军)指战员屡次回顾这一段艰苦斗争历史。一九五九年吉林大学历史系在尚志县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更为勾划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概貌,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史实。黑龙江省珠河县(现已与苇河县合并成为尚志县),位于哈尔滨东南方;滨绥铁路  相似文献   

20.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大小不等的地下抗日组织在东北各大中小城市的秘密战线进行抗日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系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无党派地下抗日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而各党派人士参加其中的地下抗日组织。上述地下抗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但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则不尽相同,有侧重情报的,有侧重支援配合抗日武装部队的,有侧重抗日宣传和积蓄力量、潜伏待机的,有组织、发展实力,准备武装抗日的,有专事某项活动的,有各项工作兼做的。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高风亮节。东北地下抗日人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持有不尽相同的政治信仰,在如何进行抗日地下斗争方面的见解、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敌当前,他们有着同样的战斗任务——抗日救国,怀着同样的爱国心,因此,在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相互救助,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