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金芳 《旅游纵览》2023,(3):146-148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众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从最初单一的旅游形式逐渐向全面发展模式转变,通过对区域旅游业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全域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也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将阐述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的特性,分析河南省焦作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新的发展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动焦作市旅游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对于旅游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给我国传统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从旅游市场发展的逻辑角度来看,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有着良好的战略方针,这对于全域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具推动作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传统旅游业改善的需求方面也得到了满足,本文对全域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逻辑与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涉及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服务的提升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统化路径,旨在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乡村的资源,提升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很多人出去旅游是为了散心,感受新鲜空气,也有的人是为了健康养生。本文首先分析了长寿旅游的重要性,然后对广西全域旅游背景下长寿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国家旅游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毛敏 《风景名胜》2020,(1):0158-0158
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给传统旅游业带来发展新方向,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分散的石阡县而言,发展全域旅游是其打造旅游胜地的第一步。本文针对石阡县发展全域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并结合现状做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芸 《旅游纵览》2023,(2):137-139+143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发展全域旅游成为必然。文章在分析满洲里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满洲里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满洲里发展全域旅游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满洲里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日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传统的以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旅游业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另一方面过度开发也对景区保护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在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景区的良性发展呢?这就需要打造全域旅游模式。本文主要基于传统风景名胜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全域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的进与退提出两条可行的思路,希望可以对相关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旅游教育带来了发展空间。目前,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全域旅游视野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分析吉林省松原市旅游发展现状,总结松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工业旅游、优化旅游供给、完善旅游设施和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等建议,以期促进松原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分析吉林省松原市旅游发展现状,总结松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工业旅游、优化旅游供给、完善旅游设施和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等建议,以期促进松原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拓云云 《风景名胜》2021,(4):0382-0383
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消费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了解黄陵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出了黄陵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以期促进黄陵县全域旅游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纵览》2016,(8):12-13
<正>文章对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中的"全景"、"全时"、"全业"、"全民"进行了解析,肯定了全域旅游在提升目的地生活品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在全域旅游进程中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导游自由执业需规范化、景区景点管理需精细化、交通结构需全面优化。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的思维将引领新时期旅游规划的发展工作,同样作为2016年主要发展任务的乡村旅游也迎来了产业转型的契机。然而,尽管全域旅游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我国乡村旅游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之后并不能从实际上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全域旅游思维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浦枫  李俊 《旅游纵览》2023,(17):177-179
全域旅游这一概念是我国步入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能够推动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梳理全域旅游相关概念基础上,归纳出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概况和治理现状。通过研究发现,吉林省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多种优势,如区位、政策、旅游资源等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及创新业态有待培育、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有待加大、全域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文章立足于吉林省全域旅游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艳 《旅游纵览》2022,(23):147-149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也具有独特性,这些特殊的因素为甘肃积累并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活力。对此,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基于对当地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和现存问题的把握,在智慧旅游这一视角下对其全域旅游协同机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王月新 《风景名胜》2020,(2):0115-0115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同时,旅游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限制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旅游轨道交通对旅游资源能起到充分的调节、盘活作用,通过引入新的盈利模式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创意,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通过借鉴分析国内外旅游轨道发展情况,探讨旅游轨道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与模式,为旅游产业大发展引入一种新模式,为实现全域旅游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茜 《旅游纵览》2022,(6):68-70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全域旅游的政策环境、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赣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对其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赋予赣州全域旅游发展新内涵,并从建立全域化旅游管理机制、打造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开展全域旅游市场营销和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公共服务4个方面,为赣州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西17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引力模型计算旅游中心度和旅游经济关联值,构建广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结构模型,以期为广西建成旅游强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有益借鉴。结果表明:广西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南强北弱"态势;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旅游集散力和旅游经济辐射力及旅游综合实力最强,贺州市、北海市、钦南区和阳朔县次之;旅游经济关联值和旅游中心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广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可划分为两大旅游区,即桂北山水民俗风情区和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19.
自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以来,发展"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市、区),其成为探索旅游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为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该市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的优势条件,指出其目前面临的困境及现实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为推进神木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急需得到转型,大规模生态文明急需得到建设。在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模式被推向研究前沿,成为一个重点问题。此背景下,各地旅游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域旅游、特色小镇等新概念落地生花。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理论支持,所以全域旅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走进了误区,各地全域旅游的发展遇到瓶颈。本文着重利用现有资源,讨论如何在全域旅游的视阈下规避误区,并对枞阳县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的路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