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坎的故事     
听老人们讲,古时候,在布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叫坎。他自小就很勇敢,七岁就跟爹到山里打猎。不幸,在他满十五岁那年,爹得了重病,临死前,紧拉着坎的手,对他说:“坎儿,爹怕是不行了,爹死后,你要在家里好好练习弓箭,等箭法练精了,你才可出外谋生。”爹爹说了这几句话就断气了。坎牢牢记住爹的话,天天练习弓箭,手红了,肩膀肿了还照样练。就这样,坎苦练了整整三年,箭法越练越精啦,三发三中,十发十中,百发百中,于是,他准备出外谋生了。临走前,他削了九  相似文献   

2.
《名人传记》2018,(3):96-96
《名人传记》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我是一名八十三岁的退休干部,与《名人传记》结缘已经三十三年了。  相似文献   

3.
她虽然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家产,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但她却以勤劳、善良、贤慧之美德,哺育了一位世界名人,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和罗罗是‘一奶同胞’!“罗罗,就是我的弟弟华罗庚!我们家里人都喜欢这样叫他。“我母亲就生了我们俩。“我比罗罗大三岁。”前不久,我登门拜访了已故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她向笔者侃侃谈起他们生身母亲的往事……“我母亲的老家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我妈18岁那年,与我父亲华瑞栋结婚。“我姥姥家比较穷。小时候,我妈带我去过姥姥家。她的住房很破旧,下起雨来…  相似文献   

4.
因爱盗名     
我被盗了。 2006年.有人把我2002年在网上论坛发的文章用她自己的名字,投给了某个不大知名的杂志,几乎未改一字。我后来才知道,这不叫“抄袭”,叫“盗文”。明眼人为我喊冤,  相似文献   

5.
周末在大明湖公园闲逛,一群票友正在练嗓,几位学快书的少年,也说得有模有样。周围的仿古建筑群似乎让时光逆转,我恍如回到那个“曲山艺海”的老济南。说书、唱戏、杂耍、相声,百余年来,那些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艺人们,不知为济南这片“曲艺江湖”留下了多少传奇。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京剧演员赵燕侠,12岁那年搬到北京,住在周家的一座破四合院里,院内是灰方砖墁地,平平整整。已经接近正式演出年龄的赵燕侠,此时为练出成套的武功,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早和晚,天天在院子里练来练去。 盛夏,她顶着骄阳,穿上棉背心,外边穿靠,还用绳子扎紧,这叫“夏练三伏”。开始,刚穿上这“行头”,就是一身汗。可是越练汗越少,练到后来,连中伏天也能练上两三小时不出汗。严冬,外边下着鹅毛大雪,她也不肯罢休,这叫“冬练三九”。天气越冷,她在外边练得越起劲。开始,她到院子里,觉得身上发抖,手脚麻木,可练上两三个小时之后,她周身温暖,面…  相似文献   

7.
学徒金为木:我叫金为木.金,祖先姓金.为,是我们的字派.木,因五行缺木才叫木.缺木嘛,本来可以多几重木,像森啊、林啊,但我有一个长辈叫光森,我就不能用森字了.还有一个同辈叫为林,所以我只能取一个木了.我是1932年11月15号出生的,今年76岁了.  相似文献   

8.
按我们中国的老说法,人活70古来稀。我7岁练武术,今年已87岁,练武整整80年。  相似文献   

9.
遇见Beatrice     
12岁那年,我遇见了一位叫Beatrice的少女。 我是住在一本儿童读物中与她相遇的。书中有一段介绍但丁和《神曲》的浅显文字,大约是说,但丁9岁时在遇到了比他小一岁的小姑娘Beatrice(文中是一个拙劣的译名),一见倾心。  相似文献   

10.
我叫田宏奎,小名叫田六,兰考县葡萄架乡土山寨村人,今年81岁。我在19岁那年的年底结了婚,结婚后七八个月就被日本人从土山寨抓走了’。当时我给别人当长工,掌柜的叫郭同,他的兄弟叫郭涛。郭同是皇协军,住在塞寨,他跟江少雨关系好,在江少雨那里的拳场教授武艺。  相似文献   

11.
回眸去年,在迎香港百年回归祖国之际,本刊编辑部全体同志曾以极大的热情,为此广泛组稿、特辟专栏(内含三个纪念图片专版),先后发文稿15篇、图片19帧,受到了文化部港澳台司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在这一年之后的今天,以文化部为首联合筹办了“庆香港回归一周年名人书画展”。为此,本刊记者特写了这篇报道,并与《怀念香港出生的军旅老画家艾炎》同时刊出。  相似文献   

