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志宏 《世界遗产》2014,(5):102-104
编者按:历史文化街区因具备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等特征,被称为“活”的城市文化景观。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以及审美观念上的变化对历史街区保持传统风貌特色带来很大挑战。保护理念与方法则从大拆大建、仿古造假,逐渐趋向于以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的渐进式保护模式。以下遴选出的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案例,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衰败,留下了许多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印记,而今在延续街区传统风土并兼顾城市发展方面,又再现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丁少平  陶伦   《东南文化》2021,(1):14-22
历史街区是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和文化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学科发展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导致我国的历史街区在风貌更新过程中凸显出一些原真性的困境与倾向,并成为制约城市整体风貌、街区艺术形象和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迫切难题.2015年国家住建部第一批公布的五个代表性历史街区的风貌更新实践表明,其...  相似文献   

3.
李山石  刘家明 《人文地理》2013,28(1):135-140
本文以南锣鼓巷为例,剖析了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街区改造与提升方式。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街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改造与提升方式,二者关系密切,互利共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以不破坏历史街区风貌为前提,主要应该注意开店位置、扰民现象、墙体的颜色、门窗的颜色及质地、遮阳棚放置、空调等、灯光强度等因素;发展本地文化为主要创意来源的文化创意产业是避免"千城一面"的绝佳途径,不仅可以传承保护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还可以有效避免其他城市或地区的抄袭和复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城市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商业所浸染,如何处理发展现代商业与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历史城市保护的一个关键问题。历史城市保护与现代商业经济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历史城市风貌的破坏、历史建筑真实性缺失、历史街区交通不畅、景观环境恶化等方面。通过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和商铺形象、增加"体验式"的商业功能、专家工作营的参与形式、有效利用公众人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等保护措施,在完整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协调与商业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尝试构建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商业融合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当前历史城市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鲜明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建筑风貌,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忽视街区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将造成街区灵魂的失落,那些承载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势必变成布景式的景区。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文化保护规划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前提;文化传承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本质;文化元素提炼是历史街区保护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南锣鼓巷是北京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区之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街区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街道形态,功能性质,风貌环境等都受到较大破坏。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市政府将其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但是街区人口密度稠密,房屋产权模糊,建筑风格混杂等常年积累的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得到解决。据实践调研提出,发掘历史街区潜在资源、居民自治管理和有效利用空间可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遵循旧城街区的自身发展规律,引导其与周边历史文化保护区协同发展是实现有机更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的传统风貌,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地区文化。包含了城市、镇、历史中心和居住区。承载了城镇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支撑。本文对晋祠堡旧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济南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济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该街区拥有较多历史文化建筑,且大部分保存相对完好,属于能集中体现济南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该街区目前仍存在种种问题,威胁着街区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导致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为恢复街区原有活力以及促使街区能够较好地保存下去,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街区景观、街区居民、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对街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街区活力复兴的因素,从而提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再生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陆邵明 《人文地理》2013,28(3):51-57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所叙事更倾向于将场所中隐含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到物质空间之中,来凸显城市亚文化;同时,场所叙事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来建构文化认同,培育场所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论文对上海滨水历史街区"老码头"更新进行考查,从场所叙事角度,来诠释与验证其策略在历史街区重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铜官老街作为湖南省长沙市新生的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政府致力于将其建设为文旅产业重地,但随着街区规划与重塑迎来热潮,一些矛盾与问题凸显,如原有景观风貌遭到破坏,基础设施和空间质量亟待提升,当地文化特色流失等。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庞大繁复的发展网,本文主要借助PPP模式,希望为其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燕 《旅游纵览》2023,(4):93-95
铜官老街作为湖南省长沙市新生的历史文化街区,记录着城市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政府致力于将其建设为文旅产业重地,但随着街区规划与重塑迎来热潮,一些矛盾与问题凸显,如原有景观风貌遭到破坏,基础设施和空间质量亟待提升,当地文化特色流失等。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庞大繁复的发展网,本文主要借助PPP模式,希望为其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璟 《风景名胜》2021,(6):0079-0080
