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步骤,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最近,我们就青海省小城镇建设情况,到海西、海东的2个市、8个县、12个乡镇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了一些认识和意见。 一 小城镇是按照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是农村牧区一定区域内的人流、物流集散地。主要包括县城、建制镇、小集镇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近30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一大批新型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催生了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省、市、县(区)相应对所辖政区作出重大行政区划调整。江苏省的县(区)以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频繁就是其反映之一。比较常见的乡镇撤并,总的来说是乡的建置少了,镇多了;或者乡、镇都少了,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网络化是城乡之间多种物质的动态流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理想的城市化模式。本文根据城市流强度值确定长株潭城市群三级网络节点,构建城市网络联系模型来确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从而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城市群演化初级阶段的特征,与发展成为功能互补、水平联系和交互增长的网络城市差距很大,必须通过调整网络各节点产业结构、加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展信息网络化、建立政府合作新机制等措施增强城市网络联系,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以下简称"3+5"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测算几年来"3+5"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3+5"城市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模型拟合认为其人口、经济分布的分维值均大于1,表明"3+5"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集中,已处于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为此在对这些特征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可从强化首位城市、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提升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着手对长株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何晨霞 《风景名胜》2021,(6):0112-0113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开始城市化进程。很多小城镇具有很高的建设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时也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加强管网建设和规划,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做好小城镇建设工作,只有同时建好小城镇和城市,才能够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会有一些不理想的情况,必须因地因时制宜,科学规划,多融入新技术。因此文章主要就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大问题。它建设的好坏、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等重大战略问题。但长期以来对搞好小城镇的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致使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存在不少的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要求。有必要认识、探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图为可持续的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近30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一大批新型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催生了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省、市、县(区)相应对所辖政区作出重大行政区划调整。江苏省的县(区)以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频繁就是其反映之一。比较常见的乡镇撤并,总的来说是乡的建置少了,镇多了;或者乡、镇都少了,新建的街道多了。以南京江宁区为例,原有9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006年3月调整为7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昔日的村民,一跃而为城镇的市民,不少村委会随之也变成社区居委会。  相似文献   

