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沧桑》1993,(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阎锡山修筑了一条从雁北大同到晋南蒲州风陵渡的铁路,即同蒲铁路。这条铁路纵贯山西南北,干线长862.7公里,加上太白、平汾、太兰、忻窑等几条支线,总共长1020公里。对于阎锡山为什么要修筑同蒲铁路,在当时乃至以后都曾引起过人们的种种议论。有的人说这是阎锡山为了军事上的需要,有的则说这是阎锡山为了把在国外银行的存款取回来,等等。这些说法也并非全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因为阎锡山的一些举措在事实上确实也造成了这样的效果。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推断猜测。就以同蒲铁路是轻便铁轨而言,按南京中央铁道部的要求,应当是铺标准轨,亦即重轨的,而阎锡山铺的却是每公尺重15.9公斤,轨  相似文献   

2.
阎锡山是山西历史乃至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他一生中苦心经营自己在山西的"地盘",素有"土皇帝"之称。他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均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利益。为了在山西站稳脚跟、发展自己的势力,阎锡山深知必须掌握一支强大的军备力量。发展空军便是阎锡山的一个追求目  相似文献   

3.
1936年,薄一波受中共北方局的派遣,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回到老家山西,与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薄一波到山西后,以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得到了阎锡山的器重。阎锡山为保住地盘,扩大势力,便打算在山西发展30万国民兵。按照这个计划,需要2万多个连排级干部,这些干部要通过国民兵军官训练团  相似文献   

4.
四、牺盟会与决死队的革命贡献阎锡山抗战前在山西组织过一些政治团体,但这些组织的领导人都是旧官僚,思想落后,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阎锡山对梁化之说,要考虑成立个新的组织。自强救国会中一些地下共产党员宋劭文、杜任之等,就提出组织山西省各界抗日救国会的意见,阎锡山  相似文献   

5.
金城 《钱币博览》2000,(4):20-21
抗日战争初期,山西的形势朝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方向发展,当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提出了“守土抗战”的口号,并自任牺盟会长。1937年9月,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同彭德怀、左权等同志赴太原,就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共同抗日等问题与阎锡山进行了谈判,促进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于一个旧军人家庭。父亲曾跟随黄国梁参加过北伐战争,在中任个小官:当时黄国梁是山西一标标统,阎锡山是二标标统,打进西巡抚衙门后,击毙了山西巡抚陆钟其,阎锡山掌了兵权。后来黄国梁编成了十二混编旅,父亲退出了军界。回不了老家,便在晋买了房子和十几亩地,带家眷留在了山西,有时帮黄国梁办一些地方上的事。  相似文献   

7.
阎锡山统治(1883-1960)山西伊始,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更是对工业发展倾注精力,在这20年的时间里,阎锡山相继颁发并实施了"六政三事"、"厚生计划"及"山西省政十年建设方案"等计划和措施,这些计划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山西近代工业影响甚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阎氏对山西近代工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对我们当今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17年9月3日,阎锡山以都督兼山西省长独揽全省军政大权后,开始按照他的治晋方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整理村范就是这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阎锡山在分析了当时山西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后认为:民国以来,山西商人已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土生土长的山西军阀,阎锡山一直在山西地方军队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从辛亥革命起义成功当上山西督军后,阎锡山把持山西地方军政长达38年,但这期间有一支军队却实际不受他的领导,军队制度也与其旧军有着根本不同,这支军队就是抗日战争前后成立的山西新军。作为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军队,山西新军是在阎锡山的授意下由共产党人组建、发展起来的,是全国统战政策最早也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支军队。  相似文献   

10.
一 土皇帝暗喜得人才 袁世凯死后,久有逐鹿中原之心的阎锡山纵横捭阖,很快独揽了山西军政大权。为了巩固其统治和为将来称王图霸创造条件,他首先想到了普及国民教育,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于是,招揽人才,开办学校便成了头等大事。 当时,各地大小军阀都行筹谋略地之事,而阎锡山却在大力兴办教育。人们惊怪万分,都不知这阎老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此事传到河北,使保定高师的一位音乐教师——洋博士卫中震动很大。这个德国音乐博士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学等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
在三个鸡蛋中间跳舞的阎锡山,想起了被山西两次通缉的薄一波1932年阎锡山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以后,虽然他与蒋介石的争斗告一段落,并貌合神离地相处着,但他知道,蒋介石吞并山西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3年以后的1935年,在一种错杂的形势下,阎锡山明显地感到“土皇帝”的交椅不太安稳了。这一年,侵华日军策划的华北“自治运动”,不但与阎锡山独占山西、发展山西阎记官僚资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而且已将山西纳入到了“侵略华北之计划”,亡国亡省的危险就在眼前。尽管阎锡山是在日本毕业的,并一直与日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太原解放后,中共山西省委为改造吸收阎锡山政权的旧军政人员参加革命工作,于1949年6月间成立了山西公学.当时对旧人员实行叫作包下来的政策,凡愿参加革命工作者均由接管同志谈话后送山西公学学习.公学在城内皇华馆开设一个政治训练班.当时正式的名称叫山西公学政治研究班,大门口挂的是研究班的牌子.不过人们口头上都称为政治训练班.将一些职级较高的和年龄较大的旧人员分配在这个班学习.人数约有200多人,其中有原阎锡山同志会高干王谦(尊光),省府秘书长李培德,卸任秘书长冉超武,卸任的教育厅代厅长刘逢炎等人.这个班先由韩纯德后由李慰负责,下分三个队,由杨自秀、李维新和刘志弘分任队长.智力展也是个工作人员.队下分组.学习方式是听报告和分组讨论.学习内容是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讨论中对阎锡山统治山西的罪恶给予揭发和批判.此外,还回忆个人的历史,写自传等.通过学习使参加学习的人员在思想上初步同阎锡山划清界限,认识到自己在反动政权下,对人民犯下的罪恶,决心弃旧图新,改变立场,为人民服务.政治训练班学员,除开学和结业两次典礼都到大营盘与公学本部学员一起活动,及纪念党的28周年时在文庙集合听王中青宣  相似文献   

