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责任母亲     
《华夏人文地理》2005,(3):120-123
这是1986年菲律宾总统大选时,阿基诺夫人的长女鲍尔塞评价她母亲的话。当时反对派为推举总统人选争吵不休,很多人赞成由阿基诺夫人代表反对派参加竞选。反对派领袖远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冈萨雷斯甚至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由阿基诺夫人代表反对派参加总统竞选。看到文章后,阿基诺夫人很不高兴,她去找冈萨雷斯说“请你停止这一古怪的念头。”  相似文献   

2.
责任母亲     
《华夏地理》2005,(3):118-123
这是1986年菲律宾总统大选时,阿基诺夫人的长女鲍尔塞评价她母亲的话.当时反对派为推举总统人选争吵不休,很多人赞成由阿基诺夫人代表反对派参加竞选.反对派领袖远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冈萨雷斯甚至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由阿基诺夫人代表反对派参加总统竞选.看到文章后,阿基诺夫人很不高兴,她去找冈萨雷斯说"请你停止这一古怪的念头."鲍尔塞无疑是对的,像所有菲律宾女人一样,阿基诺夫人明白自己身上不能旁落也不能推卸的职责--母亲.在菲律宾,代表家庭的是这个家庭的母亲,而不是父亲.阿基诺夫人从政6年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当她的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3.
经济英雄     
《华夏人文地理》2005,(3):114-119
在1988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访问香港时说,“在国内还有200多万人失业的时候,她们的辛勤劳动应该得到尊敬。”其实不仅仅是阿基诺夫人尊敬菲律宾女佣。从阿基诺夫人的前任——马科斯开始直至现在,历届总统对她们包括所有的海外劳工们都尊敬有加。拉莫斯总统更是进一步重申,每个菲律宾劳工都在养活着5名家乡的亲人.她们是新国家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经济英雄     
《华夏地理》2005,(3):114-117
在1988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访问香港时说,"在国内还有200多万人失业的时候,她们的辛勤劳动应该得到尊敬."其实不仅仅是阿基诺夫人尊敬菲律宾女佣.  相似文献   

5.
《世界》2003,(11):9-9
2003年度诺贝尔奖10月份揭晓:文学奖得主为南非作家约·马·库切。伊朗女律师伊巴迪获得和平奖。医学奖由美国人保·劳特希尔和英国人彼·曼斯菲尔德共同获得,物理学奖则由具俄美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阿希里科索夫、俄罗斯人维·金茨堡和英美双重国籍者安·莱格特三人分享,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彼·阿格雷和罗·麦金农,获得本年度经济奖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克·格兰杰和罗·恩格尔。  相似文献   

6.
在亚洲,不乏女性政治家担任政府领导人的案例,如印度的英·甘地、巴基斯坦的贝·布托、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和她的女儿库马拉通加夫人、孟加拉的卡莉达·齐亚与哈西娜夫人、菲律宾的阿基诺夫人和阿罗约夫人、印尼的梅加瓦蒂,此外还有两位女性政治家曾经离政府领导人职位只有一步之遥,她们是印度的索尼娅·甘地和缅甸的昂山素季。  相似文献   

7.
正1986年2月,千岛之国菲律宾举行总统大选,竞选者一方是现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另一方是前参议员、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的遗孀科拉松·阿基诺夫人。这次民主选举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决斗,瞬息万变,扣人心弦,到底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马科斯王朝"的独裁统治这里先介绍一下马科斯和科拉松的概况和菲律宾大选的由来。马科斯于1917年9月11日出生在菲律宾北伊罗戈省的一个官僚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阿基诺夫人始终践行丈夫与自己的民主梦想8月1日,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因结肠癌医治无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逝世,享年76岁。当天,菲律宾总统阿罗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海伦·福斯特·斯诺(1911-1997)是美国记者、作家.她于1931年至1939年旅居中国,亲历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转折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她撰写了<续西行漫记>等报道,和埃德加·斯诺等人一起,首先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并在中国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以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为纪念这位架设中美人民友谊桥梁的先驱,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资助,美国杨伯翰大学摄制了这部电视文献片.本刊获准刊出脚本.该片记叙了海伦·斯诺的在华岁月和她与埃德加·斯诺的情感生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可可·香奈尔是法国先锋时装设计师,香奈尔品牌的创始人,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0人之一。 从贫穷女到服装设计师 1883年8月19日,香奈尔出生在法国卢瓦尔河畔的索米尔小镇。她的全名是加布理埃勒·香奈尔。  相似文献   