9.
地域人文环境下苏南小城镇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小城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过分强调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软环境即人文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苏南模式下小城镇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苏南人文环境的转化。从本土文化、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政策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其地域内本土文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作用于小城镇本身,形成特定的动态开放型小城镇社会人文环境,保证了该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演化,指出人文环境是提升综合社会环境质量,带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冯德显 《人文地理》2004,19(6):75-78
文章通过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历程分析和世界城市化发展实践研究,指出了工业化、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和结果,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空间经济组织的主导形式。中原城市群将在我国产业布局和中原隆起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问题、空间组织、产业一体化、大郑州都市圈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对快速运输系统、跨黄河发展、政府角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线两带"建设与关中城镇群的双向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提高关中城镇群竞争能力及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在分析“一线两带”建设和关中城镇群发展的现状后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星火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形态,是从工业和农业两个层面实现关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力.对于关中地区不同发展层面的城镇,宜采用不同的产业经济政策,促进关中城镇向组团式城镇群发展,为关中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新的产业经济体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研究结论认为,要实现关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实现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的融合,需要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城市协调机制,构建区域内功能性组团式城市群,促进关中城乡经济一体化.“一线两带”建设与关中组团式城镇群建设,宜从产业集群和城镇两个层面进行整合,提升关中城市和经济社会的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文化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兰勇  陈忠祥 《人文地理》2006,21(6):45-48,39
早期的城乡隔离制度造成了我国现存的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必须进行城乡文化整合。本文就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城乡文化整合的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各因子对城乡文化整合进度的影响强弱排序;并且提出了通过加强小城镇的建设来推进我国的城乡文化整合,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大小城镇文化教育及科技投入。第二,立足提高小城镇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加文化整合的底蕴。第三,建立城市帮扶小城镇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城市文化的扩容和普及。第四,拓宽融资渠道,建设小城镇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曹敏娜  王兴平 《人文地理》2003,18(2):37-41,74
本文从区域、产业和社会文化三个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认为高新区承担着"增长极"的区域功能,应该选择符合国家导向并切合当地实际的产业进行发展,并注意培育高新区的社会功能以作为高新区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文章以南京高新区为例,在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几个国家级高新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区域和社会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功能定位,并针对实现其功能定位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良 《人文地理》2004,19(6):6-10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盱眙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立体种植型、观光生态型、规模开发型、庭院生态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着重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指出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山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因地制宜,实现从生态环境资源化到县域经济生态化,树立全新的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丘陵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西汉的内朝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内朝的出现是皇帝专制发展的产物。具备内朝官资格的官员大致有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光禄勋、司隶校尉、大夫、博‘、给事中、诸吏、诸曹、侍中、散骑、等等,而他们自身与内朝的关系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都市圈整合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雯  张小雷 《人文地理》2006,21(4):44-47
都市圈整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挥都市圈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有效整合乌鲁木齐都市圈对新疆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都市圈整合的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通过观念、产业、行政区划等具体整合措施,消除都市圈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障碍,更好的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文章的最后,结合现实状况指出了乌鲁木齐和昌吉将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经济区将逐步形成以及圈内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等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张京祥  张小林  张伟 《人文地理》2002,17(1):85-88,96
乡村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分枝学科,乡村聚落的演化是乡村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中,乡村的意义与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组织,以形成与区域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相匹配的聚落体系,对城乡区域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乡村聚落体系演化理论、规划组织理论。关于乡村聚落体系演化,本文提出了区域空间进程中的四个阶段:农业社会阶段、过渡性阶段、工业化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文章还研究了国际上对乡村聚落体系组织的战略方法,包括职能地域一体化战略、选择性空间封闭战略、乡村城市发展战略。文章结合江苏的有关案例,重点论述了中心镇及中心村选建、设施配置、政策配套等内容,指出:①通过中心镇的建设实现乡镇合并、重组;②通过中心村的建设实现农业空间的集约化经营,推动城市化进程;③通过配套支撑体系来实现对乡村聚落体系优化的引导。提出了中心村选建的主要标准:①区位优势;②联系合理;③规模经济;④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18.
姚娟  马晓冬 《人文地理》2019,34(2):135-142
阐释后生产主义乡村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以无锡马山镇为实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图谱比较法,比较分析城郊乡村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经济形态、功能布局及空间景观的变迁。研究表明:后生产主义乡村具有非农化、多功能化、生态化和空间资本化特征,并呈现多元景观和价值空间;近30年马山镇从传统山村——乡村工业化——生态旅游度假岛的发展过程,也是从生产性乡村逐步演化到后生产性乡村的过程;马山后生产性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过程,是在空间生产机制作用下,面向旅游消费、高品质居住和生态服务等多元价值空间产生、扩张和集聚,具有后生产主义乡村特征的景观在镶嵌、蔓延和组合中得以塑造  相似文献   

19.
Local participation is crucial for linking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to broader economies. Direct employment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lbeit often on a limited scale remains critical for the transfer of expertise and know-how in many developing economies. Focusing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arcerality – a set of spaces, practices and relationship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arceralities of non-prison places such as offshore oil and gas infrastructures. With emphasis on oil rigs and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FPSOs) vessels,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complex labour relations, negotiations and conflicts in offshor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s on local cont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Ghana's oil and gas industry. The paper shows that carceral techniques operate to limit the potentiality of career progress. Offshore labour practices and relations show the new kinds of carceral spaces being created through offshore extraction, and sheds light on how these carceral spaces depotentialize the labour force and reinforc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相似文献   

20.
王运良 《东南文化》2022,(1):139-144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中时时交流融汇,国人逐渐认识到陈列、展览、博物馆的实质内涵与功用所在,并有诸多实践.同时经过中外纵横考察与对比,学者开启了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先河,建构了博物馆学科及专业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建设与管理、发展历史等作了见仁见智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张謇、蔡元培、陈端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