要想全面提高城市的外在表现力,必须要对城市内部街区的色彩设计加以充分重视,城市内部的街区色彩直接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特征和外在形象,同时也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层次。文章有效结合某城市内部的历史文化发展城、市内部气候条件以及城市化建设发展目标等,对城市内部街区色彩设计工作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重点提出城市内部街区色彩的更新设计工作方法,对城市内部街区环境进行全面防护,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和什刹海地区的300多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从历史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或人居环境科学视角分析,旧城区的改造都是必然的,居住于此的多数居民对于危房改造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且认同现代化建设可以与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的观点。鉴于此,建议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类,即完全原样保护的区域、住宅区和旅游商业区,在改造的过程中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建筑外观、布局及周边环境与北京旧城风貌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静  陆林 《人文地理》2010,25(2):70-73
文章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城市文化街区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务文化街区、主题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文化街区的主要功能,认为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实质是一个不断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动态螺旋式发展过程;探讨了城市文化街区的功能演化机制,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旅游发展、文化发展是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的三大外部影响因素。认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导入文化街区,是引导街区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鲍懿喜 《人文地理》2012,27(4):49-53
历史文化街区是个极具"空间特性"的场所,它以历史文化氛围为其最丰富的特质,显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多层内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现代商业业态的调整、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在体现城市文化多样性,延续城市文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性与其场所精神之间的关系为理解街区及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脉络,从街区具有的同构历史感与地域性、复兴市井文化、构建与折射社会关系等几个空间特性出发,试图论证不论是在物质性的环境空间层面还是关系性的社会空间层面,历史文化街区都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空间氛围中积极创造着丰富的文脉意义,从而具有了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6.
肖娜 《旅游纵览》2023,(4):48-51
历史街区是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街区记忆有助于增加游客的旅游认同感,而旅游的发展则可以加深、唤醒和延续记忆,有助于街区记忆的传承。本文以上海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发布于网络空间的游客评论为研究数据,运用Python编程中的TF-IDF算法提取评论中的热词并计算热词的热度,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提取游客较为关注的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获得游客关注情况。结果表明:(1)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可以归纳为街区道路、重要景点、设施与服务、历史建筑、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城市印象、美食节庆等8个类别;(2) 8类记忆要素的关注情况不同,城市印象、街区道路、设施与服务、重要景点等4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高,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及历史建筑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低,美食节庆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最低;(3)根据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关注情况的不同,在开发历史街区旅游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记忆要素提升策略。研究结论对于获得游客的关注偏好,明确上海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萍 《旅游纵览》2023,(7):48-51
历史街区是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街区记忆有助于增加游客的旅游认同感,而旅游的发展则可以加深、唤醒和延续记忆,有助于街区记忆的传承。本文以上海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发布于网络空间的游客评论为研究数据,运用Python编程中的TF-IDF算法提取评论中的热词并计算热词的热度,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提取游客较为关注的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获得游客关注情况。结果表明:(1)上海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可以归纳为街区道路、重要景点、设施与服务、历史建筑、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城市印象、美食节庆等8个类别;(2) 8类记忆要素的关注情况不同,城市印象、街区道路、设施与服务、重要景点等4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高,景观风貌、街区氛围及历史建筑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较低,美食节庆类记忆要素的关注度最低;(3)根据历史街区记忆要素关注情况的不同,在开发历史街区旅游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记忆要素提升策略。研究结论对于获得游客的关注偏好,明确上海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非遗文化产业街区是展示城市魅力和文化的窗口,不仅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还能通过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融于一体,带动城市消费。作为旅游城市,蓬莱在文化街区建设上仍较为薄弱,可通过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保障,明确街区主题,非遗为核、丰富周边,保持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推动集聚发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七方面打造蓬莱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从而拓宽蓬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现有城市,大都是沿袭了古代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或多或少都遗留下反映一个城市历史的文化遗存,或是古代建筑,或是地下文物,甚至是历史上的街区布局。这些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0.
后荣萍 《风景名胜》2021,(2):0303-0303
传统古镇的发展不仅限制在风貌、街区及建筑等物质形态上,需要对文化风俗加强开发和利用。部分古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文化风俗逐渐被外来的商业文化取代,失去了原住民的生活常态,古镇缺少自身的精神风貌。为了让传统古镇可以保持自身的发展本色及历史文化,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