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饮食结构的变化看今日西藏人朗杰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内涵极其广泛、丰富。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向着着现代文明──科学、营养、卫生的方向发展。如今这种饮食方法,逐渐进入百姓家。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世世代...  相似文献   

2.
秦至西汉,饮食结构与先秦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调味品、尤其是酱,依然是重要的佐餐食品。战国和秦汉时代的出土实物中均有用作盛放调味品的器皿,其中若干自明用途者适可与文献互证,因使我们有可能据此大致复原当时饮食生活的一角。  相似文献   

3.
虽然食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食盐对于人体产生作用的医学机理直到20世纪才逐渐为人所知。英国将食盐对于人体的害处置于食品政策的范畴始于二战后国际上对于饮食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食品政策医学委员会及其后继者英国营养科学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制定低盐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建议,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的三次国际范围内的关于饮食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实验,为英国政府低盐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食品标准局是低盐饮食政策实施的主角,"盐与健康共同行动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是政策实施背后主要的压力团体。以英国低盐饮食政策的形成为个案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英国政府食品政策的制定,更能丰富既有的英国食品政策史以至英国医疗卫生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傅璐璐 《风景名胜》2021,(6):0266-0267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透过饮食习俗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与生活习惯,而它的变迁也是时代变化的结果。随着农业的发展,韩国人形成了以大米等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在近代以来,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彩,饮食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两级向三级的转变。像所有传统社会一样,中世纪早期后半段(9-11世纪)属于两级(骑士和劳动者)的社会结构。12-15世纪欧洲社会结构从两级向三级转变,在乡绅和低收入者之间产生了以商人、专业人士、富裕工匠和富裕农民为主体的中产阶级。中世纪中晚期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大约在2英镑以上,但他们中已有许多人的收入超过5英镑这一小乡绅的最低收入标准,大商人和律师的收入超过骑士甚至贵族。中世纪中晚期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先后发生根本性变化,小麦面包、动物蛋白和麦酒构成食物消费的主体,因而中产阶级与低收入者的食品消费结构差别不大。然而,与低收入者相比,中产阶级却拥有更多的土地和住宅等不动产,以及生产资料和生活耐用品,因而他们的收入中非食物消费占有更大比例。  相似文献   

6.
牛文琴 《沧桑》2014,(6):113-115
20世纪前期山西雇农饮食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的大宗,饮食结构极其不平衡且数量有限,生活是极其贫困的,不仅如此,实际上山西乡村农民的生活是普遍贫困的,入不敷出的状况比比皆是,其生活维持在最低限度上,且有贫困化加深之势。  相似文献   

7.
新疆罗布淖尔古墓沟青铜时代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骼中无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羟磷灰石,羟磷灰石中的微量元素又是人类饮食结构的潜在表现物,活体骨骼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饮食中微量元素的最好体现,而被埋葬的骨骼经过沉积作用后骨骼中微量元素变化较小,是其生前获得微量元素的合理反映。因此分析骨骼内羟磷灰石中的微量元素,是探索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廖跃文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组织、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地理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动,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使大量的农民从经济上和法律上摆脱了对土地的...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晚期英国市场结构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工业时期英国城乡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于12至14世纪,其中各级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世纪后期由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纺织业的兴起及出口贸易的扩大、国际性大集市的衰落、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使得市场结构完成了从以农村市场为主体向城市市场为主体的转型。市场结构的转型改变了市场的性质,密切了城乡关系,促进了城市体系的成熟,加速了以伦敦为聚核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论喝粥     
粥是极普通的食品,可以说人人都喝过它,但是吾国讲饮食烹饪者对它则极忽视,其实这是吾国食品中极好的一种发明,且种类极多,是西洋各国望尘莫及的。说它种类极多,大概已有人不相信,若说它算是一种发明,则听者或可以笑掉大牙。其实这句话,并非随便说说,是有根据的。例如西洋,几乎就可以说是没有粥,他的汤中往往放入玉米屑、土豆泥、面粉...  相似文献   

11.
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饮食文化渗透到考古学领域,是朱江等老先生对考古学的一大贡献,这一开拓性的先识,实现了考古学从单向思维的类型学向复杂思维的饮食考古学的重大飞跃。它是考古学的升华,更是考古学新生的开始。在老一辈学者的启发下,本人结合太湖地区的考古资料和有关的古文献资料,试对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的基本现象,诸如饮食结构、饮食形式、饮食器具等略作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此,古代人类的饮食问题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田野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对山东史前时期居民的饮食生活进行了初步考察,着重从粮食、肉食、水产类、蔬菜与水果以及酒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时期居民的饮食结构主要以谷物类为主,肉食类为副,蔬菜与水果以及酒类副食品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约瑟夫·张伯伦的激进主义李季山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变。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此时开始发生阶段性变化,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转变。国家开始在整个社会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相似文献   

14.
西夏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等民族,其饮食文化具有多民族的特点。西夏的食物原料由肉乳、粮食、蔬果和盐等调味品组成,主副食烹饪方法多种多样,饮食器具种类众多,丝毫不亚于中原内地,材质以陶瓷为主。西夏的宫廷饮食已相当精美,强调安全可靠。中期以后,官僚贵族的饮食生活多以奢侈相尚,普通百姓的饮食比较简单,农民以粮食为主,蔬菜为辅,肉食较少;牧民则以肉乳为主,粮食为辅。  相似文献   

15.
甘南藏人饮食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藏人和其他民族杂居既久,饮食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调制食品长足发展。但是,广大农牧民群众仍以肉、乳、酥油糌粑为主食,而当地汉、回群众也视之为上好食品。按照传统习惯,牧民制作肉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古后期南部德意志出现了绵延起伏百年之久的农民斗争浪潮 ,农民的法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重大变化 ,从古法到神法是其中的一条基本线索。农民在斗争中先是依托古法即日耳曼人的习惯法 ,多次失败后转而诉诸基督教神法。经过农民斗争的实践和宗教改革家的大力阐发 ,神法成为德国农民战争的思想基点。德国农民战争的神法特征 ,既显示出它与以往农民斗争的继承性 ,也展现了与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殷商酒文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商酒文化初论张德水言及殷商,治史者无不惊叹其酒事之炽烈。然而,殷人饮酒,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饮食行为,它与当时的经济基础、饮食结构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殷商酒文化实际上就是整个商文化史的缩影。因此,加强殷商酒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物产的不同,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心理素质.在这个基础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民情风俗和生活习惯.“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和生活的更美好,第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吃的问题,长期的生活实践,就形成了灿烂的饮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也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定襄县地处忻定盆地东部,滹沱河、牧马河横贯东西,既有平川,亦有丘陵山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而定襄的饮食文化也就较为发达,无论是节日,还是日常饮食或祭祀等饮食,其食品种类繁多,做法和吃法各呈异彩,形状、名称纷纭百态.现就定襄的节日饮食和日常饮食作一概略的叙谈.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并步入现代化的国家。今天的英国,虽早已实现了现代化,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现代社会,但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居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今天的英国,农业繁荣、农民生活富足闲适,皆源于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进而珍视农业并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的过程。而赋税制度也相应经历了以农业税为主到以工商税、所得税等为主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中古后期、近代早期、近代晚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及欧盟时代五个时段阐述英国政府的农业政策及农业税制演变。通过对英国政府农业经济政策的认识,了解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趋向和问题,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明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域上看,明代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从时间上看,明代前、中、后期各地区人口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明代人口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城镇的发展、劳动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局部地区人口过剩和资源紧张等方面均产生了极大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