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对农旅融合的内涵、动力机制及农旅融合的价值链展开分析,把农旅融合的产业价值链依照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高低分成3个层次。第一层次核心价值层:主要体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生产价值链。第二层次提升价值层:以乡村生活体验和良好生态价值为主。第三层次衍生价值层:注重农业文化价值,以创意性旅游带动农业旅游品牌发展,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和特征的田园IP。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各省市积极推进生态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发展,以此打造一个集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以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不仅带动了农业增效、广大农民的增收,还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活力。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分析加强农旅融合和促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农旅融合的有效路径,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乡村振兴和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融合智慧景观理念,结合唐山市玉田县当地自然景观资源、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提出玉田县田园综合体智慧景观创新发展的策略,对园区道路系统、植物配置、景观小品以及基础设施等进行智慧化改造升级,提升园区品质,以期为河北省其他地区田园综合体智慧景观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春东  周维 《旅游纵览》2014,(11):24-25
中国的乡村旅游史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成都近郊的郫县农科村,以农家乐为代表和以传统农业园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开始了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探索,开始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但是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规模限制性强、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乡村旅游急待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引入综合体的概念,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旅综合体的新概念,对农旅综合体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中国第三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农旅融合的内涵和内在机理着手,主要分析了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的3种模式,包括一产基础延伸型、三产倒逼拉动型、特色资源开发型,并指出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存在农业产业延伸功能薄弱、农业多功能性开发不足、农旅融合产品技术支撑较薄弱等方面问题,基于此,提出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农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农旅融合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聚集性,而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基本比较分散;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整体较高,以高值耦合度的地区为核心逐渐向外扩散;但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地区集中在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区间;我国中部地区农旅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而农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促进农旅融合水平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喻彩霞 《旅游纵览》2022,(21):130-132
农旅融合过程中,乡土文化在产业要素对接、项目活动创新、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价值。农旅融合视角下的大湘西地区乡土文化传承与建设在主体建设、内涵诠释、发展规划、吸引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湘西地区农旅产业发展应该注重调动村民传承与建设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保证乡土文化传承与建设的正确方向,健全乡土文化传承与建设的有效机制,吸引投身于乡土文化传承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杨德民 《旅游纵览》2023,(17):168-170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动能。S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仍存在农旅融合程度较低、村民参与程度不高、人才支撑不足、对外宣传营销的力度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于此,提出推动一、二、三产业交叉联动,提高农旅融合度;明确主体职责定位,形成融合发展合力;加强基础配套建设,着力提升农旅融合竞争力;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活动,着力提升农旅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激发农旅融合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胡晓琴 《旅游纵览》2023,(6):176-178
农旅融合的背景下,研学旅行已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焦点。发展乡村研学旅行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在分析浙江省嘉兴市乡村研学旅行的农旅资源、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和目前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嘉兴发展乡村研学旅行的建议,以此促进当地乡村研学旅行进一步发展,满足游客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产业兴起,国家逐步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继美丽乡村工程的有效实施后,打造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本文从乡村旅游资源实际出发,以自然资源条件及人文景观两大旅游要素相结合,提出了黎平县田园综合体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及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丁雨莲  赵媛 《人文地理》2013,28(4):126-131
产业融合是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旅游业也呈现出强劲的融合发展态势。以深圳华强集团融合发展旅游主题公园为例,探讨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在"技术、市场、企业、政府"等合力的"助推一牵引"互动中,旅游产业融合发生与发展。纵向渗透融合与横向重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主要演进方式,技术与资源是演进中的主要融合路径。旅游企业在主观上追求范围经济和持久竞争力,客观上完成融合,成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镇地区将农业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形成农旅融合的新型旅游模式,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当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猕猴桃风光带内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缺乏完善的功能分区规划、缺乏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性景观、缺乏乡土景观特色、缺乏休闲娱乐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采取生态保护、尊重地域特色、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科学规划功能分区、优化风光带内农业生产性景观、优化风光带内猕猴桃景观特色、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以促进农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乡镇地区提供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乡村公共建筑设计是关注焦点,针对当前乡村公共建筑设计趋同性及乡土归属感缺失的现象,要探索新的乡村公共建筑设计模式,由单一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转变为多产业、多种空间相融合的新形态。本文以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乡村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在地性”的设计理念,从自然、技术、人文等要素入手,提炼出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途径。本文以2013—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新疆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测度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程度和融合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发现:2013—2022年,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以旅游业驱动为主;新疆农旅融合发展耦合度较低且发展缓慢,协调度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较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茶旅一体化开发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径、新理念和新产业形态,湘西州既具备优良的旅游资源和兴旺的旅游产业,同时也具备优质的茶业资源和广阔的茶业市场,湘西州茶旅一体化开发需顺应新形势,在开发主体确定、资源利用方式、产品组合方案、线路尺度设计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康养旅游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对石家庄乡村康养旅游资源的类型、发展要素、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产业融合度较差,乡村康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低;康养产业中低端化,高端乡村康养产品缺乏;康养产业管理化水平不高,康养人才培养任重道远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推进康养综合体建设,促进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实施乡村康养产业创新工程,开发高端乡村康养产品;加强乡村康养人才培养,促进乡村康养专业化管理等乡村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石家庄乡村康养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够为河北省其他地区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志红 《旅游纵览》2013,(2):235-236
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兴起,对经济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对现代化的大都市来说,开发其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增加一定的收入。本文以首都北京为例,依据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介绍北京近郊、中郊、远郊的开发思路和旅游价值,充分让人的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相结合,达到实现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研究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融合是对各类资源的整合提升以更好满足旅游者需求,并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常熟市作为我国发达县域城市的典型代表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地处长三角的优越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资源环境都为常熟市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常熟市在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应通过要素融合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以拓宽旅游吸引面,通过技术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的展现形态和体验方式以深化旅游产品吸引力,通过市场融合将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高效的推向旅游市场以确保以实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马晓龙  李维维 《人文地理》2016,31(1):124-129
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搭建该领域理论平台的基础。按照实证-规范-实证的逻辑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过程还原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尽管涵盖了地理空间、产业组织、服务经济和要素整合四个视角,但"空间"和"产业"两个属性才是其概念建构的基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以追求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经营城市"理念则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理论源泉。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态,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是将后续研究引向深入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当今中国各方面研究的热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端在陕西,而中国段的精华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沿线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资源较为丰富多样。本文首先对其沿线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进行了描述,针对现状进行问题分析,选用常用的四种融合路径,即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及功能融合,提出四点建议,即整合旅游资源推进资源融合、完善产业链条深化市场融合、产品结构升级加强技术融合、增大宣传力度拓展功能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