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农村农耕文化植入乡村旅游产业,借助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农耕文化知名品牌,进而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早日实现广大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是当前实现"农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利用的模式及问题,并针对乡村旅游中如何有效利用农耕文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旅游扶贫"这一口号在我国首次被提出,距今旅游扶贫有近30年的发展,扶贫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收入逐年提升,一些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贫困地区被陆续发现,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带动贫困乡村地区人口实现脱贫致富,这些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值得被借鉴和学习。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扶贫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的旅游扶贫模式,并对旅游扶贫发展的进步经验和启示进行探索总结,给国内外当下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精准扶贫是新时代农村脱贫的有效途径。随着精准扶贫的思想及政策的推动和实行,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正在逐步带领当地村民脱贫。本文以婺源县的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究,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江西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机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试图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具有一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可以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造血式"扶贫模式。本文以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制约乡村旅游扶贫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加快唐汪镇旅游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乡村智慧旅游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和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分析了成都市的乡村智慧旅游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智慧化带动乡村旅游与食品产业的联合发展,实现产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将衡南县乡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融合,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以农业为发展基础,以旅游为发展途径,将经济发展作为目标的产业融合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帮助人民脱贫致富作为重大战略目标,将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融合到一起是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分析了衡南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旅游扶贫在乡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重要。因此,将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互联网相融合,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精准扶贫意义重大。本文对皖南山区的泾县进行旅游发展与贫困状况研究,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发展对策,以更好地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贫困户满意度测评对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进行研究,旨在调查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为武陵山片区的乡村旅游扶贫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借鉴。武陵山片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个特殊困难的集中、分散的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牵头开展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试点示范区。本文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出发,对乡村旅游扶贫满意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攀登》2021,(4)
定向帮扶"责任人"模式在结合了制度韧性和目标考评导向的灵活性后,利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实现了对贫困村的有效治理,解决了科层化治理带来的边际"惰化效应"。乡村振兴即将成为农村治理与发展新的发力面,帮扶"责任人"也必然根据现实变化重新定义其角色特性与职能特征。所以,阐明后扶贫时代定向帮扶"责任人"模式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农村发展、农村治理中职能重塑和效用提升的转型方向,对于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睿 《旅游纵览》2023,(17):4-6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一环,乡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生态、人文环境,还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额外经济收入,从而间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乡村旅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可以为各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注入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4)
乡村的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下延至到基层的重大举措与创新。通过对广大乡村地区在不同阶段的扶贫历程来探究乡村精准扶贫的发展逻辑,可进一步来理顺和落实二者协调发展的应然意义。同时,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情况下,对乡村治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科学的扶贫发展观、强调党和政府在乡村精准扶贫中的主导作用、构建绿色型的产(企)业精准帮扶模式、重构科学的乡村精准扶贫体系等路径进行了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广大乡村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扶贫是扶贫攻坚工程重要的一部分,从民族地区来研究乡村旅游业扶贫政策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将民族地区2006~2015年的政策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总结各个地区政策的异同之处。由于乡村资源开发特色性不强,产业化水平低,且旅游的生命周期较短,不利于长远发展。通过分析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望和高度重视,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极具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广西资源县塘洞村由于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目前已经较好地实现了脱贫。本文研究了塘洞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状况,对桂北其他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 2000-2017年的文献数据,应用知识图谱法(Cite Space)对筛选出的668篇有效的国内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国内旅游扶贫的研究,规模逐渐扩大,年度发文数、发文作者数、发文机构数以及载文期刊数均呈递增的趋势,但研究机构间缺乏跨地域的合作;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的三大高频关键词为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和乡村旅游,其研究热点聚焦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国内旅游扶贫的研究具有"三+三"的特点:即三个阶段+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无疑成为了各农村地区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首要方式,而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只依靠或借鉴一个模式进行到底,更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具有该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简阳市"一乡一节"特色乡村旅游模式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一乡一节"的乡村旅游模式对乡村振兴、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正以其特有的产业特征和功能肩负起新的使命。发展乡村旅游,深化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扬州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但目前扬州乡村旅游存在发展不均衡,扶贫效益不均衡等问题,有待改善。未来扬州乡村旅游发展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优化策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发展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济南南部山区被誉为"省城后花园",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吸引着大量游客,近年来其乡村旅游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但同时南部山区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对当前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推进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性对策,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与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扶贫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有创新思路和对策,避免同质化问题出现,因此,需要地区政府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基于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地区脱贫攻坚奠定有效的改革基础。就目前广西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业态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广西地区只有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思路,坚持扶贫攻坚发展目标,才能保证自身行业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涉及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服务的提升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统化路径,旨在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乡村的资源,提升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大背景下,广大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本文对重庆武隆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地位强化、管理标准制定、特色产品打造、服务质量提升、营销平台搭建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改善策略,以期提升武隆乡村民宿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