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经历了从古代货币演变为近代货币的转折。清朝政府在纸币发行初始,信誉良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中后期,由于列强的入侵,清朝政府的货币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货币制度演变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货币流通制度,使中国的货币经济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货币经济,直至最后清王朝覆灭。同时它催生出一个近代中国货币革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张宁 《史学月刊》2005,(2):43-48
18世纪中叶以降 ,中国货币制度的近代化渐次展开。新的货币单位———“元、角、分”体系随之出现 ,在与传统货币单位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1910年成为法定货币单位。通过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努力 ,“元、角、分”体系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虽然有悠久的铸造使用货币的历史,但近代以前只有货币制度而无货币本位制度。近代中国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开始考虑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以"两"还是以"元"为货币单位问题上争论不休。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才确定国币单位名称为"元",以银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另以五角(半开)、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币,五分镍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从此,我国货币进入以"元"为主币的时代。但近  相似文献   

4.
正金代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金代货币制度与政策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分"界分"交钞的印行和法定银币的流通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创举,金代货币体系和通货膨胀等相关问题,长期以来为史学界密切关注,相关记载在金代及以后的文献史料、文人笔记、文集和碑刻中均有涉及。广义的金代货币制度与政策的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货币本身的研  相似文献   

5.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包括朱元璋建明前的铸行大中钱时期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纸钞、白银构成其时的流通货币结构。因此钱法、钞法与银两制度同属明代货币流通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银本位大国,银两和银元是货币的主体。银两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货币制度。以白银重量计值。以两为计算单位。故称银两。但银两的成份极为复杂,使用也不方便,所以,到后来只作记帐单位而不做为货币到市场流通了。银元是一种铸币,有一定的模式、重量和质量,最初是由墨西哥输入的;光绪年问,中国开始自铸,由于银元使用起来比银两方便,到中华民国,已成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陈隆文 《史学月刊》2005,2(6):32-38
作为历史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货币地理研究迄今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围绕历史货币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我们对历史货币地理研究的对象、具体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开创中国历史货币地理研究的建议,主张对先秦以来中国货币制度中长期存在的货币地域性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金的货币性问题述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以黄金为币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建立,长达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黄金一直在我国货币制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货币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货币史学界、经济史学界以及钱币学界对我国历史上是否以黄金为币,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和分歧。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仍然是彭信威、萧清等前辈货币史学家的学术观点,认为黄金自春秋战国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秦汉时期发展到顶峰,东汉以后,黄金的使用“骤然减少,而且它的货币作用也衰退了”。①部分学者因黄金作为货币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流通性远不及铜钱,故…  相似文献   

9.
叶世昌 《钱币博览》2002,(2):4-6,14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但在1933年废两改元前,中国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的国家。货币本位制度和货币制度不是一回事,两者不能混淆。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的《序言》中说:“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的。不过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那么,历史上的各种措施,无论怎样混乱与不合理,都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他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可言的。因他没有使用“货币本位制度”这个概念,所以既说中国古代没有货币制度,又说“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都可以说是一种(货币)制度”。他的话实际上表明:中国古代有货币制度,但不是货币本位制度。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以来,中国货币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和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特别是新大陆发现后,北美大银矿的发现、西属殖民地银元的铸行、丝银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传统的币制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行使铜钱和纸币的货币体系,开始向着使用银和铜钱的时代转变。本文将从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讨论这一问题,那就是西方传教士眼中的近代中国币制演变。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货币的关系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传教士留下的许多文献,如书信、文章、论著及回忆录等,这些对今天人们研究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独到而珍贵的史料。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不仅在理论上关注中国的货币制度及币制变化,还通过教会发行私票的方式直接影响近代中国币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正白银伴随着明代嘉靖以后的赋役制度改革取得了主导货币地位。万历六年(1578)《万历会计录》的编撰,标志着传统中国进入"白银时代"。然而,白银货币时代的到来,并不像今天"一国一通货"的货币制度,实现货币一元化的形态,而是白银、铜钱和民间私人纸币并存互补的流通格局。白银作为货币所展示出来的功能,对于不同社会经济主体(不同阶层)、不同市场领域产生了不同影响:作为财政税收手段的白银,在社会财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建立,结束了近百年来货币制度混乱的历史,真正实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开创了货币稳定、经济振兴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人民币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种准硬通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要求改变我国法定货币名称和发钞行(央行)名称及取消分币、改变币制等声音。本文即对这类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清朝咸丰年间,是我国传统的银钱并行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其币制变动之激烈、频繁和无序,为历朝货币史所罕见。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影响波及全国,由此引发了金融和货币流通领域以及市场物价的多米诺  相似文献   