13.
阎锡山统治山西几十年,一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为了实现他对经济上的绝对统治,他提出"统制经济"的概念,就是在经济上实现阶段集权化,把整个山西的经济掌握起来。"六政三事"、"省政十年建设计划"使山西经济社会都得到较快发展,老百姓从中受益不少,他的统治也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基础,也为军事力量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阎锡山政府的经济统制处处长张之杰,让我们在对张之杰了解的过程中,对阎锡山统治时期山西的经济工作作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3,(3)
1937年11月,太原被日军侵占,阎锡山的晋绥军纷纷溃散,地方官吏也闻风而逃。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阎锡山率部退到了临汾。当时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阎锡山在他苦心经营20余年山西危亡在即的时候,深感他原来的一套旧的封建官僚机构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局面,需要从各方面吸收新的力量,从事抗日工作。在抗日进步力量的推动下,阎锡山打起“民族革命”的旗帜,在临汾创办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民族革命大学”(以下简称民大)。杜任之巧改校名太原失败后,当时在运城做策应抗日工作的共产党员杜任之突接阎锡山电报,让他速到临汾见阎。1937年12月上旬,杜任之来到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长官部。阎锡山见到他就说:“你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在山西的封建统治,竭力提倡“尊孔”,宣扬“忠君敬上”思想。他认定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待人接物的惟一准则,所以他常以“执其两端用其中”、“两者之间我生存”两句话为口头禅。阎锡山一辈子行事,总是首鼠两端,因利乘便,这与他的人生哲学是分不开的。当时国内的报纸讽刺他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女子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当西学思潮传入中国后,国人开始转变思想意识,重新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因而中国的女子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但是西学思潮对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贡献依然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太原与北京的山西人士知道后,认为此事违反争矿运动不准外国人在山西境内开矿的规定,纷纷起来反对。当时梁善济担任国会参议院副议长,颇有权势,大家便请他出面。梁自恃年高资深,接受要求,一面向北京政府告状,一面发动山西人士公开反对阎锡山……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执掌了山西的军政大权。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其既得利益,并同蒋介石等大军阀争夺地盘,在积极扩充军队的同时,对各地的军事、政治信息也十分关注。鉴于当时山西只有军电局管理的有线电话和电报,而电报也是用电话机传送(发方把电文译码后,在电话机上念电码,收方收到密码再译出电文),而没有电话线路的地方就无法传送,通信设施非常落后,难以适应阎锡山的需  相似文献   

19.
东征之役是红军与晋绥军的头一次正面交锋。最初,关于战争的预期,双方都缺乏足够的估计。阎锡山自始便怀疑红军的到来为张学良促成,故拒绝张部增援,而引入中央军。红军与中央军相继入晋,两者都是日本的华北自治政策所不允许的,日方多次向阎施压,要求山西保持“门罗态度”。为避免山西遭受重大的战争破坏,阎锡山没有全力执行蒋介石的在山西围歼红军的部署,企图采取追击方式,以期尽快将红军逐出山西。为此,阎与部属之间产生了围与追的争论。中央军大批开入及其筑碉战术的广泛推行,改变了战场条件,红军退回陕北。阎锡山力倡在陕北围歼红军,但张学良不甚积极。最终,因两广事变的发生,入陕追剿的计划被搁置下来。  相似文献   

20.
和外地人说起阎锡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保守,就说到窄轨铁路。外面最流行的说法是阎锡山为了巩固他在山西独立王国的地位,专门修建了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窄轨铁路,阻止外来势力进入山西,保持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对独立,因而,这窄轨铁路也就成为山西保守闭塞的象征。即便在很多山西人眼里,这件事也成为阎锡山打小算盘、精明算计的一个例子。其实,在这件事情上,阎锡山还真是被冤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