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相似文献   

2.
杨晓棠 《旅游纵览》2023,(10):60-62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社会、旅游、生态三方面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青海省西宁市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级,各子系统发展趋势差异较大,其中响应系统指数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5,(4)
历史上丝绸之路青海道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国家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战略为促进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借助"点—轴"理论,在分析丝绸之路青海道沿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构建了"点—轴"模式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旅游空间开发格局,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旅游开发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效率是评价地方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本文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5—2019年该区域13个城市的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效率的提升呈现波动变化状态,且旅游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效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技术效率不同是不同城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妍妍 《旅游纵览》2022,(13):180-182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6—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等5个维度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且呈现长江下游地区发展水平高,中下游地区发展水平低的分布特征;从5个维度来看,各省份在各个维度的发展差距较大,优劣不同。  相似文献   

6.
韧性与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核心议题,促进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深度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以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测度其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探究二者的协同效应,并分析其动态演化态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整体旅游生态效率水平较高,是主导协同演化的序参量,区域旅游生态韧性有待提升。东部地区属于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双高”地区,但下滑趋势明显;西部地区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均有显著提升;中部地区属于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洼地”。(2)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整体协同水平呈现向优质协同发展的趋势。江苏省、上海市、贵州省、四川省属于优质协同区域;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属于系统失调区域。(3)随时间推移,优质协同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在降低,区域协同水平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到“东、西双核突出”再到“西部超越”的空间演化格局。(4)旅游生态韧性与效率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三大地区也面临不同的协同困境,其中,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新动能不足,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本文基于旅游业发展现状构建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文章研究发现,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想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仍需注重旅游资源、旅游人才、旅游知名度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些显著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锋 《旅游科学》2013,27(1):15-28,40
文章运用集对分析法,从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度1983—2011年间中国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经济系统整体上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应对性呈上升趋势、脆弱性呈下降趋势;我国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具有高弹性,但其弹性在逐渐降低;近期,我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出现了翘尾现象,说明我国旅游经济系统发展中矛盾在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认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可以分为“内生性结构累积式脆弱”和“外生性环境胁迫式脆弱”两种类型;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深层压力,来源于“内生性结构累积式脆弱”的不断积累;利他性的工具性旅游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后期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如果说"一带一路"是一首大合唱,那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便是它的新华彩。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久久为功、行稳致远,制定了2014年-2020年行动计划,启动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医疗、文化科教"五大中心"建设。如今,"五大中心"建设起步顺畅、开局良好,已从构想走入现实,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进展。新疆旅游行业也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丝绸之路"上互联互通、旅游先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旅游环境承载系统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下的旅游空间格局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选取200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要素等,纳入压力-状态-响应系统,基于PSR理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旅游环境承载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北向南形成递减分布,承载力指数较高的省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河南等;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正向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游客密度等,负向影响因素中能源消耗和工业污染影响较为显著,环境整治强度和科技进步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冉  田晓霞 《旅游纵览》2014,(4):133-134,152
本文从阜康市旅游业与现代工业发展现状出发,以2000-2012年为时间区间,构建了旅游业-现代工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表明,阜康市现代工业子系统、旅游业子系统有序度虽然呈增大趋势,但是增长幅度较小,子系统内部有序度较低;旅游业-现代工业复合系统协同度较小,变化幅度亦较小,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两子系统关联度较小,基于协同度角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途径。本文以2013—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新疆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测度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程度和融合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发现:2013—2022年,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以旅游业驱动为主;新疆农旅融合发展耦合度较低且发展缓慢,协调度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较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曹蕾 《旅游纵览》2016,(4):93+95
铁路旅游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这种新颖旅游形式发展至今,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2014年7月10日Y667/8次"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正式运营,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铁路旅游模式。同时该工程也起到了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作用,是迎接敦煌旅游新热潮大背景下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817年斯蒂芬森决定在他主持修建的铁路线(利物浦——曼彻斯特)完全使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自此以后火车以其  相似文献   

14.
肖佑兴 《旅游科学》2006,20(6):21-27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生成机制问题。分析了旅游影响三大因子模块: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即旅游流系统;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即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即旅游制度创新系统。旅游流系统是通过旅游流各因子的各种行为对旅游影响产生驱动作用,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系统各旅游利益相关者产生响应行为,旅游制度创新系统通过规范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来达到对旅游影响的调适和优化。这三大旅游影响因子模块是在5种旅游影响场:经济场、信息场、心理场、引力场和生态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通过旅游影响的不断反馈而生成的,从而得到一个旅游影响生成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张翊 《旅游纵览》2023,(15):31-33+70
本文选取山东省1997—2019年相关旅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对山东省未来旅游总收入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定量分析影响山东省旅游业的主要因素,将原始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找到影响山东省旅游总收入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基于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山东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提升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有利于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相关理论,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评价体系,分析2005—2020年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2005—2020年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形”空间分布结构;(2)人居环境吸引力经历了从随机到集聚的演变过程,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3)限制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提升的主要准则层是生活环境、人口环境和自然环境,要素层方面,医疗条件逐渐成为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吐鲁番2001-2011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个指标的相关权重,以此构建了相关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在2001-2011年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类型以旅游超前发展型逐步转变为以经济超前发展型为主,由三者基本协调状态转为旅游与经济的发展超出了生态环境承受阈值范围的状态,其耦合协调关系处于颉颃状态,生态环境成为制约耦合协调度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赖菲菲  谢朝武  黄锐 《人文地理》2023,(6):171-181+191
城市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韧性水平对于推动形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扰沌理论、新发展理念等构建了城市韧性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指标测算。同时,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城市韧性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韧性水平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非均衡性的空间分布特征;(2)城市韧性水平显著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组能力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最大,恢复能力影响效果最小;(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韧性水平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表现出正向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而长江上游地区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虹  范清 《旅游科学》2008,22(4):1-5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旅游产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本文基于旅游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融合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障碍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燕  杨新军 《人文地理》2007,22(4):59-63
旅游城市可进入性通常被诠释为城市交通通达性,本文将这一概念延伸解构为旅游城市的交通通达性、硬件环境适应性和文化接纳性等多维要素所共同决定的一个有机集合体,并将其与游客行为相联结进行实证研究。在对西安市部分景点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前后的障碍因子感知。论文首先对游客原始障碍感知度进行评析,运用PATTERN法对影响西安市城市旅游可进入性的16个因子进行分级评价,得出影响西安市城市旅游可进入性的因子权重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西安市预期-实际可进入性的旅游城市营销-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