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末广西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封建帝制外罕见的官场现象,故其使得西林声名远播。本文钩沉清末名将两林岑氏“一门三总督”之一的“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人生足迹,向世人展示其文武人生及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2.
尹传刚 《沧桑》2010,(5):125-126
1907年5月,岑春煊面参庆亲王奕匡力,掀起丁未政潮之序幕,他和同为清流的军机大臣瞿鸿礼几企图扳倒借立宪以谋私利的奕匡力和袁世凯,庆、袁亦展开反击,并逐渐占据上风。政潮于同年8月以岑春煊被开缺而结束。丁未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大高潮,它对预备立宪和岑春煊个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陆荣廷和岑春煊,同是民国初年在中国政坛上颇有影响的广西籍军事政治人物,他们曾参与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陆荣廷与岑春煊的关系,将有助于广西地方史和中华民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岑春煊(1861—1933),字云阶,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是我国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清末,官场上下,贪污腐收,敲诈勒索,穷凶极恶,人民深恶痛绝。岑春煊有志冒天大的风险为清廷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扭转社会风气。他的行为最后引起慈禧对他的罢职,可也得  相似文献   

5.
岑春煊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他出身名门,少年得志,深得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宠信,官列督抚大员,梗烈自恃,遇事锋发,以直谏负时望;维新立宪,直至反对帝制、赞成共和,成为孙中山的重要合作者,但晚节不保,幻想南北军阀和议,被孙中山评价为“见识思想均极愚陋,断不足  相似文献   

6.
清末督抚中,岑春煊貌似“不学无术”,实则心计颇深。从戊戌至辛亥,他一直与康、梁保持联系,以为宦海弄舟的进退之路。其庚子勤王.与保皇会救光绪、复新政的勤王政略暗合,行为则与徘徊观望的其他清廷勤王兵将迥异。这典型地反映出清末朝野政治关系潜在的诸多变数,从中可见王朝末世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错综复杂的种种异相。  相似文献   

7.
张得盼 《江淮文史》2021,(2):106-112
清末新政时期,叶祥麟出任广东信宜知县,任职期间革除弊政,丕振文风,赈灾救民,发展生产,为当地做出了一定贡献.因谭背庙一案于1905年4月被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参劾,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在清末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腐败、体制僵化,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监察权的行使“独而不立”,且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干扰,其有效性大打折...  相似文献   

8.
壮族将军岑春煊的反袁风骨傅吉雅在近代壮族历史上,有两位知名度颇高的风云人物。陆荣廷的研讨会开过了,史料也陆续整理发表,而岑春煊的呼声相对沉寂。笔者近日因治学课题而广翻清人笔记,多有触及,深感到这是个性格化的人物,乃略加编集.不仅为了填空补阙,也为了抛...  相似文献   

9.
岑春煊(1861--1933),字云阶,广西西林人,晚年自号炯堂老人,时人亦称岑西林。岑春煊是清末封疆大吏中一个比较复杂、具有个性的人物。他出身于典型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岑毓英做过云贵总督,其弟岑春萁在清末亦膺湖南巡抚之任,一门三督抚,可谓一时之盛。  相似文献   

10.
岑春煊为兴教办学两次上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益晋清末两广总督岑春煊,是位显赫的政坛人物,清廷宠臣.岑是广西西林人,早年曾参加康有为的维新运动,受光绪帝的重用.有感于国势危艰,先后两次奏请清廷兴办教育并躬行之.1897年岑受光绪帝召见询维新良策时即力陈国势...  相似文献   

11.
自粤汉路权从美国合兴公司赎回以后,粤汉铁路进入粤湘鄂三省分省合办阶段。鉴于广东绅商的集股办法存在弊端,张之洞一再强调和坚持官督商办体制,岑春煊提出广东官商"合力筹款"的思路,由官向商征收台炮捐、船捐、酒捐、盐捐等,由官收存,作为官款、公款,发给商铁路股票。这个思路和做法遭到绅商的反对,由此而出现官绅分歧,1906年(丙午)年初引发官绅冲突,是为丙午广东粤汉铁路风潮。岑春煊指责绅商阻挠路政,申述征收捐费属于"就地收捐",争辩本省人集款建本省路的合理性。绅商则指责岑春煊苛捐虐民,扰乱路政。风潮发生后,岑春煊和绅商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绅商逐渐加紧了招股、收股的行动,并有初步成效。一直注重商权的岑春煊在张之洞和广东同僚的调停下表达了"但愿路事有成"的愿望,释放了被捕的黎国廉,颁布了同意商办的告示,铁路风潮得以消解,广东粤汉铁路的自办实现了由官督商办到商办的体制转型。风潮的发生和体制的转型是粤汉铁路自办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也是粤汉铁路筹建进展的结果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岑春煊和绅商都在探索筹款办法和体制问题,他们都不是阻挠路政或扰乱路政者,而是粤汉路政的推进者。  相似文献   