12.
邓小虹 《世纪》2023,(5):57-61
<正>我印象中的三伯伯一家我的爷爷、奶奶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四个男孩,两个女孩。父亲邓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有一位比他年长10岁的三哥叫邓叔群,我们从小叫他三伯伯。童年时代我家住在城里,三伯伯家住在中关村科学院宿舍被称为“特楼”的一座灰砖楼房里,当时那里集中居住了一批为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代科学家。平日两家人走动不多,  相似文献   

13.
我演京剧中的杨白劳[节录]李少春遗篇演现代戏在我来讲,这还是头一次。……(一)在创造杨白劳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动作上,我一方面是从生活中找素材,一方面也吸收运用了传统戏里的表演技术和表现方法。……我的家庭是农民出身,父亲在15岁上才进戏班学戏,到成了名...  相似文献   

14.
张宁 《文史天地》2012,(12):71-74
我是1917年出生的,今年已95岁了。方正是我的笔名,我真实的名字叫蒋伟。因为过去总是用“方正”作笔名,真实名字反而没人叫了。我出生在上海,家里很穷,14岁就在当铺里当学徒,上不起学,初小都没毕业,一辈子一张文凭都没有。但是我有文化,完全是自学成才的。因为我能写能画,别人都叫我“万宝全书”和“多面手”。我这一辈子算是被文化害了,却又沾了文化的光、被文化救了。  相似文献   

15.
我的故乡巩义市,和登封市相邻。我不知道我父亲是什么时候认识少林寺和尚的。我大约是在15岁左右,有一年的阴历正月十几随父亲去登封少林寺,第一次见到了该寺的和尚。我记得,父亲和三位和尚接触较多:第一位叫贞俊,比我父亲年岁大,我叫他伯;第二位叫体性,比我父亲小,我叫他叔;第三位叫恒林,我同他的接触较前两位少,他是住持(即方丈),人们尊称他为“当家”。当时,少林寺里的出家人很多,主要是前两人接待。  相似文献   

16.
加入人物周刊之前,我是专职体育记者,跑体育最大的感受是人老得太快。练体操、跳水的孩子们,都只不过十来岁,小疙瘩豆似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却已经为国家争金夺银去了。  相似文献   

17.
太太     
我一直叫她太太,从记事起,她一直是那个样子,裹过的很小的脚,略微驼起的背,消瘦得像风干的果实似的脸庞,干枯的手一直是干枯的。记忆中惟一的变化是太太嗓子慢慢地哑了。太太今年八十六岁了。太太是妈妈的奶奶,到我这代是四世了,如今我的孩子已经六岁了,我不知道孩子应该叫她什么,便让孩子叫她老太太。太太听到我的孩子叫,总会很响亮地答应一声。可每次我听到这响亮的答应声时,心总会倏然紧缩一下,毕竟时间是不等人的,我知道孩子可以当她的面叫她老太太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江汉路今昔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帝国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次年,我从农村来到江汉路上(时为歆生路)学徒。从这时起,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工作、生活在这里,亲身目睹江汉路的发展变化,是历史的见证人。 1946年1月,汉口商家纷纷从重庆返汉复业。这时,我第一次来到江汉路上,只有15岁。我看到日本败军在江汉路上打扫清洁卫生,推着垃圾车疏通路旁下水道的污泥。 战前,江汉路以繁华街道著称。但这时我所见到的并不是繁华的商业街,而是被日军占领后践踏破坏的情景:街两旁房屋破损严重;路面砂石裸露凸凹不平,车来人往行走不便…  相似文献   

19.
一、出生在战争年代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宁晋县张家庄。离张家庄25里有一古代建筑"赵州桥"。儿时听母亲给我念民谣:赵州桥鲁班修,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碾了一道沟。宁晋县还出了一个名人叫张之洞。张之洞曾做过慈禧太后的军机大臣和两广总督等高官。父亲给我讲过,张之洞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去考秀才,识破了考官的戏弄,以他  相似文献   

20.
橡皮擦 我6岁时人上海的觉民小学一年级,好像整个人都变了。我不再是自由自在的“戆囝仔”(家里人这么叫我),而变成用上海话发音的林玉如,学校里的人连名带姓这样叫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