11.
于红 《民族译丛》2004,(1):78-80
2003年10月28日,秘鲁共和国总统夫人、人类学家埃利亚妮·卡尔普·德·托莱多(Eliane Karp de Toledo)博士和秘鲁驻中国大使等秘鲁客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少华、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等的陪同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进  相似文献   

12.
宋奕  才云 《中华遗产》2006,(3):40-63
列维·伊马斯在上个世纪30年代逃离纳粹魔爪来到上海虹口,最后在这里安下了家。如今。他的女儿莎拉·伊马斯生活在上海。她时常会到长阳路上的摩西会堂走走,也常说:“我出生在上海,没有中国,就没有我。”  相似文献   

13.
已78岁的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站在粗大的桑树下,慢慢咀嚼着紫嘟嘟的桑椹。果实挂满了老桑树,枝头显得沉甸甸勺。这棵桑树是老人的爷爷霍加木尼牙孜·佐尔-文的第二位夫人阿拉木罕种下的,  相似文献   

14.
记者亲历阿罗约的危机菲律宾女总统阿罗约的政权仍在“风雨”中飘摇。今年3月下旬的一起未遂政变,使她至今寝食难安。从与阿罗约的多次接触和对菲首都马尼拉的观察,记者知道,这位美女总统眼下仍在应对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妇女运动的代表人物,她掀起了一场英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激进妇女参政运动。埃米琳·潘克赫斯特的思想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运动的方向。她的激进思想的形成与她的成长背景和早期政治经历密切相关:童年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奠定了她激进思想的基础;少女时代在法国求学的生涯,使她深受法国激进思想的激励;与理查德·潘克赫斯特的婚姻则促进了她激进思想的形成,而早期公共事务的实践使她的激进思想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31日,《汕尾市城区志》(稿)评议会召开。会上对《汕尾市城区志》“教育篇”、“民政篇”、“海洋与渔业篇”、“科技·文化·体育篇”、“人口和计划生育篇”、“财税·金融·保险·证券篇”等6篇志稿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题为“知识生产反思——民俗学和民族学的发展”的民俗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塔尔图大学召开。会议由来自爱沙尼亚和比较民俗学学院的特聘副教授克里斯廷·库蒂马(Kristin Kuutma)主持,30多位爱沙尼亚国内外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8.
《岭·格萨尔王传》史诗的主人公岭·格萨尔的生活原型虽然是历史人物,然而作为历史人物的岭·格萨尔与作为文学人物的岭·格萨尔既一脉相承.血肉相连.又不完全是一人.不可划上等号.因为史诗中的岭·格萨尔.已由历史人物升华为文学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周礼·地官·质人>中的一向为学者所忽视的标点问题,重申了中华书局<周礼正义>标点本正确读法.作者结合睡虎地秦简、九店楚简等简牍资料,指出<周礼·地官·质人>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奴隶买卖的反映.推翻学术界长期信奉的郭沫若先生的周奴隶买卖说,为<周礼>一书的断代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同时作者还指出<周礼>此处的“货贿“一词在先秦时期特指金玉类贵重货物,而非一般商品的通称.  相似文献   

20.
路易·艾黎,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上海,目睹“四·一二”反动统治残暴镇压群众、工厂童工受压榨的悲惨情景,毅然留在中国。他在中国60年中,为中国老百姓做了很多寻常人难以做到的好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路易·艾黎1997年逝世,邓小平称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