12.
光绪三十三年发生的丁未政潮,权臣岑春煊被排挤出局,积极谋求更为权势之地,遭到朝中各势力的暗中阻挠,可视为政潮余波。湖南巡抚岑春蓂提出选取廉明刚正大员巡阅长江,实为乃兄插手沿江事务发声,引起督抚端方、张之洞的不满,提议被否定,此后被暗中弹劾。南北洋联合打压岑春煊波及甚广,岑党要员沈瑜庆亦受牵连,御史台谏充当了斗争的工具。江督端方持续针对岑春煊的根源在于其觊觎己位,对于盘踞在沪的竞争对手格外关注,自然不能容忍政敌制造复出的舆论及种种谋划,晚清报刊介入政治于此体现尤为明显。岑春煊谋求复出过程反映了光宣之际的权力格局演变与政治生态变迁。  相似文献   

13.
《乐斋漫笔》日记是岑春煊一生戎马倥偬的生动缩影。本文首先通过选取辛亥以前有关岑春煊的一些掌故,围绕岑春煊发迹问题展开讨论。本文认为除了家世煊赫背景外,岑春煊的崛起也与自身胆识息息相关。他善于也敢于抓住不可多得的机遇,不论是戊戌变法还是"庚子事变",他总试图突破自我,实现抱负。然而岑春煊却又因何在"丁未政潮"中被贬黜呢?本文试图通过岑春煊与袁世凯的对比,从侧面给出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时期,叶祥麟于1900年1月出任广东信宜知县,任职期间革除弊政,丕振文风,赈灾救民,发展生产,为当地老百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谭背庙一案于1905年4月被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参劾,革职发往军台劾力赎罪.由于清代专制政体的先天缺陷,监察权的行使“独而不立”且受到其他诸多非法律因素的干扰,其合法性及有效性大打折扣.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末重臣和民国风云人物岑春煊在署理四川总督期间,对四川大学和当时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韬 《神州》2011,(1):81-81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拘于灵感束缚,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和审美原则,应用各种创意、表现手法使设计得以合理表现,好的广告创意具体表现在“一见难忘”、“有趣”、“一次即让观众对该广告加深印象”,从而节省广告费用,却能提高广告效果。广告创意者的自身素质也是奠定创意的基础,具备这些可以使设计更加完美突出。  相似文献   

17.
宋代欧阳修的正统论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欧阳修在不同文章中 ,对正统标准的阐释也不一致。有时批判前人于对峙分裂历史时期强立一国为正统的做法 ,从而将曹魏与五代各国排除于正统秩序之外 ,有时又承认二者的正统地位。欧阳修的论述实际上构成了正统二重标准 ,即史学 (史书纪实 )的标准与政治 (德义 )的标准。其矛盾既暴露出史家正统理论与修史实践之间的悖离 ,又体现了“封建史学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8.
文气需要借助修辞的力量来创造,来使辞气浩荡,对此深刻理解也分为不同的层次,修辞格式包括语音修辞,语法修辞,语汇修辞,篇章修辞,也指称修辞实践而形成的固定而公认的修辞格。从字法到句法的修辞,再到章的修辞,可以看出言辞不仅仅代表和带来道德文章,文气也已不复是对道的抽象意义的追求,而是古典诗学高深的修养造诣。文章的气势来自于词藻,又比言辞之气更加扩大,对语言的认识越来越强调修辞在文史无别、骈散相交、言文无类的状态中,显示出它文气的历史原貌。字词生机活泼、句式往复曲折和章节一气贯注,造就了不同的文章特色,是以文人的情感、气质和文化氛围为根基的。在构成文章的诸要素之中,辞采、事体等,都依附于气而存在,语音修辞体现出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与两宋、金代相比,蒙元初期正统论明显有新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传统夷夏之防的藩篱,为元末修辽宋金三史确定"各与正统"的原则奠定了基础,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意识。二是在理论上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杨奂、郝经标举"王道"或"中国之道",超越了从前以血缘、民族、天命、德运、地域、国势等因素来论正统的思维模式,因而更具理性色彩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奚若是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是民主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社约论主要说明人类从自然社会到政治国家,是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所以权在民;主权论主要说明主权是公意的产物,是不可让、不可分、不可作非和绝对无限的;自然法论,即自然理性,它具有客观性,自然法赋予人权,政府若是违反它而无视人权,必将引来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