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和谐社会构建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扩大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笔者认为:缩小收入差距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未来收入不均的问题上。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黄滢 《环球人物》2014,(12):76-78
正有人说他爱国,有人称他汉奸,而他始终平和冷静邱震海的语速很快。在遇到他感兴趣的提问时,他会先说一句:"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有一个问题,他回答了将近20分钟。"对不起,我说的有点多。"正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想要问下一个问题时,他又接着说:"我再举最后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木木: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问题是他喜欢一个女孩6年了,而这个女孩刚刚结婚了。我和他成为好朋友后,我作出了主动争取爱情的姿态。20多年里这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出在哪里 博物馆藏品的分类问题是博物馆学一个极为热门是很敏感的大课题。这方面的讨论在前几年着实热烈了好一阵子,然而近几年来却渐渐“冷落’了。这决不是该课题的讨论已经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恰恰相反,是围饶这一课题而展开的讨论陷入“僵局”。 关于藏品分类的观点可分两大类:一类观点主张以非质地属性为分类依据,另一类观点则主张以质地属性为分类依据。笔者认为,前者“利于用而不利于保”,后者“利于保而不利于用”。这两类观点虽然争得不可开交,却有一点倒是有共识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历来的说法是:生产力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而且,也只有这三个要素。它们是: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是说:资本家使用资本,作用在这三个要素上,进行生产。这个生产的结果,产生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便为资本家所占有。这样的一个演算方式,就使我们看到了资本家原来是这样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的。这当然是不合理的,是剥削。然而,倘若不是从某一个角度去片面地观察,而是居高临下地去观察全局,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另外一个景象。那个景象清楚地表明:前面  相似文献   

6.
豫州原义考     
<正> 河南省简称“豫”,因其古为豫州地而得名。对“豫”字原义应如何解释和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竺可桢先生认为:“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这个‘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  相似文献   

7.
西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什么既没有成为印度或是其它某个邻国的一部分,也没有发展成一个独立国家,而恰恰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此问题在藏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学术界以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存在两个严重缺陷:其一,常常仅满足于罗列若干事实去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却很少去探讨形成这种格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方法,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提问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课堂上只有教师的问学生的答,而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并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失败之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穷人区和富人区是住户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谁硬性划分的结果。这种事潘石屹做不到,任志强也做不到。两位地产巨商在二月里进行这种毫无意义的论战,而对土地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一核心问题根本未做任何触及。既然两位对论战那么有兴趣,不如回答我一个问题好了:请两位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们的公司总能拿到城市中最好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由实践而理论,这是学科建设;复由理论而实践,这是学科推广。在钱茂伟《中国公众史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后,公众史学的学科推广被提上议事日程。学科推广是公众史学建设所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推广公众史学?这是一个大问题,可细化为多个基本问题和复杂问题。基本问题包括推广的方  相似文献   

11.
问题描述:“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到这个世界为谁而活?”这是每一个处于成长迷惘期孩子想知道的问题。一些孩子由于缺乏正确引导,错误地认为:是父母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不必为自己的所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父母婚姻破裂后受到的心灵创伤程度降到最低?这一困扰全球离异夫妇的问题在澳大利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让孩子成为调解的一方,而不是以孩子为调解的焦点,进而尽可能地平衡离异家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人又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2014年1月,笔者带着这两个大问题,开始了第二次欧洲之旅:在德国不莱梅的雅各布大学,讲授《大历史导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文献选读》。前一个问题是由"大历史"提出的;后一个问题正契合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大同梦",尤其是近来为人们所热议的"中国梦"。尽管这两个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之情。不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很好的论文,好就好在它从第一届新志编修实践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关及理论又关及实践的问题:历史事件,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跨境发生,而地方志的禁忌又是越境而书,如此,不但出现了各记各的局部的现象,使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由于资料来源不一,又往往出现说法不一的偏差。在这方面,作者的举例,有极大的说服力。这个问题,严重地存在着,又普遍被忽视了,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我们向读者推荐这篇文章,旨在引起方志工作者的关注,踊跃参加讨论,如何在理论上认识跨境事件和地方志记载范围的矛盾,从而在实践中解决如何准确地实事求是地记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是台湾乐评人、政治学者张铁志在大陆出版的新书《声音与愤怒》中提出的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是斩钉截铁的:可能!那么一个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可能?张铁志带着这本新书和这个问题访京的时候恰逢大地震,  相似文献   

16.
“一个正常社会的市民,必须拥有出行的权利和方便,而政府的责任就是保证每一个市民生活都能维持一定的水准。在交通问题上,香港政府近年来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中西史学比较 ,大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中西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 ,无论是具有可比性的一般的历史过程 ,还是与这些过程密切相连的理论问题 ;其二是中西史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本文所谈到的即是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应该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而不是全部的内容。进行中西史学比较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比较的目的 ,都是为了在历史研究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果不是这样 ,比较的结果只是一般性地描述比较对象的异同 ,那就是为了“比较而比较” ,是一种盲目的比较 ,这样 ,就和所以要进行比较的初衷相悖。因为这种比…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围绕这项浩大工程的各种争议就此告一段落,但西藏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却不会因此而停滞。现代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对地区社会文化有着或好或坏的影响。一个开放的民族,不会拒斥现代化,在我们的采访中,即使最保守的藏族学者,同样认为藏民族需要现代化,问题在于,如何既不丢弃传统菁华,而又与时俱进。一个民族如何现代化,这是一个庞大而沉重的命题。我们以大昭寺为圆心,随机遴选了拉萨社会各阶层的15个人,作一个横截面解剖——这或许不是观察西藏社会最好的方式,但一定可以从中一窥西藏人在面对现代化时的复杂心态:充满幻想,焦灼,渴望,而又不安。  相似文献   

19.
李思航 《神州》2013,(4):28-29
魏晋六朝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书法名家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多种原因做推手,导致书家成名。这一时期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书法开始了南北的分界,这种分界的核心是疆界问题,兼有民族问题,而迁移和选择性记录这两点也是在研究时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重视中西史学比较中的社会学视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史学比较,大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中西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无论是具有可比性的一般的历史过程,还是与这些过程密切相连的理论问题;其二是中西史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本文所谈到的即是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应该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