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勤 《世界历史》2023,(1):144-159+164
从岸信介内阁到佐藤荣作内阁时期,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出发点带有明显的遏制中国的意图。1972年,中国和日本赶超中美关系缓和的步伐,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东南亚国家对此事高度关注,在欢迎中日恢复邦交的同时,担心两国结成同盟及日本的经济援助流向中国。针对此种情况,日本适时给予安抚,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不针对第三国,并表明没有更改对东南亚的友好政策,将继续扩大对它们的经济援助。日本的安抚、日本与东南亚的紧密经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与美日安保关系共存的实现、东西方关系缓和的大趋势,共同削弱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对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此事对日本的东南亚政策毫无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改变了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出发点,令日本的政策不再明显带有遏制中国的意图,还在政治、经济领域重塑了日本外交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动力,对日本的东南亚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震惊了日本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苏联红军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  相似文献   

3.
刘子玉 《史学集刊》2020,(2):118-128
1955年9月,日本正式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英国为首的14国对日援引关贸总协定第35条,拒绝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为同英国签署通商航海条约,获得最惠国待遇,日本与英国展开了长期艰苦的谈判。谈判迁延日久,英国缺乏尽快缔约的动力,日本则缺乏推动缔约的筹码。1950年代末日本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决定直接推动了谈判进程。为与英国达成协议,换取英国最惠国待遇及其撤销对日援引第35条的承诺,日本不得不在保护条款与敏感清单这两大问题上做出让步。1962年《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构建了日英经贸关系的稳定框架,扫清了战后日英关系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日英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该条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但却是在日本做出重大让步的前提下缔结的,日本经济外交在收获了重大胜利的同时,也显露了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声音     
《神州》2010,(7):10-10
"如果把日本文化形容成豆浆,那么中国文化就是盐卤……" 温家宝总理在东京与中日文化学者亲切交流时,引用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话来形容中日文化的交融。他认为,中日文化有很深的交融。就好比盐卤注入豆浆就凝结成了中日文化的结晶——豆腐。"真由美,我认识你!"——日本演员中野良子作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野尻湖会议及日本有关学者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赴日学术交流记阿拉腾奥其尔1996年7月19日至8月2日,我应日本阿尔泰学会的邀请、得到日本甲南大学资助,赴日本参加了日本阿尔泰学会的年会———第33届野尻湖会议,拜访了日本著名中亚史学者佐口透先生,并...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银行的建立及性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清政府与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光复,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整整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兵分4路,越过中苏、中蒙边界,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攻击。日本关东军不到一周便被击溃。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天皇广播投降诏书。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命令东北日军向苏军投降。  相似文献   

8.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败局已定,在太平洋以及中国各战场垂死挣扎。1945年7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肯无条件投降,美国就要对日本投掷原子弹。7月26日,美国向日本公开广播《波茨坦公告》,日本当局听到广播后置之不理,杜鲁门决定用原子弹来教训日本。下面是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经过。  相似文献   

9.
杨华  胡楠 《民俗研究》2012,(6):30-35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的先驱,中国的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开创者。1877-1882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在日期间,他广泛考察日本民间风土人情,积极开展日本民俗研究,先后撰写《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他在两本著作中,就民俗学理论提出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将民俗研究付诸实践。黄遵宪的日本民俗研究,内容广泛,几乎涉及现代民俗学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在中日民俗学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连续进行两次农地改革,为以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一、第一次农地改革的经过和内容停战不久,在美国军事占领下的1945年10月13日,日本币原内阁农林省农政局制定出日本的“第一次农地改革纲要”。1945年11月16日,由当时农林相松村谦三,将该“纲要”提交到日本内阁会议。11月23日内阁会议通过,23日在报纸上发表。接着日本  相似文献   

11.
日美同盟之于日本国家安全与国家大战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在冷战后成为日本国是论争的核心。日美同盟的地位与作用、形式与结构、进程与前景的论争,仍是当前日美两国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依据日本学者的日美同盟观与同盟前景的预测,在有限区分几个有代表性的学派或流派的基础上,对日本国内的同盟论争进行了整体性的归纳和梳理,力图通过日本国内的议论揭示出冷战后日美双边同盟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从而对日美同盟的维持与变革问题的思索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月下旬,日本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组成3000人的"中日观光文化交流团"访华,在此期间,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特别策划、组织了"2015年中日观光商谈会"和"日本旅游专场博览会",进一步开展赴日旅游的宣传推广,希望将大幅增加的中国游客介绍到日本全国。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5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4月,日本共接待中国游客132.93万人次,同比激增98.9%,同时,中国首次超过韩国,成为日本旅游的第一客源国。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败降过程中维护天皇制的活动徐康明天皇制是日本独特的国家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在位长达62年的昭和年间(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其动荡的激烈和变化的深刻,是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投降后,如何处置日本战犯成为同盟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946年1月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审判在二战中犯下重大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作为国民政府的官方媒体,《中央日报》对日本战犯的处置问题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央日报》对日本甲级战犯审判的相关报道中来管窥国民政府对审判日本战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2005年是战后日本60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60年来日本所走过的道路,探索战后日本民族的重振与得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在中日高层互访已中断数年,政府间对话举步维艰的形势下,民间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本着此种思考和宗旨,9月19日-22日,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京瓷公司的后援下,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成功举办了“战后日本6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主要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早年在对日本民族和人民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赞赏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并将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区分开来,积极主张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正友好,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中日友好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日庚子赔款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日本充当了急先锋。战争结束后,饱尝了甲午战争索赔甜头的日本在列强各国中第一个提出了战争索赔要求,日本最后从中国庚子赔款的总额中得本利75944689 海关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效法英美等国,同意中国对日庚款缓付5年。战后,日本鉴于其他国家纷纷以各种形式向中国“退还”庚款,于是决定将中国对日庚款的剩余部分用于所谓“对华文化事业”。北京政府虽然与日本订立了《中日文化协定》,但实际上中国并不能自主掌握这笔赔款,庚款的处置权仍操在日本手中,庚款的去向也很少真正用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多数是投在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各种文化事业上。由于日本“退款”之举包藏文化侵略的野心,因此遭到中国各界的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一方面废除了《中日文化协定》,另一方面照旧如数支付对日庚款,一直到1937 年9月。  相似文献   

19.
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美国表面声称中立,实际却偏袒日本。战前一再拒绝中、朝两国的调停请求和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外交官作为中日两国侨民的战时保护人,一再逸出国际法合理范围,曲意保护在华日本间谍。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美国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又单方面劝说清朝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偏袒日本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借日本之手废除中朝宗藩关系,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同时利用日本削弱英国、俄国等在东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邓峰  宋开春 《史学集刊》2002,5(1):84-91
1955年美日关税谈判是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必然结果。为了复兴日本经济,使日本成为东亚冷战战略的支柱,美国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而日本入关的最关键一步是美日完成最重要的关税谈判。为此,美国政府克服了来自国会的障碍,在谈判桌上向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使日本获得了颇为可观的利益。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对日本、美国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