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朴生原名肖树域,字朴儒,1897年10月4日生于四川省德阳县天元镇。作为我党旅欧小组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巴黎指导华工、华人、勤工俭学学生开展了反帝运动,引导青年觉悟并使其接受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肖朴生英年早逝,故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但邓小平却对肖朴生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的40年代,在中国的东北部有一座小城,曾经燃起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短短半年的时光,星星之火迅速蔓延,遂成燎原之势,革命浪潮波及北满及东北。一个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其创建的根据地一时间被传称为"东北的小延安",成为北满地区建党、建政、建军及土地改革的指挥中心。而这一切均始于"走群众路线"。这个人就是陈云,这个小城就是宾县城(宾州)。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1945年11月,陈云同志出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初到北满分局  相似文献   

3.
青花双城记     
在荷兰代尔夫特和葡萄牙波尔图,两个和中国不搭边的小城中却隐匿着无数青花瓷。正值中国新年,《中国国家旅游》为您探访隐藏在欧洲的“青花瓷”情节。  相似文献   

4.
董蒙晰 《神州》2013,(9):226-228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选取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的"千年古镇"富阳新登镇为例进行调研,考察小城市培育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为问题以及可行路径。论文从农村社区的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着眼,总结新登镇政府在小城市发展中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进而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发展乃至全国城市化道路进程中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城镇远     
张孟 《旅游》2003,(2):44-45
去上海的火车经过这里时都是清晨,从车窗望出去,一座明媚的小城刚刚从梦中醒来,宁静、清秀,楚楚动人,尤其那水,碧绿碧绿的,小城一半浮在水面,一半浸在水里……车不停,一个长长的隧洞如一道深沉的黑幕.小城从眼前一下子消逝了。我数次从它的身边经过,却始终弄不确切它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强战士、中共重庆地委(即后来的中共四川省委)的主要创建之一、大革命时期中共四川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杨阁公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与后来成为新中国元帅的朱德、刘伯承、陈毅三人患难与共、并肩战斗,并对这三大元帅的早期革命活动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他们之间虽然共事时间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其战斗友谊和革命精神颇值一书。  相似文献   

7.
刘建美 《百年潮》2004,(5):43-48
1926年冬,中国大地上正汹涌着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洪流.北伐已取得辉煌的胜利,引人注目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席卷了北伐军所到之处.但是,在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中却隐藏着愈益严重的危机.帝国主义加紧分化中国革命阵营,蒋介石不断制造事件破坏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出现了不祥之兆.中国革命在喧嚣中酝酿着重大转折.值此乌云密布、山雨欲来之际,远在莫斯科一直关注着中国革命的共产国际决定派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来中国指导革命.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中欧风美雨流行,作为西方新知识之一的马尔萨斯人口论迅速成为大部分趋新读书人的新信仰。但国民革命发生后,孙中山阐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时,却提出绝然不同的民族主义人口论,影响到一批受革命感召的知识人。两种人口论的冲突开始在新知识界出现,并在如火如荼的革命进程中直接对撞。1926年《现代评论》上的一场争议,即为显著的表现之一。论辩虽未展开所有焦点议题,却揭开了此后“过剩”“增殖”两论长久对立的序幕。此外,论辩虽围绕人口走向问题展开,背后却也潜藏有双方价值观念、“趋新”道路选择的分歧。  相似文献   

9.
在鄂西北,有一座名叫老河口的小城。尽管这座小城滨临碧水悠悠的汉水,背靠林木葱秀的马头山,风光十分旖旎,但在全国来说,这座小城却是鲜为人知的。然而老河口却与当代的一个名人——李宗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是我党较早关注妇女问题的先行者之一,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他都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妇女问题的思想。本文试就毛泽东关于妇女问题的经济观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毛泽东妇女经济观的形成毛泽东的妇女经济观作为毛泽东妇女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中国革命实际及妇女运动相结合在实践中的反映。具体分析毛泽东妇女经济观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妇女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中…  相似文献   

11.
谭锐 《黑龙江史志》2012,(15):55-56,5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视民族资产阶级为革命的一个重要动力之一。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却带有与生俱来的两面性,时而支持革命,时而脱离革命。因此,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民族资产阶级是背叛了革命还是保留了其革命性是需要我们去认识的一个问题。应该说,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然留在了革命阵营之中,依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相似文献   

12.
二四年第四期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南京雨花台是中国最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在雨花台烈士中,有一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早期太阳社成员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的洪灵菲。洪灵菲为广东潮安人,1922年考入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即中山大学前身),老师中即有他十分敬佩的郁达夫。洪灵菲中学时即对文学情有独钟,他读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雪莱、拜伦的诗作,常常如痴如醉,为此,他成为郁达夫的高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洪灵菲受着革命高潮的感染,思想倾向革命,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4年,洪灵菲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当时担任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战士,自投身革命那时起便同毛泽东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国上将陈士榘就是其中一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他曾担任“特种工程司令部”司令员一职,并奉党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组织领导了我国“两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因此获得了“中国核工程司令员”的美名。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陈将军始终追随着党和自己领袖的脚步,不计得失,殚精竭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核司令”曾是毛泽东那个山头上的“山大王”!1909年4月,陈士榘出生在武汉市黄土坡的一个新军军营里…  相似文献   

14.
王霜 《炎黄春秋》2023,(9):59-62
林伯渠,“延安五老”之一,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国共两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内少数几个20世纪初就投身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从最初追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终身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林伯渠政治信仰的确立,既有马列主义理论影响的缘故,更主要的是他在早年一系列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信仰一经确定,便终生不渝。  相似文献   

15.
圆梦之路(下)苏秉琦(一九九四年十月)北大“教育革命”的反思北大设置考古专业后,就认真学习苏联经验,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基本上是照搬苏联莫斯科大学的一套,当然具体内容则是中国各时代的考古实物资料。那时,虽然感到学步艰难,却并没有认识到此路...  相似文献   

16.
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之发现阎愈新30年代在上海的鲁迅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鲁迅、茅届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也没有底稿。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为探求这件贺信作出了贡献。冯雪峰和茅盾都谈到...  相似文献   

17.
列宁创建的第三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1943年6月由斯大林决定解散。它是国际共运领导中心,总部设在莫斯科。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它属下的一个支部,并直接受其领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努力指导着中国革命.以至左右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命运,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然而,它真的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吗?对于在中国革命中土生土长的领袖毛泽东,他了解多少?又对他有过怎样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18.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民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并为以后的革命运动开辟了道路。但是,作为这次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力量的表现——民军组织,却一  相似文献   

19.
黄澄 《黑龙江史志》2012,(12):24-25
<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野蛮入侵,清朝的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陷入深重的苦难中,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民主、自由的思想却在不断延蔓,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理念在有识之士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就此逐渐汇成了一场革命的洪流,并进而形成了重要的民族革命运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纵横》2011,(11):45-49
自1895年至1910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屡挫屡起的武装斗争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濒临覆亡的境地。这些起义尽管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昭示着一场大规模的革命风暴正在凝聚之中。1911年4月27日,武昌起义前夜,由黄兴直接策划和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它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为悲壮、最为震撼人心的一次武装起义,也是黄兴艰苦卓绝的革命军事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