14.
清朝时的货币制度承袭前朝制度,有先进之处,也存在许多弊端,与现代货币制度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实物货币与信用货币的差异,货币管理机构性质和职能的不同,货币流通的差异,以及关于货币发行、流通的理论基础不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中国已形成较成熟的货币管理机制,不需再考虑货币的重量、成色等问题,国内使用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完全可以满足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中央银行的职责更主要集中在对金融机构、外汇汇率的管理上。  相似文献   

15.
<正>银两是中国传统的称量货币,近代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货币制度,是我国仅有的货币文化,而京津两地的银两有相近的特色,略作小文浅述。一、北京的银两道光年间,直隶深州孤城村卢天宝在北京珠宝市创立了久聚炉房,铸造银两,后来卢氏亲族纷纷来到北京开设炉房,复聚、万聚、全聚、增盛、增茂、聚增、德顺等炉随后跟进。开立炉房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不断完善我国的货币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至今已先后成功发行了5套人民币。从50年代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了人民币硬币。自此,新中国货币进入纸、硬币混合流通的时代。80年代为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了货币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还相继发行了多种流通纪念币和金银纪念币,丰富了我国货币品种,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货币体系。这个品类丰富的体系,作为收藏对象,在人民币收藏热中,又被集藏者们开拓分出更多的门类。  相似文献   

17.
正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在货币制度的建设上,经历了政府层面力主用钞,禁钱禁银到钞法不行的过程。与此相应,从临近东南沿海对外走私贸易地区的南方开始,民间市场自发推升并形成白银成为主导货币,铜钱成为民间自律货币的格局,最终驱使帝制中国以1581年一条鞭法为标志迈入白银货币时代。货币形态的选择既是时代需求基于货币形态的特质对特定货币形式的辨识,也是特定国内和国际情势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货币形式提  相似文献   

18.
白云翔 《文物》2022,(1):43-51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不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发达,而且中外交流也空前高涨。伴随着汉王朝开启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脚步,汉朝物产也随之向世界各地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成为汉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物质载体[1]。在此过程中,铜镜作为汉朝的物产之一也随之大规模向域外传播,成为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使者"。韩国庆山市阳地里墓群汉代铜镜的出土,作为韩国境内汉镜的最新发现,成为汉代中韩交流的最新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19.
王莽货币制度改革是中国货币史上光辉一页,其发行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更易之快令人瞩目。运用历史文献、考古材料方法重新对王莽四次币改的路径与动机、货币的形制与式样进行考察,以说明不同币种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在当代经济学视角下观察王莽所推行的货币政策,蕴含多种经济理论,如通货膨胀、兑换比例、货币职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虚值货币等,尤其是虚值货币所提倡的大额货币、货币符号理论具有超前意义,其科学性和前瞻性是值得当代经济学领域所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钱币》2006,(1):28-28
上海市钱币学会于2005年11月27口至29日,在浙江嘉兴市召开了“中国货币制度和货币思想研讨会”。中国钱币学会姚朔民秘书长、上海市社联学会处领导到会指导。浙江省钱币学会等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6篇,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从多个方面对中国货币制度和货币思想进行了研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