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旅游学的理论构成和形成特点看,旅游学属交叉科学;从旅游学的作用和功能看,旅游学又是一门软科学。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系统,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系统性、群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有多种分类。若按学科划分的规范方法,旅游学可以划分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应用理论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张佑印  马耀峰  顾静 《人文地理》2016,31(3):145-150
在系统梳理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从独立学科和交叉学科两个视角对旅游学的研究体系进行了解构,并从人地关系角度对旅游学研究体系进行了重构。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学现有研究体系无法达到高度的逻辑自辩,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而通过解构现有研究体系,进一步确认了"旅游学作为交叉学科"的观点,并将旅游学研究体系构建为人地二元结构。其中"人"是由主人和客人构成的主客二元结构,"主人"进一步细分为原住民与从业人员的二元结构,"客人"则可进一步细分为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二元结构;其中"地"则由目的地与客源地构成二元结构,"目的地"可进一步细化为人文类和自然类二元结构,"客源地"则可细化为亲景地和疏景地二元机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凌云 《旅游科学》2012,26(1):13-25
在不同的语境下,“旅游”的含义是不同的,内涵复杂多义。“旅游学”一词一般只存在于《旅游学概论》类的教科书中,但从目前坊间收集到的国内《旅游学概论》类的教材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旅游学的内涵和外延,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分类和归属等,各家看法都还很不一致,国外!学者对于此也无明确的一致意见。本文认为,旅游学的学科发展和体系建设应该从旅游的最基础、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概念出发来研究和构建。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是个新兴学科。近些年的学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科体系已基本明晰。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旅游学科还不完善,学术积累还不很丰富。在旅游学研究中最令人为难和感到不解的是.当代高利用价值的旅游文献的缺乏。因此,探索旅游文献的编纂方法以及如何丰富旅游文献的内容、提高旅游文献的使用价值,成了当前旅游学研究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大科学思维与21世纪旅游学理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大科学的思维观念对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方法论、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理论革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游纵览》2016,(6):34-35
旅游学的学科基础一直是被讨论的一个问题,在有关旅游的讨论中,旅游学的学科基础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很多学者也讨论过,但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笔者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划分旅游学的学科基础。指出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文化学,美学,心理学三门学科是旅游学研究的重点,以期对旅游学的学科基础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斌  杨钊 《人文地理》2020,35(6):18-25,131
老年旅游的发展是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象之一,成为了旅游学、老年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老年旅游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尚处于现象描述等初期阶段,各学科关注度和研究深度较一般。本文以人文地理学科为背景,收集、整理并仔细分析了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主要文献,系统性的地总结了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进展脉络、线索、较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观点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介入状况。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目前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不足,作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对老年旅游研究的适用性研判,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框架。一方面致力于解决现实的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是寻求人文地理学科在老年旅游研究中的深度介入,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旅游学的十个分支学科,对1973-2003年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主题词索引》(Subject Index)进行了多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阐述了这十个分支学科与整个旅游学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并分别探讨了这十个分支学科各自的进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浅论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掀起的文化、旅游热,推动了学术界对新的学科体系的探索,旅游文化学便是其中的新学科之一.本文拟就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敬请学术界同仁斧正.我国历代的旅游文化资料均混杂在各类文献、文物资料和口碑资料中,所以,过去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由历史学、文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学、民俗学、旅游学等  相似文献   

11.
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的"遗产"名称来源于一般生活常规的"遗产"名称,实物形态为财产,两者之间既有相同及重迭的部分,又有不同的特征。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并不仅仅着眼于其权属、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着眼于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审美等文化价值,关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可对遗产作不同的分级和分类。遗产学专家的长期论证表明,"遗产"一词较为贴近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为营造新兴的最大产业群可持续发展和宏观配置体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超前研究,从增长势、承载力、关联效应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理、国民经济功能、21世纪发展目标、资源系统、规划系统、指标体系、宏观配置、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造等重大问题,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同研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以此契机建造旅游学新体系,充分显示地理学在发展旅游产业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研究关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对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基础问题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为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研究关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对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基础问题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旅游纵览》2015,(4):42-43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国内外引用率较高的节事旅游相关文献,总结概括该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和研究脉络,进而提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前言随着节事相关刊物和专著数量越来越多,碎片化的节事研究状况已不复存在,节事研究内容框架已经初步成型。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各自学科话语体系下对中西方节事活动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节事领域研究议题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旅游纵览》2015,(8):42-43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国内外引用率较高的节事旅游相关文献,总结概括该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和研究脉络,进而提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前言随着节事相关刊物和专著数量越来越多,碎片化的节事研究状况已不复存在,节事研究内容框架已经初步成型。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各自学科话语体系下对中西方节事活动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和经验研究。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节事领域研究议题比较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德刚 《旅游科学》2000,(2):5-7,22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或学科都有与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内容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以作为该理论和学科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根据其学科性质和特点,我们应使用如下研究方法:一是综合法和借鉴法;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三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构建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学界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学科体系和规训制度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研究、创新,进而确定学科边界、内涵范畴、发展方向、规范要求,是学科构建的基本工作与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本文,将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考核方法等四个方面围绕提升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讨。"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入门级课程。提升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有效性对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当前高职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是在与党史和革命史体系逐渐区别开来的过程中初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李新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奠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基本框架。王桧林主编的北京师大版《中国现代史》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框架。它的撰写、修改、趋向完备是和中国现代史学科的形成密切结合着的,它所提出的“三条道路、两个斗争、一个结局”的中国社会的演变规律为史学界所公认,它为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